天天看点

设计谋略的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下)

张良的分析

郦食其还没有起程,张良从外面回来谒见刘邦。刘邦去问他削弱楚国实力的办法是否可行,张良指出,这个计策一旦实施,统一天下的大事就要完了。

在这里,张良指出了衡量计策的标准,就是刘邦的最终目的——统一天下。用这个标准来衡量计策是不是合适,才是正确的标准。而郦食其的策略之所以错误,是因为底层思维仍然是分封制,仍然是多方博弈,而不是统一天下的斗争。

这是对两个时代的认知,郦食其的认知停留在战国时代,张良对形势的认知是当下,是秦始皇完成一统之后的新时代,刘邦战胜项羽之后,仍然要走秦始皇开创的道路,而不是如项羽一样再次分封。

两个时代,必然是完全不同的形势。既然形势不同,那么就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当下的形势分析、设计当下的策略。

当然,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前行的。楚汉之争,刘邦胜利之后,仍然分封了同姓和异姓王,算是一种缓冲之策。然后,在刘邦活着的时候,利用异姓王的叛乱,将他们消灭。文帝、景帝时期,同姓诸侯王做大做强,又通过吴楚七国之乱将他们消灭。最终,汉武帝使用“推恩散势”之策,才彻底解决藩王问题。

八条理由

张良指出了不能立六国之后的八条理由,本质是对时代发展的理解。秦始皇已经实现了天下一统,时代已经回不到分封的时代了。因此,项羽分封诸侯,郦食其立六国之后,都是开历史的倒车,都是错误的思想与策略。

同时,张良明确了刘邦的最终目标——统一天下,就是帝王享有对天下的统治权、控制权,这就是由秦始皇开创的大一统制度,实施官僚制,创造权力集中的统治秩序。

张良陈述的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从前商汤、周武王之所以封立夏桀、商纣王的后裔,是因为估量到自己可以掌握住对他们的生死大权。而如今陛下能够决定项羽灭亡的命运吗?这是不可封六国之后的第一个理由。

张良反驳了郦食其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开宗明义,明确了帝王必须大权在握,能够掌握住对诸侯的生死大权。

决定生死,这是终极的赏罚权,是帝王权力的核心,现在刘邦根本无法做到。帝王的权力独一无二,不能有例外,现在不仅不能决定项羽的灭亡,很多诸侯的生死也不能决定。因此,现在刘邦根本没有统治天下的实力和权力,权力意志无法通行天下。

第二,周武王进入殷商的都城,在里门表彰商纣王时的贤人商容的德行,释放了被囚禁的箕子,翻修比干的坟墓。而如今陛下能够这样做吗?这是不可封六国之后的第二个理由。

周武王实施德政针对的是殷商贵族,而当下的时代,刘邦根本做不到利用封赏,施恩于六国之后,为什么呢?原因有三:

一,封赏的资源是不充足的,根本没有那么多。如果刘邦的资源充足,完全可以调动天下的力量进攻项羽,而不必树立六国之后,增加自己的力量。这就是个悖论,正是因为力量不足,所以才要借助六国之后,让自己的力量变强。而借助六国之后,反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

二,六国之后很多,在扶立他们为诸侯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分配不均衡、不公平的情况,反而会挑起各种矛盾,不仅不会增强自己的力量,反而让自己的资源和实力分散。可能的结果反而是更容易被项羽击败,达不到自己想要的增强实力的目的。

三,六国之后一旦被扶立起来,他们就有了各自的利益,就有了独立需求,就会阳奉阴违,就会袖手旁观,就想保持中立,就想持续观望,谁强他们就追随谁,谁赢他们就支持谁。对刘邦来说非常不利。

第三,周武王曾经发放商纣王巨桥粮仓的粮食,散拨鹿台府库的金钱,以赈济贫苦百姓。如今陛下可以这么做吗?这是不可封六国之后的第三个理由。

周武王灭亡殷商之后,利用殷商的资源,包括粮食和金钱,施恩于百姓。而现在刘邦没有这么多资源对百姓施恩,自己用于战争的资源尚且不足,怎么能做到使用施恩的方法拉拢天下百姓呢?

不能得民心,又要树立六国之后,自然会让天下分崩离析。本质上与项羽分封诸侯没有区别,不仅不能创造安定的秩序,还会让秩序动荡不安。项羽分封之后的所有斗争都证明了,分封不足以稳定天下。

秩序越动荡,越会增加不可控因素。不可控因素越多,对于刘邦消灭项羽越不利,因为发生意外的概率会越大。

从天下形势、整体资源上来说,如果刘邦投入全部实力,经过持续的消耗战,大概率能战胜项羽,确定性相对较大。如果扶立六国之后,如果施恩于百姓,资源被消耗在这两件事上,反而增加斗争的不可控因素,那么刘邦获胜的概率会大大缩减。

第四,殷商灭亡后,周武王废弃战车,改作乘车,倒置兵器,以向天下人表示不再用兵。如今陛下能这样做吗?这是不可封六国后代的第四个理由。

殷商灭亡之后,周武王向天下表示不再用兵。当然,事实上周公还是用兵平定了管蔡之乱,不再用兵的愿望是美好的,但是根本不能实现。

如果刘邦扶立六国之后,如果能消灭项羽,还会不会继续用兵呢?如果诸侯叛乱,显然要用兵,历史的现实就是如此。

只要还用兵于天下,就既不能安定六国之后,也不能安定天下百姓,显然刘邦做不到周武王不用兵的承诺。根本原因是不现实,从维护统治秩序的角度来说,任何叛乱都应该被平定。因此就算天下安定太平之后,依然会对内对外用兵,因为总有不确定的威胁存在。

《司马法·仁本》

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天下既平,天下大恺,春蒐秋狝,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

第五,把战马放养在华山的南面,以显示让它们休息不再驱用。如今陛下可以这么做吗?这是不可封六国后代的第五个理由。

第六,将牛放牧到桃林的北面,以表示不再用它们运输粮草辎重。如今陛下能够这样做吗?这是不可封六国后代的第六个理由。

第五、六条理由与第四条内容相同,只是换了另一种表述方式,强调不再用兵是不现实的。

为什么会要重复呢?因为重复能强化说服,一是通过多条论据增强说服势能,影响人心,二是制造语势,增强说服力。

第七,天下远游的士子,所以要远离自己的父母兄弟,抛弃自己祖先的坟墓,离开自己的老友,跟随陛下辗转奔波,为的就是得到那日思夜想的一点点封地。倘若今天重新封立六国国君的后裔,使天下远游之士各自回去事奉他们的君主,伴随他们的父母妻儿,返归他们旧友、祖坟所在的故土,那么陛下还依靠谁去夺取天下呢?这是不可封六国之后的第七个理由。

转换立场,从天下士人的角度分析,他们为什么要追随刘邦呢?因为刘邦精通帝王之术,善于分配,善于给予利益,并且赏罚分明,能够激励天下士人追随刘邦。

如果把自己控制的有限的资源用来扶立六国之后,那么能够用来激励士人的资源就会减少,必然的结果就是:资源不足,就不足以调动天下的士人追随刘邦打天下。

从刘邦用人成事的角度来讲,就是有没有足够的资源封赏士人,驾驭天下贤才,成就大业。

如果刘邦的组织因为激励不足,而导致分崩离析,又怎么能有足够的实力取得对项羽的胜利呢?刘邦的事业岂不是要付诸东流了吗?

第八,况且当今只有楚国强大,尚无超过它的,假如复立的六国后代重又屈从楚国,那么陛下还怎么使他们臣服于汉呢?这是不可封六国之后的第八个理由。

如果扶立了六国之后,又不能实现全面控制,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有形的损失包括:土地,人口,也就是人力、物力和财力,主要集中在资源上;无形的损失包括:名声,影响力;权威,权势,威慑力,主要是对天下的控制权和领导权。

这是最坏的结果,树立六国之后,他们不仅不能为刘邦所用,反而屈服于楚国,这就让刘邦的力量弱化了。自己弱化自己的力量,这样的事情当然不能干。

这种最坏的结果会发生吗?当然会,而且已经发生过了。项羽分封天下,各路诸侯不断摇摆,今年项羽强大,就屈服于楚,明年刘邦强大,就屈服于汉。彭城之战,刘邦强大各路诸侯依附于刘邦。项羽突袭,击败刘邦,各路诸侯有归降于项羽。谁赢他们就跟谁走,完全不可依靠。

结论

如若真的采用了郦食其的计策,那么统一天下的大事就完了!

使用任何谋略的本质都是强己弱敌,所以评价策略的标准极其明确:使用计策的结果是让自己强,还是让自己弱;是给自己创造、并保持优势,让敌人处于劣势,还是相反。

凡是让自己变强的计策都是对的,凡是让敌人变强的计策都是错的。反之,凡是让自己变弱的计策都是错的,凡是让敌人变弱的计策都是对的。

《商君书·弱民》

久处利势,必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