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张明刚自选文集《军履回望》系列专栏自刊发以来,持续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诚如樊希安先生在《军履回望》序章所言:“论他的写作成就,我认为最高水平还是体现在理论造诣上。作为党的高级干部,明刚具有很高的理论素养,他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深入进行学思践悟,许多方面的见解独到而深刻,且善用清新优美的语言,阐述深奥新颖的道理,使人乐于接受,令人耳目一新。因此,他的文章被广泛采用传播,不仅拥有大量的网络读者,还是一些单位党团组织的学习教材。”应读者们的要求,中华善德网将继续转载张明刚自选文集《军履回望》系列文章,敬请大家关注并支持!
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解放军驻京部队某部少将副主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张明刚自选文集《军履回望》后,引发读者广泛热议好评和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军报军网、中新社、中青报中青网等主流媒体关注推介。
(张明刚,男,汉族,湖北随州人,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陆军少将军衔。曾参战荣立战功、被评为“火线优秀共产党员”并在前线由士兵直接破格提拔为军官)
该书由“理论之光”、“军营之声”、“心灵之窗”三卷组成,收录了作者张明刚从军40年来公开发表的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文章、新闻作品、文学作品183篇、55万字。这些文章,有30多篇获奖或被选为教学范文,部分文章被网络平台转载百余次、浏览量超千万。
2022年10月,该书首版问世后,受到铁凝、邵华泽、孙晓云、孙继炼、徐贵祥、樊希安等大陆当今文坛大家泰斗高度评价和广大读者喜爱。2023年1月即出第2版,截止2023年8月,不到1年时间,已是第4版第6次印刷,累计印数超过12万本。2023年2月,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人民出版社会同作者张明刚,共同向全国一千余所高中赠阅一万余本《军履回望》,受到全国广大青年师生的热烈欢迎。
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说:“读《军履回望》,我感受到明刚同志以真诚、笃实之心书写着从乡村少年到边防战士,到共和国将军的生动、奋进之路。他的超常勤奋,他对事业始终葆有的敬畏、激情、朝气,以及对故土、亲人、战友淳朴、深情的描述,洋溢在涉猎广泛的题材、篇章里,读者从中看见了一位时代追梦者有血有肉、有胆识、有担当的英姿和风貌。”
中国记协原副主席、《解放军报》原总编辑孙继炼将军说:“明刚是写作高手快手多面手,堪称杂家大家……《军履回望》一书,集明刚四十年心血智慧汗水之大成。”
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军事文学委员会主任徐贵祥说:“在我看来,《军履回望》可以作为军营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辅导教材。”
原国务院参事、三联书店原主要负责人樊希安说:“我感到明刚这部文集具有教科书意义,不仅适合普通读者阅读,更适合党员干部和新闻工作者、理论工作者、文学爱好者、老干部工作者阅读,谁读谁受益。”
【学习摘记】张明刚《军履回望·心灵之窗卷》“名人访谈”板块之《郅顺义:我的好榜样董存瑞》
(本文原载《解放军报》1992 年 5 月 16 日第 3 版,根据访谈整理)
郅顺义:我的好榜样董存瑞
我觉着,在人生旅途上找到一个适合于自己学习的实实在在的榜样,作为自己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我心中的好榜样就是我的老班长董存瑞同志。
当年,在和老班长并肩战斗的日子里,他的一举一动都使我感到,他的信念是那样坚定,作战是那样勇敢,品德是那样高尚……一句话,在他身上闪耀着一种奉献和牺牲精神。当时,我在心里默默地认定:这辈子,一定要好好地向班长学习,班长就是我人生的楷模。
1948 年 5 月 25 日,隆化战斗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刻,我的老班长董存瑞同志,毅然决然地用手举起冒着白烟的炸药包,口中高喊“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在炸掉敌人碉堡的同时光荣地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一定要为老班长报仇!”打红了眼的我抱起炸药包,不顾一切地冲到隆化中学围墙下,炸毁了敌人最后一个碉堡,炸开了围墙,把胜利的红旗插上了隆化中学。
老班长虽然牺牲了,但他的光辉形象、高尚品德和他那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永远活在我心中。在此后的历次战斗中,老班长那震天撼地的呼唤一直激励着我冲锋陷阵。
解放后,没仗可打了,接踵而来的是一系列新问题,诸如荣誉、职务、家庭、子女等等。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自身问题都好解决,子女这一关却比较难过。
我的两个儿子都给我出过难题:大儿子婚后住在沈阳的厂子里,爱人在锦州,想解决两地分居问题;二儿子参军第三年,希望能够提干。当时,不少人对我说,你是闻名全国的老英雄,又是师级干部,凭你的荣誉和地位,解决这点问题还不是轻而易举!
说实在的,对这事还真有一些好心的同志主动提出帮助,只要我点一下头,办成是没有问题的。但我考虑到,我学老班长就要学他的无私奉献精神,我的荣誉是党和人民给的,决不可凭借它来办子女私事,这个头我不能点。孩子们也深深地理解了我。
离休之后,我经常思考“假如老班长活到现在……”这个问题,于是我就发挥余热,尽可能地多做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我不停地讲老班长的英雄事迹,讲战斗故事,讲革命传统,每年都讲五六十场,并利用书信回答青年们关心的问题。我还担任几所学校的名誉校长、辅导员或德育教师。
现在,我可以告慰老班长:我学了您一辈子,我的晚年过得很充实。
来源:《军履回望》张明刚自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