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晔/文 日出天山之上,风起茫茫戈壁。 大美新疆“风”“光”无限。从广袤的塔里木盆地到高耸的阿尔泰山,从雄壮的帕米尔高原到神奇的吐鲁番盆地,戈壁、荒滩、沙漠,一座座风机随风转动,一排排光伏逐日而舞,一条条银线飞架南北,新疆作为风能、光能富集地区,充分利用资源禀赋,大力推进新能源重大工程建设,昔日的“沙戈荒”已成为新能源开发的热土,绿色低碳转型的大美画卷在天山南北加速铺开。 大美新疆“风”“光”正好。新疆,这块占大陆国土面积六分之一的大地,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通过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向“新”而行、能源结构向“绿”转变,大力支持各地(州、市)立足区域资源禀赋,推进清洁能源项目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能源正在成为“双碳”赛道的主力军,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打下坚实基础。 大美新疆“风”“光”倍增。秉持“既要开发好,更要利用好”的原则,新疆更加注重风光电互补调节、平衡发展,科学布局新型储能项目,推动储能产业与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统筹新能源建设和消纳,持续拓展新能源应用场景和空间,打造新的增长点,真正把新疆新能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立足优势 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 天山南北,巨翼旋动;大漠戈壁,光伏如阵。一台台风机、一排排光伏板,正源源不断送出清洁电力……
位于乌若高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34团段沿线的光伏电站。李嘉成/摄
8月26日,在位于乌鲁木齐市的华电北疆乌鲁木齐100万千瓦风光基地,笔者看到一排排白色“大风车”巍然耸立,一片片十几吨重的洁白叶片在空中随风而动,在广阔的戈壁滩上显得分外夺目。
华电北疆乌鲁木齐100万千瓦风光项目,是全疆首个建成并网的国家第一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选址在素有“中国风谷”之称的达坂城区,建设了80万千瓦风电、20万千瓦光伏,配套20兆瓦/40兆瓦时、5兆瓦/10兆瓦时两座储能站。项目分布在乌鲁木齐县和达坂城区10个地块,于2023年6月30日实现并网发电。
全国首个“沙戈荒”大基地外送通道新能源项目、国家第一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中国最大规模光伏绿氢示范项目、西北首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当前,新疆正不断刷新新能源开发规模纪录。
新疆地域辽阔,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风能资源富集区主要集中在达坂城、阿拉山口等十大风区。得益于独特的自然条件,新疆的太阳能资源也十分丰富,有南疆、哈密、吐鲁番、准东、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等五大光区。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和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大陆能源转型取得历史性成就,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顺应全球发展大势、适应时代要求的能源转型之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擘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近年来,在国家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新疆不断加快“追风逐日”脚步,大力推进能源转型,发展新能源产业,出台推进新能源及关联产业协同发展配套政策举措,“风光”产业动能强劲。“十三五”期间,按照国家“三基地一通道”战略定位,新疆大力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稳步壮大。2024年1月至6月,新疆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同比增长103%,位居全国第一。新疆提前完成国家可再生能源“十四五”规划中“建设新疆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相关任务。
目前,新疆集中建成了哈密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在建新能源规模超8000万千瓦,正在持续加快建设哈密北、若羌等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
为全力支撑服务新能源产业发展,新疆持续加快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2010年,建成哈密—敦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实现了新疆与全国电网的互联互通,拉开了“疆电外送”的序幕。多年来,新疆充分挖掘自身电源能力和通道能力,全力扩大外送规模。
迎“风”奔跑、逐“日”而行,新疆协同发展的能源格局正逐步形成。
储能多元 按下发展“加速键” 风光发电能量密度低,需要占用大量土地,新疆利用大片沙漠、戈壁和荒滩建造了一批光伏电站和风电场,以风光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发电量快速增长。伴随着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其间歇性、波动性对电网安全的影响越来越凸显。储能项目既是新能源必不可少的“蓄水池”,也是新能源大规模发展趋势下增强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新能源的“稳定器”,储能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一环,伴随着“风光”产业快速发展的步伐,新疆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也按下了“加速键”。 新能源储能锂电池电芯作为储能技术的核心部件之一,是构成储能锂电池包的基本单元,可广泛应用于电力储能、移动通信、新能源等领域。 走进位于喀什市深圳产业园的新疆高仕新能源有限公司,两条全自动圆柱锂离子电池生产线正在开足马力生产。这家新能源高新科技企业于今年6月开始试生产,具备满产一天生产100万只锂电池的生产能力。包括该公司在内,新疆已投产锂电企业17家,有力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新疆锂电储能于2021年起步,主要聚集在喀什地区、和田地区、阿勒泰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等地,涵盖锂矿采选、锂盐加工、锂电正负极材料、锂电池生产等锂产业链上中下游各个环节,目前,锂电产业拟建、在建项目40项。 除此之外,抽水蓄能电站是目前最成熟、最稳定的大容量储能方式之一。抽水蓄能电站是指利用电力负荷低谷时的电能抽水至上水库,在电力负荷高峰期再放水至下水库发电的水电站,被誉为“超级充电宝”,能显著提升电网调节能力,保障大规模新能源稳定输送。 走进布尔津县阔斯特克镇北山深处,电机的轰鸣声在山体内回响,施工人员正在夜以继日建设一块巨型“蓄电池”——新疆布尔津抽水蓄能电站。这是“十四五”以来新疆首个核准开工建设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据布尔津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点项目服务中心主任郭亭介绍,该项目建成后,可有效缓解阿勒泰地区电网调峰压力,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和电网供电可靠性。 2023年,西北首台抽水蓄能机组——阜康抽水蓄能电站1号机组开机发电。塔什库尔干、若羌、布尔津、和静等地抽水蓄能项目相继奠基启动建设,为促进新能源消纳、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奠定了基础。 “十四五”以来,大陆在新型储能市场地位、盈利模式、发展机制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为新型储能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自治区也逐步建立了规划布局、并网运行、市场交易、电价机制等方面的储能政策体系,特别是2022年、2023年密集出台多项政策,为推动新型储能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此外,自治区还搭建新疆电网储能运行分析平台,持续优化独立新型储能接入和并网流程,规范储能并网运行,推动独立新型储能与新能源、常规电源协同优化,推进构网型储能技术攻关及示范应用,为独立新型储能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 竞速“氢”赛道 “链”出新机遇 氢能源,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 随着新能源产业兴起,昔日的荒凉之地如今正源源不断地产出“绿色”能源,沙漠、戈壁和荒滩正成为新能源开发宝地。从“沙戈荒”里“走”出的“风光”电,通过储能可以从“靠天吃饭”变得“灵活可控”。目前储能有多种类型,比较常见的储能方式是抽水蓄能和电池储能。氢储能相较前两种储能方式,具有可跨区域、长距离储能的特点,在能量转换方面,氢能可转换为电能、热能、化学能等多种形式的能源,兼具安全性、灵活性和规模性特质,在能量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上均有优势。 有着丰富“风光”资源的新疆,近年来不断抢抓氢能产业发展新机遇,以风光发电电解水制氢,靠前布局抢占战略性新赛道。
工程人员在国家电投哈密十三间房风电场一期50兆瓦风电项目建设工地吊装塔筒。蔡增乐/摄
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能在国家能源体系中的地位,对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氢能产业作出系统部署。 2023年,新疆出台《自治区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发布“氢十条”,加快推进新疆融入国内国际氢能布局,推动新疆氢能全产业链集聚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疆将推动建立集绿氢制、储、运、加、用为一体的供应链和产业体系。建设一批氢能产业示范区,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每年10万吨,推广氢燃料电池车1500辆以上。 克拉玛依、伊犁、乌鲁木齐、哈密被确定为首批氢能示范区。 眼下,四个示范区正在加快发展步伐,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围绕国家“三基地一通道”能源产业定位,加强氢能产业布局,加大政策支持和科技创新扶持力度,通过建链强链延链,在高起点上着力推动绿色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绿色转型,初步取得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效和经验,展现了氢能产业在新疆的广阔发展潜力。 克拉玛依市是中国西部重要能源基地之一。克拉玛依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马世龙介绍说,近年来克拉玛依将氢能产业作为全市战略发展方向,立足“绿氢”“绿电”“绿热”应用需求,围绕建设“新疆氢能港”,打造“中国西部氢都”的目标,启动了“风光制氢、石化用氢、氢电供能”产业链布局,发布全疆首个氢能产业三年行动计划,推出支持政策“氢二十条”,新疆油田(公司)克拉玛依白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