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视频/罗祥瑞
自贡融媒记者 陈凡逸
9月的自贡市蜀光中学校园,一场秋雨过后,学子们漫步在公能路、大礼堂、思蜀亭、敬思碑前,一边感受着百年老校的厚重底蕴,一边兴奋地谈论着青春梦想,呈现出一幅别样的秋日画卷。
蜀光中学是1924年由自贡盐商集资修建的全市第一所中学,1938年著名爱国教育家、南开教育创办人张伯苓先生接办学校后,开启了蜀光高品质办学的征程。百年的风雨历程,学校的发展始终与时代的变换息息相关。学校的民国建筑群则是时代的亲历者,它们既是百年蜀光的历史见证,也是蜀光精神的传承,更是广大师生校友的精神家园。
蜀光中学现存民国建筑群包括见证爱国将领冯玉祥到校发表抗日献金演说的老教学楼,曾为张伯苓、喻传鉴等住所的老校长别墅,1944届毕业生留给母校的敬思碑、1945届毕业生义演爱国戏剧《岳飞》用所得票房修建的惜阴楼、1941届毕业生公演话剧《国家至上》募资所得修建的思蜀亭等。这些建筑在2018年整体作为“蜀光中学民国建筑群”列为自贡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蜀光校门,原镌刻有“私立蜀光中学”六个大字。墨黑的字迹,镶嵌在灰白色细碎瓷砖浇铸成的门柱上,黑白分明,儒雅庄重,笔走龙蛇的草书字体让人一进校门就感受到一种艺术上的氛围。这是于右任先生于1938年新蜀光开学之前,应著名教育家、蜀光校董会董事长张伯苓先生之约,为新蜀光题写的。1984年建校60周年校庆专刊特刊出当年校门于右任题字的老照片,学校立即决定恢复校门上的校名题字,“老三届”校友鼎力支持,于70周年校庆重建校门,再刻题字。
蜀光中学老教学楼,已是今天的蜀光中学校史馆所在地,百年里蜀光师生为了中华民族强盛而发愤图强的历史在这里都有记载。该楼始建于1937年,坐东向西,建筑面积为1680平方米。老教学楼共有三层楼,整体为砖木结构的西式建筑,内有讲堂、办公室、库房、礼堂,楼面阔35米,进深48米。近年,蜀光中学进行教学楼维修,对老教学楼表面进行了贴砖修饰。老教学楼整体建筑设计精良,形态考究,对研究近代自贡盐商、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文物、历史和科学研究价值。
这是1941届高中毕业班离校前为母校留下的纪念亭。1941年夏,校长喻传鉴在1941级《毕业纪念册》上赠言:“人生活动,自业有限而共业无涯。生命价值,不在个人而显于全体,此犹涓涓之水,有源而不息,汇为江河,其及朝宗于海,烟波浩淼,鱼龙出没,遂呈伟观。”他勉励同学们牢记“公能”校训,崇实以定趋,敬己以效用,创新以宏才,为重振我中华民族之声光作出贡献。青年学子亦对母校谆谆教诲之情永世不忘,特募资建“思蜀亭”于后山之巅。募资方式为公演话剧《国家至上》等,收入4500多元。喻传鉴校长又在渝代为制定蓝图,并赠名“思蜀亭”。自此,1941年3月中旬竣工的思蜀亭遂成为蜀光永恒的标志性建筑。
惜阴楼修建于1945年,占地面积为21.5平方米,坐东向西。惜阴楼位于亭子山腰,为学校1945级毕业生为了表达对母校热爱之情,临别前在校园留下的纪念钟楼。钟楼建成之际,学校特请曾经两次亲临蜀光中学发动抗日献金的爱国将领冯玉样题写“惜阴楼”三个大字,镌刻在钟楼上。1958年毁于雷击,1995年11月30日,惜阴楼在原址按原貌重建,并由学校1945级毕业生捐资在室内立“惜阴楼记”石碑。
敬思碑矗立于校园后山之上,建于1944年夏季,为学校1944届高中毕业班男女同学留给母校的纪念,寓意“尊敬师长,思念母校”,并刻有碑文,情深意挚。70年来,多少个清晨黄昏,敬思碑下,成为同学们潜心读书、课外集会、游乐休息的“圣地”。离开母校多少年的外地校友回到蜀光,总要来到敬思碑前徘徊瞻望。可惜的是,十年浩劫中破“四旧”被毁掉碑文,碑石随之剥落,使这座昔日庄重静穆的建筑满目疮痍。1984年60周年校庆专刊《蜀光》特刊出当年“敬思碑”旧照,学校于校庆之际动手修复了这座文物。
蜀光中学老校长宿舍修建于1937年末,坐东向西,为3栋独立的西式洋楼,每栋别墅建筑结构相同,整体为砖木结构的西式四合院,小别墅面阔13米,进深8米,每栋别墅有房间4间。该建筑与老教学楼、校门、游泳池为同期建筑,现为职工宿舍。作为蜀光中学的第一批建筑,老校长宿舍对研究近代自贡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文物、历史和科学研究价值。
作为南开系列学校之一,有着百年厚重底蕴的蜀光中学在巴蜀大地始终享有良好声誉,为国家培养了以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专家胡海涛、放射化学家王方定、信号处理和声学专家侯朝焕、细胞生物学家王亚辉、塑料加工装备专家王琪以及数学地质、矿产普查勘探学家赵鹏大等院士、专家为代表的一大批成就卓著的优秀人才,为高等学校输送了大量优秀学子。
“沱江之滨,釜溪之津,巍巍我蜀光精神。汲汲浸浸,月异日新,发煌我前途无垠……”毕业多年后,莘莘学子不管身在何方,这首优美的校歌在耳畔响起时,哪怕他们已忘掉了书本上的所有知识,依然没有忘记曾经登上思蜀亭时的意气风发,大礼堂里的掌声雷鸣,以及惜阴楼的苦学苦读。
编辑:张文瀚
编审:吴山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