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时分,漫步修复后的蓝田县辋川镇辋峪河畔,水面清澈恬静,两岸绿意盎然,透着生机,顺河流走向放眼望去,一派山野怡然好风光。但在过去,这里因为水土流失,导致河道岸线混乱,岸坡多有坍塌迹象,大量植被被破坏,严重影响着附近村民的生产和生活。
今年陕西秦岭北麓主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工程——辋峪河河道岸堤修复工程正式动工建设,经过几个月的生态治理,一场山水“变形计”在辋峪河上演,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在这里生动铺开。
辅助再生+自然恢复为河道科学“整容”
双重生态修复让青山绿水再现
辋川由于独特的自然环境,加上地近长安,自古就是文士骚客心醉神驰的风景胜地,素有“终南之秀钟蓝田,茁其英者为辋川”之誉。然而受秦岭特有的峪道纵坡过陡以及暴雨形成的汇流特点等因素影响,导致当地的辋峪河河岸带稳定性差,岸坡坍塌,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十分脆弱。
西安城投集团于今年年初正式开展辋峪河生态治理修复工作时,特别注重保持河道生态原貌,保留河道生态资源,采用了辅助再生+自然恢复的“双重”生态修复治理措施。
为强基固岸,施工方通过新建护岸以及基础加固、生态疏浚以及垃圾清理等方式修复了河道地形地貌;河道挡墙外以乔灌草结合,构建生态缓冲带绿化,固土保水,形成第一重生态修复。同时,针对项目中受损轻微,恢复力强的生态系统,采取自然恢复措施,避免和减少人为干扰,充分发挥自然系统恢复力,促进生态系统正向演替。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克服了深山极端天气频发等不利因素,组织多支技术团队不间断作业开展外业调查,通过实地踏勘、无人机航测等进行生态问题精准识别。按照材料自然、工艺自然、景观自然的修复原则,通过采用宾格石笼网生态护岸、挡土墙、绿化等护岸措施加固了辋峪河防洪堤岸。截至目前,项目开挖基础挡墙累计完成17980米,挡墙基础浇筑累计完成15727米,混凝土挡墙完成4190米,浆砌片石挡墙完成11272米,累计完成总占比90%。”西安城投集团市政道桥第五工程公司副经理杨世武介绍道,双重生态修复提升了辋峪河河道生态系统稳定性,使其生态安全格局更趋完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显著增强,河道综合服务功能也更加显著。
“终南之秀”重放异彩
依托生态颜值提高经济价值
记者了解到,辋峪河贯穿蓝田县多个村庄,滋养着众多百姓和农田,景致虽美,但以往夏季河道水量暴涨,却成了百姓的心头之患。对于这一点,当地的村民李师傅深有体会:“雨水大的时候,上游的水一股脑涌下来,河道两边大片的田地都冲毁了,道路也都坏了。”
“辋峪河河道岸堤修复工程实施后,施工单位通过生态治理修复工作,帮助村民修复水毁道路、修筑便民通道……现在环境明显改善了,水变清了,鸟多了,鱼也多了。”辋川镇双龙村支部书记毛兵强说。
站在辋峪河河道边,纵目远眺,红枫、紫穗槐、栗子树等树木形成的保水林装点着河岸,树树芳华,令人赏心悦目。眼前的山、脚下的水、葱郁的林木、整齐的农田、身旁的村庄成为众多游客心中的“诗和远方”。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络绎不绝的游客,让不少村民开起了客栈、农家乐,吃上了辋峪生态旅游这碗饭,促进了当地增收和经济发展。
据悉,辋峪河河岸堤修复工程起点位于李家河水库下游,终点位于辋峪口西安外环高速,河道治理总长度56.97公里,除18.54公里干流外,其余共有8条支沟,目前河道修复已完成90%。“辋峪河生态治理是一项持续性工作,河道岸堤修复、林地提质、生态基底复绿,仅仅是秦岭‘山水林田湖草沙’共治成效的缩影,日后的修复和保护仍需持之以恒的努力。”西安城投建设公司副总经理梁新德表示。(文/西安报业全媒体首席记者 龚伟芳 图/视频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健)
来源:西安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