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谷。
站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时间节点,体味中国光谷之“中国”二字的分量。
1976年,赵梓森院士在光谷拉出了中国第一根实用化光纤,也拉开了这里一路追光、为国创新的时代大幕。
时间长河,光影雕刻。
数十年追光不辍,中国光谷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光纤光缆产量占全国市场超60%,一束束光纤铺设出祖国的信息高速公路。
中国光谷也是大陆最大的光电器件生产基地,光电器件产量约占全球市场的12%,一颗颗光电器件点亮祖国的数据“心房”。
中国光谷还是大陆最大的中小尺寸显示面板研发生产基地,全球主流中小显示屏近1/4为“光谷造”,一块块屏幕跃动你我之间的精彩视界。
中国光谷更是大陆激光产业的发源地、全国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之一,激光设备品种占全国的70%以上,一台台激光器应用到汽车、轮船、芯片等众多关键行业,挺起共和国的工业脊梁。
这一束光,联接神州大地;
这一束光,点亮祖国山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到光谷考察。2022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光谷考察时指出,光电子信息产业是应用广泛的战略高技术产业,也是大陆有条件率先实现突破的高技术产业。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独树一帜。
这,是一束光的中国力量。
9月26日,《湖北日报》两个整版聚焦光谷
向科技“无人区”进发
国之重器密集落子
为祖国创新,是中国光谷的灵魂。
与时代同行,是中国光谷的步伐。
1976年,赵梓森院士在光谷拉出了大陆第一根实用化光纤,也开启了中国光通信产业的新征程。
此后,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中国更是追赶迈向信息时代。
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无尘实验室内,工程师对芯片进行性能初测及筛选
中国光谷在光电子信息领域加快布局,从建立中国第一个光传输系统到制定第一个光通信国际标准,从光纤光缆到光通信、光器件等细分领域创新突破,中国信科集团、长飞、华工科技等龙头企业成长、聚集,助力大陆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网络基础设施,也成就了今天生机勃勃的数字中国。
科技浪潮日新月异。在全球生命科学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时代,中国光谷相继布局生命健康、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主导产业,从零开始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为国创新,中国光谷相继在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一大批全球第一、中国首创在这里诞生——
一根细如发丝的光纤,可容纳地球上所有人同时打电话;“超高速、超大容量、超长距离”光传输领域五年六次打破世界纪录;自主研发232层3DNAND闪存芯片,跻身全球前列;全球首创量子点芯片,将芯片制造成本降低90%;成功研发双向65000通道脑机接口芯片,实现国际领先;全球首个人体肺部气体多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上市;全球首个千亿参数全模态大模型“紫东太初2.0”问世……
武汉量子技术研究院,科研人员进行光量子芯片性能检测
2023年,中国光谷研发投入强度达10.5%,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4倍,创新能力稳居全国高新区前四。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推进,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强化基础研究领域、交叉前沿领域、重点领域前瞻性、引领性布局。
投身国家战略,中国光谷重金建设大科学装置。
大科学装置也被称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指通过较大规模投入和工程建设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目的的大型科研装置或设施,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国之重器。
研究表明,1990年以来,诺贝尔物理学奖成果有48%来自大科学装置。依托大科学装置,科学家将挺进科技“无人区”,完成从0到1的原始创新。
7月,武汉新城光谷科学岛大科学装置聚集区,一座形似眼睛的建筑拔地而起,主体结构全面封顶,明年底投用。
这一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设施大科学装置,能全面揭示工程扰动条件下深部岩土体结构、状态与行为演变规律,为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工程建设加速向深部拓展提供重要科技支撑,打造未来“中国地镜”。
位于光谷的另一座大科学装置——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运行十年已创造了多项脉冲磁场参数世界纪录,吸引了北大、清华、哈佛、剑桥等全球130多家“顶流”科研单位,开展了约1900项世界前沿科学研究。今年初,脉冲强磁场优化提升大科学装置也已开工。
如今,湖北8座大科学装置中,5座落子光谷,集中度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同样,10家湖北实验室中,6家位于光谷。
2024九峰山论坛暨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博览会上,8寸硅光薄膜铌酸锂光电集成晶圆吸引专业观众的目光
其中的九峰山实验室,运行仅一年半,就成功下线全球首片8寸硅光薄膜铌酸锂光电集成晶圆,是目前全球综合性能最优的光电集成芯片,更是吸引了国内近30家半导体企业在周围聚集,国内领先的化合物半导体创新生态在光谷呼之欲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以光谷为主体,湖北建设科创供应链平台——建立面向企业创新需求的“地网”服务体系,上线运行覆盖技术、人才、资金、场景等全链条创新要素的数字化“天网”平台。截至目前,平台已链接全球专家信息29万条、发明专利5200多万条、科创政策1万多条、服务机构1500多家,企业创新需求超过2.2万项、匹配成功6200余项,以需定供的全新创新模式逐步形成。
如今,以“湖北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国家级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为构架的战略科技力量矩阵,正在中国光谷“编队”,向着更多的“无人区”进发。
6月24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新型显示器件高分辨率喷印制造技术与装备、工业级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光谷创造”荣获国家大奖。
助力挺起祖国产业脊梁
国产替代向上突围
2022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光谷考察时强调,推动大陆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国产化替代率,把科技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国家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提高国产化替代率,光谷企业一直在默默突围。
9月20日,2024年三季度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在光谷举行,活动主会场设在武汉禾元生物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产业化基地项目现场。该项目规划建设年产600吨—750吨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原液的智能化“灯塔工厂”。
人血清白蛋白俗称黄金救命药,临床用于治疗失血、肝硬化等病症。目前,国内外均来自血浆提取,大陆受制于原料供应,长期依赖进口。
经多年研究,禾元生物攻克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成功实现从稻米中提取高纯度人血清白蛋白,填补了国际上此项技术规模化生产的空白,即将实现量产。
同样实现深层次国产替代的,还有武汉达梦数据库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创始人冯裕才40多年如一日,坚持“做中国人自己的数据库”。他带领团队一行一行写出了长达1600万行的核心源代码,自主率100%。达梦数据库深度服务于国家重大工程,金融、通信、电力等关键行业,连续多年国产数据库市场占有率第一。
6月12日,达梦上市。这时,冯裕才已80岁。
华工科技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产线出口欧盟
矢志不渝国产突围的,还有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43秒,一台新能源汽车车身激光焊接完成,这是目前汽车整车焊接的行业最快速度。然而,汽车白车身激光焊接技术,国外曾垄断了40多年。
15年前,华工科技开始进行大量工艺试验,进行60多车次实战研究,焊接钢板一千多块,最终诞生了大陆首台汽车白车身顶盖激光焊接智能装备,迫使国外同类产品降价40%。目前,大陆汽车产线的激光智能焊接装备,近七成来自华工科技。
TCL华星武汉工厂展厅,模拟智能汽车驾驶舱内,各种尺寸形状的显示屏
不仅如此,华工科技还在行业首推航空发动机三维五轴激光加工特种智能装备,突破了制约大陆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产业链的瓶颈之一;开发出六套半导体晶圆加工装备,突破了高精度运动控制、高灵敏度视觉系统、超短脉冲激光器等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制的IC载板激光刻蚀装备,最快1秒左右可以检测近万颗芯片缺陷并激光刻蚀,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一项项创新突破,华工科技诞生出60多项“中国第一”,从十几年前通过“全球买”集成创新,到现在自主创新实现“全球卖”,主要产品自主化率达90%以上。
位于光谷的光通信领域央企中国信科集团,目前核心关键领域国产替代率也已超90%,成为大陆唯一有实力将通信系统、信息安全与专用芯片结合起来的企业。公司五年六次刷新光传输世界纪录,系统净传输容量达到5.26Pbit/s,相当于每秒传输642个1TB硬盘数据;国内首款2Tb/s三维集成硅光芯粒成功出样,助力大陆信息产业急需的高端光芯片取得重大突破;自主研发第二代海底中继器,解决跨洋和洲际光通信超长距离传输的技术难题,成为全球范围内唯一能一站式提供海底光缆建设项目EPC解决方案全套服务的中国企业……
在光谷,武汉国创科光电装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喷墨打印设备,可打印生产手机屏,创新路径打破国外垄断;武汉市聚芯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突破屏下光感芯片技术,芯片置于手机屏下也能感应光线,成功实现高端国产替代;武汉中科牛津波谱技术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大陆首台600兆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使大陆成为继德国、日本之后第三个实现高场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整机制造且核心部件完全自主研发的国家……
人福医药自动化生产线
一项项创新突围,一件件国产替代,练就出中国光谷18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5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如今,中国光谷已聚集14.5万家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5700家,上市公司66家,百亿级制造业龙头企业8家。光谷的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下一代信息网络、生物医药四大产业,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7年吸引60多万大学生就业创业
国家栋梁火热奔赴
科技创新,一靠投入,二靠人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提高各类人才素质。
9月12日,2023级工程硕博士到光谷入企开学,培养未来的卓越工程师。
2022年,光谷成为全国首批五家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园区之一。工程硕博士研究生培养期间,均需在高校学习课程后到企业专业实践。
继2023年湖北首批工程硕博士入企实践后,今年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9所高校的工程硕博士,将进入华工科技、明德生物、高德红外等试点企业,开展专业实践探索。
西安交通大学与华工科技联合培养的工程硕士易世豪表示,在光谷入企实践的一年中,无论是舒适的居住环境,还是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这些都让我倍感温暖,也让我对未来扎根光谷充满信心。”
“我非常有幸参与到两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项目申报工作中。”华中科技大学与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培养的工程博士谢欣彤表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不仅让她能够站在学术前沿、探索未知,更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迎接新人才的“光谷引才专列”,即将开启。近日,光谷将组织重点企业前往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举办专场招聘会,招引微电子、新材料等专业优秀毕业生,邀请高校学子沉浸式参访光谷及意向企业。
来光谷,学子们可以打卡顶级网红光谷空轨,漫步光谷生态大走廊,到光谷书房阅读,去光谷步行街等各色商业体溜达……
来光谷,AI、动漫、电竞等活动频繁举办,图书馆、美术馆、音乐厅、大剧院正纷至沓来……
来光谷,这里正打造华师系、华科系、外校系、育才系全阵列基础教育,三甲医院增至9家(含拟建在建5家)……
从一束光到一座科创活力之城,对年轻人生活越来越友好的光谷,7年来已吸引逾60万名大学生就业创业。如今的中国光谷,已集聚了4名诺奖得主、81名中外院士、近400名重点专家和“3551”人才近3500名,常住人口超120万,平均年龄32岁。
未来一两个月,一系列重磅活动将在中国光谷举行,吸引全球目光。
光谷国际网球中心
10月5日至13日,2024武汉网球公开赛将在光谷国际网球中心举行。巴黎奥运会女单金牌得主郑钦文将以种子球员身份重返武网,约120名世界顶尖女子球员将进行106场精彩对决,冲击1000积分及高达322万美元的总奖金。
10月6日至12日,2024中国光谷世界斯诺克武汉公开赛将在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行,世界排名第一、2023世界斯诺克武汉公开赛冠军特鲁姆普,“火箭”奥沙利文,中国名将丁俊晖均将在首日于1号台出战。
10月,2024首届中国光谷人工智能艺术节将盛大开幕,汇聚前沿科技与艺术灵感,展示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的创新应用,以多元形式呈现科技与艺术的融合魅力,开启光谷科技艺术新征程。
11月17日,2024光谷马拉松将鸣枪开跑。届时,中国光谷的建设者们也将披挂上阵,沿着光谷的发展轨迹,从光谷广场、高新大道、“马蹄莲”奔向武汉新城核心区,一路向东,去追光!
一路追光,向着祖国需要的方向!
一路追光,扛起为国创新的担当!
一路追光,挺起祖国坚实的脊梁!
这,是一束光的中国力量。
9月27日,《长江日报》整版聚焦光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