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专刊 | 金陵揽胜之古刹摄山
☆国庆节专刊☆
金陵揽胜之古刹摄山
胡怀沙
南京民谚有云:春牛首,秋栖霞。
栖霞山在南京城东北约二十二公里,它东连宝华山,西望乌龙山,属大茅山脉,是江南名胜之一。因山中盛产当归、野参、茯苓等可以摄生(养生)的药草,故又名摄山。南朝时建“栖霞精舍”故又称栖霞山(相关详情请见:“方”言南京 | 地名:栖霞山名的由来)。栖霞山虽没有钟山高峻,但却因形态特殊,予人孤峰独峙之威,四周景色清幽怡静。
栖霞山的中峰西麓有栖霞寺。
杜牧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中所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并非作诗夸张,据史载:梁武帝佞佛,当时建康的佛寺数甚至超过五百数。
栖霞寺是江南著名的古刹之一,它建于南齐永明七年(489年),由当时住在摄山的隐士明僧绍捐宅为寺,寺名为“栖霞精舍”,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至唐代曾扩建,增建大小殿宇数十间,并改名功德寺。时与山东临清灵岩寺,湖北江陵玉泉寺,浙江天台国清寺,并称为大陆四大“丛林”。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又复名栖霞寺。这座古寺历代陆续有所增建和修理。
清咸丰年间,毁于兵火,残存寺屋,仅有一老僧孤守。光绪三十四年(1908),镇江金山寺的宗仰和尚前来栖霞寺,见荒凉景象,矢志恢复这座六朝古刹,由他出面为重建栖霞寺募款,他的弟子若舜主持重建工作,直到1928年才恢复到今天的规模,近年来又进行了维修整理。
▲千佛岩
栖霞寺背倚于佛岩,远处层峦拱萃、方壑堆云,灰瓦丹墙的栖霞寺在满山经霜枫叶映衬下,显得分外肃穆壮观,气象万千。
寺前有彩虹明镜湖,寺门外有一块唐代上元元年(674年)立的明征君碑。
进入山门,拾级而登,入弥勒殿,佛龛中的弥勒佛袒胸裸腹,笑面迎人。出弥勒殿向前,便来到殿宇巍峨的毗卢殿。殿内金碧辉煌,迎面神台上的毗卢佛像庄严,侍立两旁的梵天、帝释及大殿两侧站立听经的二十诸天的塑像,也都点金着彩,金光灿灿。这尊大佛连同背后的观音像,是1979年由浙江的民间艺人重新塑造的。这些佛像造型生动,神态各异。出毗卢殿,穿过悬挂“方丈”匾额的中门,沿走廊向上至“法堂”。从法堂一侧门拾级而上,便是“藏经楼”。这里是寺院的最高处,室内精致的佛龛中,供奉着一尊用整块汉白玉雕刻成的玉佛,相传来自缅甸。室内两旁,按千字文的字序,设有七十二函匣,内藏佛教的经、律、论。寺内还设有曾经“盲目航东海”的鉴真大和尚纪念堂,堂内正中供奉着鉴真和尚脱袈塑像。
▲栖霞胜概(明•朱之蕃《金陵四十景图》
栖霞寺的古建筑皆依山势,层垒而上,殿宇楼阁极其宏伟,而殿西摄翠楼恰对东峰,凭栏远眺,风景如画。在毗卢殿东南有一座隋代舍利塔(南唐重建),为大陆著名的佛教艺术杰作。在舍利塔东,是闻名中外的千佛岩。这是齐梁的封建贵族,雇工依山岩的高下深广,在石壁上凿刻的,是古代劳动人民鬼斧神工的不朽之作。栖霞寺以它优美的风景吸引各地游客,深秋时节更是游人如织。
审核:窦予然
发布:梁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