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文化,你就能够心平气和地说话。如果你有钱,别人就能够心平气和地与你说话。反之,如果你没有足够多的钱,你就根本没有话语权!
有一些学生一上高中就躺平了。有一些学生一考上大学就躺平了。
普通家庭的孩子躺平,既没有多少文化又不会有多少钱。那就不会感到憋屈。
真正感到憋屈的是那些自认为有文化却没有话语权的人,他们深感怀才不遇。
无论是哥兄弟姐和妹之间,还是朋友之间甚至夫妻之间,一个人所拥有的“钱包大小”就决定了他说的话是“金玉良言”还是“废话连篇”。
有些高中生通过吸烟扮酷,当然买烟的钱是父母的。有些大学生通过喝酒扮酷,当然买酒的钱也是父母的。
普通家庭的孩子不可能永远酷下去,除非他们让自己不再普通!只有当他们拥有赚钱的本领时,他们才有“酷”的资本!
尽管父母也会心疼平庸的子女,但父母更惧怕“有话语权”的子女。
当平庸的子女和有出息的子女一起回家拜年,父母往往会对“有出息”的子女嘘寒问暖,尽管有出息的子女是坐轿车过来的。
而那个平庸的子女锁好自行车拎着东西直接去厨房忙乎做饭、打扫卫生。累不累,没有人在意。
在多子女的家庭中,家宴上的座次排序不是依据出生年份,而是根据在社会上的“话语权”。
所有人都“见钱眼开”。当然包括我,也包括你。
所有人都渴望受到尊重。当然包括我,也包括你。
一直相信“人间自有真情在”的我,由于自己不够努力搞钱不够有价值,最后只能用“多干活”来掩盖自己的失败。
自己看过的书,自己背过的文章,以及自己对父母的心疼,都没有换来足够的“话语权”!
我说出的话只有一句能得到大家的回应,今天中午大家想吃啥?
可以随意说话,但不可以随意“发言”!
没有实力,说话也没人耐心听。哪怕被别人听到,也极有可能被怼。
有实力,只要出声,就有人洗耳恭听,哪怕只是打个哈欠,也会有人关心地问“昨晚没睡好吧!”
那些埋头搞钱的人,才是真正懂“文化”的人。毕竟,有钱人才能处处受到“礼遇”。
家长们心疼孩子,让孩子在校外的“课后班”自由自在。
有网络,有手机。甚至半夜点外卖。白天课堂上无精打采。
学校宿舍有宿管阿姨定时查寝室,要求学生按时熄灯,按时就寝。宿舍楼内有冷热水,有卫生间。
这样好的住宿和学习环境,居然吸引不来几个农村的孩子。
如今,更多的住宿生在校外躺平了。不出意外的话,他们将来又是一个沉默群体,一个没有丝毫“话语权”的群体。
作为一个普通教师,看到的现象越来越“惨烈”。家长们对孩子越“不忍心”,社会就会对孩子表现出越“不容忍”!
孩子如果不是学习的料,也不要紧,就支持他学门技术搞钱。
孩子认真搞钱,最后孩子一定能成为一个“文化人”!
搞钱的过程就是积累文化的过程。搞到足够的钱之后,他说的每句话都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