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拒绝长期提心吊胆等待随访!
持久战!磨玻璃结节竟随访14年
2006年,张女士在一次偶然的体检中发现自己右肺上有个磨玻璃结节(GGO)。
由于之前因肾癌开过一刀,张女士内心极其排斥手术。于是在医生的建议下,决定先进行年度随访,等结节有变化了再做手术也不迟。
谁知道这一随访就是14年。
2016年,结节开始变大变实,并出现纤维化,由几个毫米增大到2公分以上。
而直到今年8月,结节才终于做微波消融打掉,并取到了满意的病理:原位腺癌。
14年的随访,对张女士的身体和精神来说,无疑都是一场持久战。和伴随自己十几年的结节终于告别后,她无比庆幸自己等到了微波消融微创治疗手段,心里的大石头落了地,再也不用提心吊胆过日子了!
图1 张女士随访期间的检查结果
图2 张女士术前、消融中、消融后三个月复查结果
发现GGO,长期随访压力大,“不上心”后果更严重
随着低剂量胸部CT大规模用于健康体检,以及高分辨率CT的应用,GGO的检出率越来越高,GGO多发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大部分GGO需要长期随访,但长期随访会造成患者极大的心理负担,同时也可能导致病灶失去根治的机会。
实际上,在临床上碰到的GGO患者大多可以分为三类:
其中第一类患者情况较好,比如上文中的张女士。这类患者依从性好,医生解释后能放下大部分的心理负担,但又能谨记医嘱坚持随访,结节一旦发生变化就能及时干预。所以结节就算有所发展也多在肺癌早期,预后一般都比较好。做完手术或者消融都不用再做辅助放化疗,治愈率非常高。
第二类患者对GGO一知半解,认为这种结节恶变概率高,发现结节后心理压力太大,心魔一样吃不香睡不着,甚至会影响正常生活,这类患者不管结节的大小表现如何都会强烈要求进行干预。
第三类患者则完全相反,听说GGO发展缓慢惰性生长,并且结节稳定建议随访时大多不会太放在心上,最开始一两年还能定期来医院随访检查,如果没啥变化则会将其抛诸脑后,等到后面出现症状再就诊时结节多已发展到中晚期。
后面这两类患者的心态都太极端,均不可取,但在临床工作中是最常见的。
太过重视,则会因为长期的随访和心理压力过大而整日生活在恐惧与担忧之中;不够重视,则有可能错过第一时间发现GGO恶变的时机,导致不良预后;即使是第一类患者,也会长期承受着较大的身心压力。
想知道GGO是不是迟早都会癌变?发现GGO后,是否可以立即外科切除或者消融打掉?
此外,现在多发GGO越来越常见了,如果单纯手术或消融搞不定,该咋办?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听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肿瘤介入科池嘉昌副教授进行详细介绍!
参考资料[1]发现肺部磨玻璃结节怎么办?不怕,一根“针”搞定它!. 医学界肿瘤频道.[2]胸外科和肿瘤介入科创新“杂交手术”一举解决5枚肺磨玻璃结节. 文汇报[3]上海仁济医院肿瘤介入科提出肺部磨玻璃结节(GGO)消融后同步活检的新模式. 上海仁济医院肿瘤介入科
[4]【新技术】仁济医院开展肺部磨玻璃结节无损穿刺微波消融. 上海仁济医院肿瘤介入科
专家简介
池嘉昌副教授
池嘉昌,肿瘤介入科,副主任医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会员。2003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同年进入仁济医院放射科从事临床工作,并于2013进入仁济医院肿瘤介入科,长期从事医学影像引导的肿瘤微创介入治疗,奋斗在导管室及CT室的一线临床工作岗位,业已开展肿瘤血管内介入治疗、CT引导下肺部肿瘤消融术、开放式磁共振引导下经皮穿刺肝癌等肿瘤局部消融术及CT引导下肿瘤粒子植入等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并常年参与急诊DSA手术,年平均完成各类三级及以上手术超过1200台。参与研究生及进修医生的临床带教工作,对多名研究生、进修医生进行教学小讲课和临床指导,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3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篇。并获得仁济医院2016年度“优秀仁济人”称号及2018年度“仁心仁术奖”。
■ ■ ■ ■
精彩资讯等你来
责任编辑:Sheep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