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女士是一名会计,除了在一家公司任职之外,自己还接了些私活。虽然每天都很忙碌,但她对健康十分关注。
隔段时间觉得身体不舒服,会去中医那儿给调理下,她认为中药没什么副作用,喝得也放心。一坚持就是好几年,自认为身体还算不错。
但最近,她发现自己总是肚子鼓胀,皮肤也发黄了,食欲差还有恶心症状,便在同事的劝告下到了医院检查。
一查却是肝功能出了问题,医生问诊后解释是她长期服用中药导致的,“中药不是天然没有副作用的吗?怎么还能吃得肝功能出了问题?”
“是药三分毒,中药也是药呀,长期服用的话肝脏负担重,就可能出现药物性肝损伤!”听了医生的话,刘女士后悔不已!
一、长期喝中药,可能会面临以下副作用
很多人认为中药是纯天然的药物,对人体没有副作用,甚至有人把中药当成是“补药”,长期服用中药当成是“保健补品”。
但事实上是药三分毒,中药除了治病之外,还可能会致病。中药服用不当也可能会引发不适症状,甚至损伤身体健康。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药学部副主任刘丽萍辟谣:中药的应用需要中医对患者问诊后,综合分析再进行辨证用药,有着严格的应用标准。但日常生活中擅自购买中药治病的人,由于缺乏医学常识,容易因重复用药、过量用药等引起不良反应,甚至还会加重原有病症。长期大剂量服用中药,药物毒性在体内蓄积,就可能产生副作用,危害到人体健康。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只会药房副主任药师刘勇表示:长期服用中药可能会带来以下3种副作用!
1、损害肝肾
进入人体的药物需要经过肝肾的代谢,长期服用中药很容易引发肝肾损伤,因此要避免盲目长期服用中药,必要时要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2、刺激胃肠道
部分中药会刺激到胃肠道,久服就可能引发胃溃疡、胃炎、结肠炎等疾病。
3、气血/阴阳失调
中药多通过药物本身的寒热属性来调节身体功能失衡,长期服用就可能导致气血阴阳功能失衡。
二、长期服用这些中药,可能会伤肝伤肾
肝脏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负责代谢和解毒,长期服用中药就可能诱发肝损伤,因此要避免滥用中药。
根据2020年版的《中国药典》按照药物肝毒性将83种有潜在毒性的中草药进行了分级,分别是10种剧毒药物,42种中毒性药物,31种低毒性药物。
- 常见的容易引起肝损伤的中草药制剂主要如下:
菊科:土三七、苍耳子、千里光、款冬花等
豆科:番泻叶、山豆根、野百合、苦参等
卫矛科:雷公藤、昆明山海棠等
蓼科:何首乌、马钱子、土茯苓、黄药子、虎杖、鸦胆子等
有毒矿物药:砒霜、雄黄、朱砂、铜绿等
动物中药:鱼胆、蟾蜍、蜈蚣、斑蝥等
除了肝脏之外,肾脏作为药物主要的排泄器官,长期滥用中药也可能导致药物在肾小管浓度过高,从而损伤到肾脏健康。
- 常见的肾毒性中药主要分为以下四大类!
含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药:广防己、朱砂莲、关木通、青木香等含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药,服用后会增加肾损伤,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尿毒症。
含生物碱类的中药:草乌、蓖麻子、雷公藤、麻黄、益母草等含生物碱的中药,服用过量可能会导致急性肾衰。
矿物类中药:含汞、砷等重金属的矿物类中药,服用后也存在一定的肾毒性。
动物类中药:蜈蚣、斑蝥、蜂毒等动物类中药,本身含有毒性成分,用量不当就可能损伤到肾脏。
三、安全服用中药,这4点细节要重视
不要一味相信中药温和无副作用的说法,其实中药是有双重效果的,既可以治病也可以致病,因此平常一定要注意合理的使用!
1、辩证用药
中药一定要在中药师或者中医师的指导下辨证用药,同时要避免经验用药,毕竟每个人体质不同,适合的药物也不同。
2、中病即止
如果用药治疗后,病症基本消失,病情得到明显改善,那就应该立马停止用药,不可长期过量用药。
3、不要长期服用
无论是中草药或相关制剂,还是保健品等都是有增加肝毒性风险的,不建议长期服用,要遵医嘱对症用药,不可超剂量长期服用,以免增加肝毒性、肾毒性。
4、定期检测肝功能
如果必须长期用药的患者,尤其是服用一些肝损伤药物,最好定期检测肝功能。最容易出现肝损伤的时间一般是在用药后的5-90天之内,如果这期间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尿液深黄等症状,建议尽早就诊。
同时,本身肝功能比较差,有肝脏疾病的人群,服药前要告知医师,避免食用肝毒性的药物。
很多人对中药抱有理想主义思想,认为中药纯天然无副作用,但其实是药三分毒,中药服用不当也可能会损害到身体健康。如果想安全服用中药,平常一定要注意辩证用药、中病即止,避免长期服用药物,还要定期检测肝功能。
参考资料:
[1] 《【用药那些事儿】长期吃中药会不会有副作用?》.安徽药品监管.2022年08月15日
[2] 《谨防中药误伤肾脏!这些“肾毒性”中药你需要知道→》.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24年09月20日
[3] 《中医药科普|小议“不伤害原则”与“中病即止”》.深圳大学总医院.2024年07月18日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