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24年诺贝尔奖出炉,中国人仍颗粒无收,郑强教授道出原因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季,可惜今年中国人又没中奖。距离屠呦呦获奖已经快10年了,这让不少国人心里有点儿酸溜溜的。是咱们中国人真的不行吗?还是诺奖评委会有啥偏见?

2024年诺贝尔奖出炉,中国人仍颗粒无收,郑强教授道出原因

岛国诺奖获得者多得让人眼红

说起诺贝尔奖,不得不提咱们的邻居岛国。这小日子过得不错的国家,诺奖得主可真不少。统计数据显示,岛国共有29名诺贝尔奖得主,其中26名是岛国国籍,3名是日裔M国籍。而且自从2000年以来,岛国平均每年都能出一位诺奖得主,这成绩着实让人羡慕。

2024年诺贝尔奖出炉,中国人仍颗粒无收,郑强教授道出原因

再看看咱们中国,截至目前为止,华人诺贝尔奖得主总共才11位,其中拥有中国国籍的更是只有4位。这差距也太明显了吧!

有人说这是因为岛国的科研环境更好,投入更多。的确,岛国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确实很大。比如说,岛国的科研经费占GDP的比例一直保持在3%以上,而中国目前还不到2.5%。

2024年诺贝尔奖出炉,中国人仍颗粒无收,郑强教授道出原因

还有人认为岛国人更会"包装"自己的研究成果,懂得如何"讨好"诺奖评委会。这话听着有点酸,但也不是完全没道理。毕竟科研成果的展示和传播也是一门学问。岛国科学家在这方面确实比咱们中国同行更有经验。

中国科研发展史,其实没那么长

说起中国的科研发展史,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我们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但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在中国其实是个"新生儿"。

2024年诺贝尔奖出炉,中国人仍颗粒无收,郑强教授道出原因

中国领先所现代大学北京大学建立于1898年,而且最初几十年的发展也是跌跌撞撞。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大陆的高等教育和科研体系才逐步建立起来。相比之下,欧M国家的现代大学和科研体系早在19世纪就已经相当成熟了。

举个例子,M国的哈佛大学成立于1636年,比北大早了整整262年!这就好比两个孩子,一个已经上高中了,另一个才刚刚学会走路,怎么比?

2024年诺贝尔奖出炉,中国人仍颗粒无收,郑强教授道出原因

而且,大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经历了"文革"的动荡,科研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等到改革开放后,我们才真正开始全面发展科技事业。这么一算,中国现代科研的发展历史其实只有四十多年。

有人可能会说,那岛国呢?岛国不也是亚洲国家吗?为什么他们就能拿那么多诺奖?其实,岛国的现代化进程比中国早了近一个世纪。明治维新后,岛国就开始全面学习西方,包括科研体系。到二战结束时,岛国已经建立起相当完善的科研体系了。

2024年诺贝尔奖出炉,中国人仍颗粒无收,郑强教授道出原因

所以,咱们跟岛国比诺奖数量,其实有点儿像高中生跟研究生比学术成果,有点儿不太公平。

诺奖评选,真的只看实力吗?

说到诺贝尔奖的评选,可能很多人觉得应该是纯粹看实力的。但实际情况可能没那么简单。

首先,诺奖评委会的组成就值得关注。据了解,诺奖的评委主要来自欧M国家,尤其是北欧地区。这难免会带来一些文化和价值观上的偏好。比如说,他们可能更容易理解和欣赏西方学者的研究思路和表达方式。

2024年诺贝尔奖出炉,中国人仍颗粒无收,郑强教授道出原因

其次,诺奖的评选过程也不是完全透明的。虽然每年都会公布提名名单,但具体的评选标准和过程并不对外公开。这就给了一些人"暗箱操作"的想象空间。

前几年有个叫"科学网"的平台做了个调查,问中国科研人员是否相信诺奖评选的公正性。结果显示,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表示相信。这个结果挺有意思的,说明很多国内科研人员对诺奖评选还是有些疑虑的。

2024年诺贝尔奖出炉,中国人仍颗粒无收,郑强教授道出原因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没拿到奖就怀疑人家评选不公平。但是诺奖评选确实存在一些潜在的偏见和局限性,这一点值得我们思考。

中国科研,真的只会"跟跑"吗?

说起中国的科研水平,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跟跑"。确实,在很多领域,我们还是在追赶欧美发达国家的脚步。

其实,近年来中国在一些前沿领域已经开始"并跑"甚至"领跑"了。比如说,在量子通信、人工智能、5G技术等领域,中国都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

2024年诺贝尔奖出炉,中国人仍颗粒无收,郑强教授道出原因

前不久,中科院的一个研究团队在"Nature"上发表了一篇关于量子计算的重要论文,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这说明,我们在一些高精尖领域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话语权"。

不过,我们也要承认,在一些基础研究领域,中国还是有不小的差距。比如说,在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上,我们的原创性成果还是比较少。这可能也是为什么我们在诺奖上表现不佳的一个原因。

2024年诺贝尔奖出炉,中国人仍颗粒无收,郑强教授道出原因

有人说,中国科研太注重"短平快",不愿意在基础研究上投入时间和精力。这种说法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毕竟,在当前的科研评价体系下,发表高影响因子的论文、申请专利往往比做长期的基础研究更容易获得认可和奖励。

未来可期,但路还很长

虽然目前中国在诺奖方面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但是我觉得未来还是很有希望的。

首先,中国的科研投入正在不断增加。据统计,2022年中国的研发经费投入已经超过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2.55%。这个数字虽然还比不上岛国和韩国,但已经超过了欧盟的平均水平。

其次,中国的科研人才队伍正在快速壮大。现在每年有几百万大学生毕业,其中不少人选择继续深造或者从事科研工作。这为未来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储备。

2024年诺贝尔奖出炉,中国人仍颗粒无收,郑强教授道出原因

再者,中国的科研环境也在不断改善。比如说,最近几年国家推出了一系列政策,鼓励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勇于创新。这些措施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见效,但长远来看肯定是有利的。

当然,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距离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在基础研究方面,我们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投入。

2024年诺贝尔奖出炉,中国人仍颗粒无收,郑强教授道出原因

有人预测,到21世纪中叶,中国可能会出现诺奖的"井喷"现象。这种预测听起来很美好,但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

毕竟,科学研究不是为了拿奖,而是为了探索未知、造福人类。如果我们能在这个过程中顺便拿几个诺奖,那当然是锦上添花。但即使没拿到,只要我们的科研成果能真正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那也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

2024年诺贝尔奖出炉,中国人仍颗粒无收,郑强教授道出原因

总的来说,虽然目前中国在诺奖方面还有些差距,但我觉得这并不代表中国科研就真的不行。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中国科技的未来一定会更加光明。你觉得呢?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注:原创不易,抄袭、洗稿必将深究。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更新精彩资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