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墓里经常出土一些形体高大、造型怪异的陶俑,人们通常称之为“镇墓兽”,或者“镇墓神煞”,也有人称之为“天王俑”“武士俑”。这些名称都是人们按其功能或形象所定,并不见之于唐代文献之中。
镇墓俑
20世纪初,唐墓中的大型镇墓俑类就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罗振玉先生最早把唐墓中常见的镇墓兽和文献中的“方相氏”联系起来,后来的考古发现证明这一认识是错误的。1949后,王去非先生在《四神、巾子、高髻》(《考古通讯》1956年第5期)一文中指出镇墓兽可能就是唐代文献中常见的“四神”(汉代四神是指朱雀、玄武、青龙、白虎)。他认为“以四神做明器殉葬在唐代非常盛行,也有很长的历史。但四神究竟是什么呢,按照上述材料它应当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是一般墓中所常用的;第二,多比其他人物为高大;第三,在造型上带有某些‘神’的特征而与普通人俑不同。
在所有唐墓出土物里,合乎这三条的只有所谓‘镇墓兽’和‘镇墓俑’。一般唐墓中都有两个‘镇墓兽’和两个‘镇墓俑’。‘镇墓兽’一作兽头形,一作人头形,臂上有很多长翅,头上生角,足下多踏怪兽,一般都安放在墓室入口处,左右相对,面向羡道。‘镇墓俑’作天王形,分别放在两个‘镇墓兽’的后边。这四件东西自成一组,应该就是‘当圹、当野、祖明、地轴’四神。”后来长安醴泉坊三彩窑址出土的刻字陶片和河南巩义康店镇砖厂唐墓出土的墨书“祖明”题名镇墓兽证明了王去非先生的推测。
此后,徐苹芳先生根据金元时期成书的《大汉原陵秘葬经》的记载,在《唐宋墓葬中的“明器神煞”与“墓仪”制度——读大汉原陵秘葬经札记》(《考古》1963年2期)一文中,也把《唐六典》《通典》等文献中的“当圹、当野”比定为武士天王俑,而“祖思、祖明、天关、地轴在宋元墓中究系何种明器,则未敢臆测”。郝红星等人在《中原唐墓中的镇墓神煞制度》(《华夏考古》2000年4期)一文里考证镇墓兽为“当圹、当野”,武士俑为“地轴”,文官俑和武官俑是“祖明”,明显和考古发现不合,所以并没有太大的说服力。目前,四神就是两件武士天王俑和两件镇墓兽这一认识基本得到了学界的认可。
汉后四神为哪般
虽然四神是指镇墓兽和天王俑,但每一件的名称似乎还不能确定。如果把武士天王俑比定为“当圹、当野”,那么两件镇墓兽应该就是“祖明、地轴”了。但是根据稍晚的文献,如《宋史》《大汉原陵秘葬经》等的记载,这一套神怪俑的组合为“当圹、当野、祖思、祖明、天关、地轴”。据《大汉原陵秘葬经》记载:“天关两个安子午地,地轴两个安卯酉地”。子午地为南北两端,卯酉地为东西两侧。白彬等学者根据海康元墓题记辨认出在山西、河北、河南、辽宁、湖南等地唐墓出土的双首龙俑就是文献里的“地轴”。
如果按《唐六典》卷二十三记载,唐代随葬品中的四神为“当圹、当野、祖明、地轴”,那么其中一件镇墓兽就是“地轴”。也就说在宋代“地轴”的形象由一只蹲踞的兽形演化为元代双首龙形,这个变化未免太大,实在难以让人信服。经过仔细的比较和思考,我觉得应该是《唐六典》的脱字和讹误所致。从字面来看,“当圹”和“当野”相对,“祖思”和“祖明”相对应,结构非常一致,“地轴”和“天关”的对应也顺理成章。因为《唐六典》成书以后并未颁行,直到宋代元丰(1078~1085)时期才有刊本,该书才得以广泛流传,因此在传抄的过程中脱落、讹误,甚或加入宋代的观念都有可能。也就是说唐墓里的四神应该是“当圹、当野、祖思、祖明”,分别指武士天王俑和镇墓兽。
长安醴泉坊三彩窑址出土的刻字陶片
巩义康店镇砖厂唐墓出土的墨书“祖明”题名镇墓兽
天关和地轴
“当圹、当野、祖思、祖明”都有所指,那么“天关、地轴”到底为何物呢?既然宋代文献里常见“天关”和“地轴”,我们不妨把眼光放宽至宋代。在道书中经常有关于“天关、地轴”的记载,如《太平经合校·佚文》所收录的《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卷六:“真君受元始符命神光宝书,统领天丁,收天关地轴。二魔王忽一见如鳌苍龟,其形五变。一现万丈巨蛇,其形三变”。而《神异传》则径称“龟,天之关也,蛇,地轴也”,天关地轴也称为“水、火二精”。而此二精后来成了玄武大帝的侍从,据《仙鉴》记载:当时水火旱蝗瘟妖六大魔王为害天下,玉皇诏玄武统金甲神将与之战于洞阴之野,“斯时玄帝被发跣足,金甲玄袍,皂纛黑旗,仗降剑”(这是真武的标准造像),其中二魔坎离二气,化为苍龟巨蛇,玄武将之踩在脚下,最终被降服。
后来论功行赏时,巨蛇封为天关太玄火精、命阴将军、赤灵尊神,苍龟为地轴太玄水精、育阳将军、黑灵尊神。《酉阳杂俎》《灵应记》《云麓漫钞》等书说龟蛇是真武的变相,宋代龟蛇已经开始被化为人身的真武踩在脚下了。龟蛇又称水火二将,是真武大帝的重要侍从,对此宋晶在《武当山玄天上帝神系概述》(《郧阳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5期)一文中,根据武当山道教碑石资料已有深入的研究,在此不赘。龟蛇被称为“天关、地轴”,在宋元以后的堪舆书籍里面很常见,如《撼龙经》里就有:“天关地轴两边迎,异石龟蛇过处往”。我们苦苦寻找的“天关、地轴”的形象实际就是宋墓里常见的陶龟和陶蛇。陶龟俑在较早的报告里多做“鳖形俑”,也有部分陶龟和陶蛇俑被认为是玄武的组件。
其实,根据我目验过的汉中陈家营宋墓三彩龟和陕西洋县彭皋墓三彩龟、蛇资料来看,这些俑并没有残缺或者是组合的痕迹,应该是专门单件制作的。这些陶龟和陶蛇就是“天关、地轴”的本形,人首蛇身俑、双头龙俑可能是地轴的变体,武威西郊林场西夏墓木版画中“天关”为一男侍的形象,因残缺不全,无法辨识,可能是“天关”的异相或变相。
左为广东海康元墓出土地轴砖刻 ;右为宋代双头蛇俑
总而言之,《唐六典》关于四神的记载可能有讹误,极有可能在祖明之后脱去了“祖思”,为了凑足四神,后来不得不加入了“地轴”。我认为唐墓里的四神是指“当圹、当野、祖思、祖明”,分别是武士天王俑和镇墓兽。“天关、地轴”可能是宋代新兴的镇墓神物,其形象是常见的龟和蛇。
(作者为苏州博物馆副研究员)
来源:《大众考古》201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