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云南省中部哀牢山山脉中北段上部的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云贵高原、横断山和青藏高原三大自然地理区域的接合部,地跨玉溪、楚雄、普洱市。保护区总面积67700公顷,其中新平县境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4275公顷,县级保护区10236公顷,是距昆明最近的原始森林。
这片原始密林中,有一条候鸟迁徙的重要路线,这是大陆候鸟南北迁徙的“走廊”。与此同时,哀牢山群山中生活着许多珍禽异兽和珍稀植物,被称为生物物种的“基因库”。
原始密林中“藏着”一条“千年鸟道”
哀牢山中段东麓新平县与镇沅县交界处的原始密林中,“藏着”一条“千年鸟道”。这条鸟道是大陆候鸟迁徙路线西部路线的重要一程。2004年起,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管护局在金山丫口设立环志监测站,每年9到11月,工作人员便会在这里抓捕迁徙的候鸟,开展鸟类监测环志等科研工作。
夜幕降临,环志监测站工作人员就守候在候鸟通道上,等待雾气的来临。“有雾时,鸟看不见飞行的动向,一见到光,它们就趋光而来,就会来撞网。”工作人员说,受鸟类迁徙习惯、天气等因素的影响,环志站的工作往往起始于夜间,又一直持续到白天。
“捕鸟网是统一从全国鸟类环志中心配下来的,都是根据鸟的习性来设计的,不会伤害到候鸟,捕捉的时候也非常小心,候鸟的羽毛我们决不弄掉。”环志监测站工作人员说。
鸟类监测环志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环志及回收记录,可了解迁徙鸟的种类、主要迁徙路线和规律、数量变化、季节性分布及死亡的原因等,其所揭示的规律,为保护鸟类及栖息地提供了重要依据。
开屏新闻记者从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管护局了解到,从2004年环志开始,截至2023年环志结束,共监测到鸟类59045只、环志鸟类58332只,隶属15目47科25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3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9种。
全球近一半的西黑冠长臂猿栖息于此
西黑冠长臂猿是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全球种群数量仅有1100至1400只,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物种。新平地处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段,2009年以来,保护区范围内共发现生活着西黑冠长臂猿约500只,是全球最大、种群密度最高的西黑冠长臂猿栖息地。
视频加载中...
视频由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管护局提供
由于数量稀少,又藏于深山,加之行动极其隐秘,西黑冠长臂猿的身上一直披着神秘的面纱。
研究发现,西黑冠长臂猿主要以一夫一妻制的家庭生活结构组成,它们的身体有奇特的“变色”过程,出生的时候是黄色的,长到1岁以后就变成黑色,雄性1岁变黑,一辈子都是黑的;雌性长到八九岁成熟以后又变成了黄色。除此之外,它们非常聪明,生病了还能自己“开药方”,拉肚子、咳嗽都会去找对应的食物、药材来治疗。
视频加载中...
视频由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管护局提供
目前,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管护局已经成立了西黑冠长臂猿生态行为研究站,对它们的基础生态学、社会行为、栖息地等开展了大量研究。发表在核心期刊的研究报告,引起了国内外野生动植物研究保护组织和灵长类专家的高度关注。
保护区内,稀有野生动植物频频“露面”
在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此前不曾被发现的野生植物也频频“露面”。
今年以来,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管护局开展植物多样性资源调查时,稀有的高山无叶兰、“冥界之花”——水晶兰、“森林精灵”——松下兰、红瘰疣螈在保护区内首次现身。并相继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长柄石杉和云南观音座莲植物居群、国家重点二级保护植物,被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评为“极度濒危”的漾濞槭。
在新平自然保护区,保存了目前世界同纬度面积最大、人为干扰最少、保存最为完整的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是世界植被中的珍稀类型。保护区已知的高等植物共247科1074属2688种及206种变种(亚种)。其中,云南红豆杉、长蕊木兰、伯乐树、篦齿苏铁、银杏、水青树等14种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便生长在哀牢山之中。
保护区内有哺乳动物27科63属86种,两栖爬行动物17科43属65种,鸟类19目52科430种。西黑冠长臂猿、灰叶猴、短尾猴、林麝、金钱豹、云豹、黑熊、绿孔雀、黑颈长尾雉、原鸡、白鹇、蟒、红瘰疣螈等35种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生活在其中,极具保护和科学研究价值。
开屏新闻记者 李春丽 何晓宇 文 新平县融媒体中心、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管护局 供图
一审 何晓宇
责任编辑 何丹 陈洁
责任校对 郭毅
主编 熊波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