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去世后,吕后夺取了朝政大权,刘邦的好几个儿子都被她直接或间接杀死,而吕氏一族则封王封侯,掌控军政大权。
由于吕后违背刘邦与功臣之间的利益分配协议,导致了功臣集团的不满,以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为首的功臣,开始暗中谋划,蓄势待发。
前180年,吕后去世,她的侄子吕禄和吕产分别掌管了南北军,遂产生了造反的想法,但消息不幸泄露,被齐王刘襄和朱虚侯刘章知道了,二人为了确保汉室江山,也为了夺取皇位,便与周勃取得了联系,打算里应外合,诛杀吕氏。
于是,西汉开国十五年以来,最大的一场政治流血冲突随即展开,功臣集团和刘氏诸王联合发起了诛吕行动,将吕氏一族铲除殆尽。
吕氏作为外戚,本就不该干预政治,因此诛吕行动对于维护汉朝的江山社稷很重要,这没什么问题。
但是,诛吕行动之后,刘氏诸王和功臣集团各怀鬼胎,新的矛盾随即产生。
对于刘氏诸王来说,以刘襄作为代表,认为自己是刘氏子孙,又是诛吕功臣,理应当皇帝。
但是,功臣集团却不这么认为,因为刘襄的舅舅驷钧不是善类,如果他当了皇帝,那新的外戚势力将会产生,功臣集团的利益就无法得到保障。
并且,刘襄本身就手握重兵,不太好控制,这样的人当了皇帝,万一来个过河拆桥,将威胁皇权的功臣集团一网打尽,那岂不是亏大了。
所以,对于功臣们而言,他们希望找一个比较好控制,母族也没什么势力的人当皇帝,这样他们就可以确保自身地位不动摇了。
想来想去,功臣们最终将目光放在了代王刘恒身上,他是刘邦的第四子,以宽厚仁慈著称,名声也较好,他的母亲薄姬则老实巴交,舅舅薄昭也是个厚道人,如果他当了皇帝, 不会有第二个吕氏乱政之事发生。
一、步步为营
刘恒之所以去代国这个偏僻的小国就藩,其实是他母亲薄姬的主意,为的就是远离是非,免遭吕后的残害。
薄姬是聪明的,她的这一做法,不但保全了刘恒,也保护了自己,吕后掌权之后,见她知进退,对自己也恭敬,就放她去代国生活。
在代国的十五年间,刘恒在母亲和舅舅的帮助下,将代国治理得很好,但同时他也时刻关注着长安的动态,因为他知道吕后的为人,时刻担心自己会遭遇不测。
可以说,刘恒一直生活在战战兢兢之中,这一经历造就了他谨慎、沉稳的性格,他又在母亲薄姬的培养下,学会了如何使用权谋手段。
可别小看了薄姬,这个二婚女人能为刘邦生下孩子,还能在吕后的淫威之下活下来,足见她是个相当厉害的角色,刘恒有这样的母亲,是他最大的幸运。
诸吕之乱后,陈平和周勃派人去代国请刘恒到长安继位,刘恒的第一反应不是高兴,而是感到十分疑惑,疑惑之处有三:
第一,当时汉朝是有皇帝的,即吕后所立的后少帝刘弘,也就是吕后之子汉惠帝刘盈的儿子,那功臣们为何要再立一位皇帝呢?
第二,刘恒不过是个不受宠的皇子,凭什么功臣们不拥立刘襄或者其他人,非要立他?
第三,功臣们刚刚诛杀了吕氏,杀红了眼,这个时候让刘恒去长安,会不会有诈?
带着这些疑问,刘恒没有马上动身去长安,而是召集诸臣商议,代国郎中令张武等人认为其中必有蹊跷,应该以生病为由拒绝。
中尉宋昌等人则认为,功臣们不过是针对吕氏一族,对刘氏还是忠心的,不用太过怀疑,应该去长安。
此时,刘恒的内心是纠结的,他一方面很想当皇帝,但又害怕长安不安全,该怎么办?
最终,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刘恒还是决定去长安,只不过必须步步为营,每一步都不能出错,以免命丧黄泉。
出发之前,刘恒派舅舅薄昭先期奔赴长安打探虚实,薄昭来到长安后拜见了周勃,与周勃进行了深入沟通,得知了周勃的诚意,便返回代国告诉刘恒一切都没问题,刘恒这才带着代国的文武大臣出发。
当刘恒来到长安城外五十里的时候,他依然不放心,又让宋昌入城打探虚实。
宋昌来到渭桥的时候,刚好遇到文武百官已经在此等候很久了,就感到非常高兴,便回去告知刘恒,刘恒就迅速来到渭桥。
到这个时候,刘恒其实还未完全放心,因为他不知道功臣们是否真心实意拥立他,所以他依然小心谨慎,生怕出一点差错。
当时,陈平和周勃率百官在渭桥跪迎刘恒,刘恒则很谦虚的回拜百官,等礼数完毕,周勃便对刘恒说,我有件事要当面跟您说。
宋昌担心周勃有诈,就抢先答话说,如果是公事,可以当着百官的面说;如果是私事,则天子是无私的。
周勃见状,便不再坚持,而是捧出一个盒子,跪在地上献给刘恒,刘恒打开一看,竟然是传国玉玺。
至此,刘恒这才相信功臣们是真心实意拥护他的,但他很清楚,自己在观察功臣们,功臣们又何尝不是在考察他呢。
所以,刘恒当时没有接过玉玺,而是说等自己回到长安的代王府邸再讨论这件事。
大家注意一个细节,刘恒提出去代王府邸,而不是直接去皇宫,这一点很重要,原因有三:
第一,如果直接去皇宫,则显得他太着急了,会让功臣们觉得他急于继位,从而对他产生怀疑;
第二,皇宫里还坐着一位皇帝后少帝,此时若去皇宫,难免尴尬,势必遭受天下人非议;
第三,吕氏一族掌权日久,宫中情况不明,万一有危险可怎么办,所以先回代王府邸,是最安全的选择。
刘恒来到代王府邸后,群臣再次请他接受玉玺继位为帝,他便西向两次辞让、南向三次辞让,五次辞让天下之后,接受了玉玺。
至此,刘恒的名份已定,只待择日举行登基仪式,所有的程序就走完了,不过在此之前,他有几件事必须要做。
二、绝嗣刘盈
汉惠帝刘盈虽然去世得比较早,只活了23岁,但他留下了六个儿子,分别是前少帝刘恭、淮阳王刘彊、常山王刘不疑、襄城侯刘弘、轵侯刘朝,以及壶关侯刘武。
其中,前少帝刘恭是宫女所生,被吕后夺过来给刘盈的皇后,也还是她的外孙女张嫣为子,并在刘盈死后继承皇位,但刘恭因扬言要为被吕后杀死的母亲报仇,而反遭吕后杀害。
除刘恭之外,刘盈有几个儿子夭折了,活到刘恒进入长安之时的,只剩下刘武、刘不疑和后少帝刘弘。
诸吕之乱当中,功臣们将吕氏一族杀光,却唯独不敢对皇帝刘恭下手,因为谁也不敢担负杀掉皇帝的骂名,所以刘弘得以活下来。
但是,功臣们是绝对不会让刘弘继续当皇帝的,因为他身上有吕氏血脉,并且他的皇后还是吕后的侄孙女。
于是,功臣们就对外宣称,说刘武、刘不疑和刘弘其实都不是刘盈的亲儿子,而是吕后抢夺的他人的孩子,并且这几个孩子的母亲都被杀掉,他们被养育在后宫,后来被立为皇帝及诸侯王,以加强吕氏一族的地位。
少帝及梁、淮阳、常山王,皆非真孝惠子也。吕后以计诈名他人子,杀其母,养後宫,令孝惠子之,立以为後,及诸王,以彊吕氏。
也就是说,功臣们否定了刘弘的身世和继位的合法性,却没有废掉他,也没有杀掉他,而是将他留给了刘恒,这一招其实很聪明,没有给任何人留下把柄。
对于刘恒来说,自己想要坐稳皇位,还不留下隐患,就必须杀掉刘武、刘不疑和刘弘,功臣们不敢杀,但他必须要杀。
于是,在刘恒进入代王府邸的当天晚上,他就派遣东东牟侯刘兴居清理宫掖,其实是让他去杀掉刘盈诸子的,只不过他并未明说,而是给了一些暗示。
这一做法,体现了刘恒的高超权谋,因为他也不想担负杀掉皇帝的罪名,而刘兴居是刘襄的弟弟,当时正上蹿下跳,找机会立功以封王,刘恒就顺势而为,拿他当枪使。
果不其然,刘兴居入宫之后,为了立大功,就与汝阴侯夏侯婴一起以刘弘不是刘氏子孙为由,将其赶出皇宫,之后分别派人将刘弘、刘武和刘不疑杀掉。
至此,刘盈彻底绝后,再也没人可以跟刘恒抢皇位了,不得不说他这一招却是够聪明,也够狠的。
三、杀妻灭子
刘恒进入长安前后,发生了一件十分诡异的事情,他的妻子及其所生的四个儿子,竟然在两个月内都先后病死。
我们都知道,刘恒的皇后是窦漪房,也就是后来著名的窦太后,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窦漪房之前,刘恒其实还有一位王后,这位王后还生下四个儿子。
而窦漪房最初不过是刘恒的嫔妃,只不过他比较得宠罢了,为刘恒生下两子一女。
但奇怪的是,刘恒进入长安前夕,代王王后突然病死;等到刘恒继位为帝,代王王后所生的四个孩子也相继病死。
至代,代王独幸窦姬,生女嫖,后生两男。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
这件事十分蹊跷,引起了史学家的猜疑,经过大量研究,史学家得出一个结论:代王王后母子五人并不是正常死亡,大概率是被刘恒杀掉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吕后还在世的时候,为了控制刘氏诸王,从而稳固吕氏地位,曾将吕氏之女嫁给各个诸侯王,比如朱虚侯刘章的妻子就是吕氏之女,他之所以能得到吕氏谋反的消息,正是因为他的妻子良心发现,将消息告知于她。
还有刘邦的好几个儿子,也都娶了吕氏之女,比如赵王刘恢、淮阳王刘友,就连后少帝刘弘的皇后也是吕氏之女。
刘恒作为刘邦的儿子,虽然远在代国,但吕后不会放松对他的控制,他的王后极有可能也是吕氏之女,因此代王王后的四个儿子就有吕氏血脉。
那么,事情就很清楚了,刘恒即将进入长安登基为帝,但功臣集团的势力依然强大,为了不让功臣们对自己有顾虑,他只能用王后及其四个儿子的性命,来换取皇位的稳固。
试想,如果代王王后及其四个儿子都活着,那日后她就是皇后,她的儿子就是太子,刘恒百年之后,这个拥有吕氏血脉的太子继位当了皇帝,会不会为吕氏报仇呢?
刘恒认为,功臣们对他还是认可的,但对他的王后及四个儿子,还是不放心的,所以他必须让王后及四个儿子消失。
也就是说,代王王后及其四个儿子之死,是刘恒与功臣们达成的政治默契,事后功臣们也不再提及代王王后及其四个儿子,而是拥立窦漪房为皇后,窦漪房所生的长子刘启为太子。
四、巩固皇位
刘恒派人杀掉刘盈诸子,并且将皇宫肃清,确保安全之后,他这才入宫举行登基大典,正式坐上了皇位。
但是,坐上皇位不代表刘恒就是真皇帝了,因为他的根基并不稳,而他也只带了宋昌、张武等六人随他入京,而功臣集团和刘氏诸王的实力远比他强大。
如何才能巩固皇位,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掌握军权,打压功臣和诸王,但是不能明着来,而是要温水煮青蛙,一步一步来。
具体而来,刘恒做了一下几件事:
第一,刘恒进入未央宫的当天晚上,就任命宋昌为卫将军,接管南北军;任命张武为郎中令,负责皇宫的守卫,他由此掌握了军权,从根本上保障了他的生命安全;
第二,刘恒继位后不久,便对拥立他为帝的功臣进行了封赏,他将周勃任命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灌婴为太尉,其他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也都得到了赏赐和分封。
刘恒这么做,其实是为了安抚功臣,让功臣们放松对自己的戒心,从而为自己的谋划争取时间。
尤其是周勃,他作为功劳最大的一个人,不但成为百官之首的右丞相,刘恒对他还十分恭敬,他的意见刘恒都采纳,每次下朝刘恒也都要目送他离开,给予了他充分的尊重。
并且,刘恒给周勃的赏赐也是最多的,黄金足足有五千斤,食邑也增加了一万户,这让周勃感到十分满意。
在封赏功臣的同时,刘恒也将自己的心腹安插进入朝堂,他们逐渐掌握实权,成为了刘恒与功臣抗衡的重要力量,由于功臣们被刘恒丰厚的封赏所麻痹,因此没有爆发强烈的反应。
等到刘恒拥有足够的实力之后,他就开始着手对付功臣们了,首当其冲的正是周勃。
刘恒一改往日对周勃的敬畏态度,每次见到他的时候都十分严肃,这让周勃心里很是打鼓。
这时候,周勃的一个属下告诉他,小心功高盖主,引火烧身,他又见刘恒逐渐坐稳皇位,已经不是从前那个刚入京的代王,便很识趣地辞去右丞相之职。
一年之后,左丞相陈平去世,刘恒又施一计,他将周勃重新任命为丞相,但仅仅十个月之后,就告诉周勃,长安住着很多列侯,这些人都是开国功臣,现在京城粮食供应紧张,我想让他们回到各自的封地去,但他们不肯,你作为列侯之首,还是带头回去吧。
此时,周勃只能任凭刘恒摆布,便带头回到了封地,其他列侯见连周勃都离开了,便不敢继续留在京城,也都各自回到了封地。
至此,以周勃为首的功臣集团彻底被赶走,刘恒由此场控朝堂,成为真正的大汉天子。
第三,刘恒刚继位的时候,为了稳固皇位,将那些被吕后贬斥的刘氏王公召回京城,恢复了他们的爵位和封地,他们由此十分支持刘恒。
之后,刘恒在原有诸侯王的基础上,又分封了十几位诸侯王,包括他的儿子刘武在内,也被封为梁王,这一步则是为了进一步争取刘氏诸王的支持,与功臣集团进行对抗。
等到刘恒将功臣集团打压,坐稳皇位之后,他就转手开始对付诸侯王了,尤其当时爆发了济北王刘兴居和淮南王刘长叛乱,让他更加认为诸侯王必须削弱。
后来,贾谊针对诸侯王问题向刘恒上了《治安策》,提出了“众建诸侯王而少其力”的建议,也就是后汉武帝实施的推恩令的雏形。
但是,由于当时刘恒急于稳定政局,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不允许他采取太过激烈的方式来削弱诸侯王,所以他并未将贾谊的建议付诸实践。
一直到刘恒执政中晚期,他这才开始实施贾谊之策,将齐国分为六国,将淮南国一分为三,在已订车成都上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刘恒并未彻底贯彻贾谊之策,这也为日后汉朝的动荡埋下了伏笔,他的儿子刘启,也就是汉景帝继位之后,爆发了著名的七国之乱,一直到汉武帝继位后,采取主父偃的推恩令,才从根本上解决了诸侯王问题。
但是,不管怎么说,刘恒在位时对诸侯王的安抚还是成功了,确保了他拥有一二十年的时间可以心无旁骛地推进汉朝的发展,算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五、刘恒其人
刘恒从一个弱小的诸侯王,成长为一言九鼎的大汉天子,充分展现了他的腹黑、权谋和手段,但这不代表他就不是一个好皇帝。
历史上,汉文帝以仁孝著称,实施无为而治的国策,主打一个不折腾,给老百姓让利,藏富于民,被称为一代圣主,许多人认为他是中国历史上风评最好的皇帝。
汉文帝时期有多好?
汉文帝继位后,将十五税一改为三十税一,而且多次大范围免征赋税,他也极少征发徭役,不修建宏伟的宫殿和豪华的陵墓,以及其他劳民伤财的大型工程。
刘恒还放弃盐铁官营,允许百姓买卖盐铁;放弃山泽禁令,允许百姓开采矿产、开发渔盐资源。
在军事上,刘恒采取与匈奴等周边国家和睦相处的策略,除了自卫之外,极少主动发起战争,为汉朝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总之,只要是对百姓有好处的事情,他都愿意干,他自己则十分节俭,还对家人严格要求,他的妻子窦漪房的娘家人,竟然没有一个人封爵,甚至连一个做官的都没有。
因为刘恒的努力,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正式开启,而他也因为功绩显著,而得到了“文”这个顶级谥号。
哪怕是在刘恒临终前,他依然想着自己的百姓,他因为不愿意消耗太多民财,而打算改厚葬为薄葬,不让子孙给自己准备太多随葬品,也不让百姓因为自己的死而进行婚丧嫁娶,甚至可以放开吃肉喝酒,臣子们也只需要服丧三日即可。
这样一个皇帝,历史上又有几个呢?
当然了,刘恒从来不是完美的,除了前文提到他的腹黑和权谋手段之外,他还是个好色皇帝,宠爱慎夫人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喜欢纵马奔驰,四处游玩;他还重新邓通太甚,竟然让邓通拥有私自铸造钱币的权力。
但是,刘恒从没有因为这些事影响到他治理国家,也没有对百姓造成伤害,他很好地把握住了分寸。
在某些方面,刘恒还是挺像他的父亲刘邦的,比如腹黑、权谋和手段,但他在治理国家的能力上却在刘邦之上,大汉有他这样一位皇帝,是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