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在“709”工作的那些日子

#秋日生活打卡季#

作者:苗茵葆

在“709”工作的那些日子

彩印车间算是709印刷厂最好的车间,我一调来就分在了这个车间,彩印车间又称之为胶印车间。上世纪八十年代,彩印是较为先进的一种社会生产力。比起厂里的铅印和凹印,都有着独特的优越性。那时“北人”产的单双色胶印机,在我们车间里总共7台,但承担的任务却不轻。七十年代,厂里印刷了《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后来又印刷了“六老像”,即伟人像等特殊印品。

别看厂子在山里面,一些在省城济南或者其他城市的出版社,都乐意把自己的出版物,送到709印刷。像《山东青年》《故事大观》《知识与生活》《都市潮》《明镜月刊》等等,尤其《山东画报》更是厂里的一个优质品牌产品,其印刷质量,多次被评为“国优”和“部优”。

厂里的主要生产任务是承印学生课本,每年两次旺季,一个是春季课本的印刷,一个是印刷秋季课本,再就是社会零活。尤其年画、年历和挂历,在七八十年代特别盛行,到了九十年代挂历更是到了一个消费高潮。这些产品除了少数黑白图之外,绝大多数都是彩色印品,凭单色机印刷,一张年画印出效果,需要黄红蓝黑四个颜色,得印四遍,双色机得印二遍,有时一个品种像“上山虎”和“下山虎”印量就达上百万,一遍遍反复印刷,需要印刷好多天,这样要求工人本来是八小时工作制,两班倒的班,改成了加班上12小时,休12小时,即24小时不停机,由食堂工作人员送饭到车间,工人们边吃边干。

当然机器不停,还要注意安全生产,同时也要确保印刷质量。对于一些评比的样子产品,则要求三级看样。即车间、厂质检科等分别签样。

印刷厂实际就是印品的加工企业,厂子最注重的是产品质量和产品周期。一些定期出版的月刊、半月刊等,在限定的周期内,必须交付。学生课本则要保证开学前必须出书,否则没有工具书会影响学生学习。每年的五月是厂里最忙的月份之一,于是厂里便提出了“大干红五月”这样一种口号。车间里热火朝天,机器的旋转声、飞达的啪嗒声、电机和气泵的嗡嗡声等,组成大合奏,演绎着709的辉煌篇章。

在“709”工作的那些日子

厂子里不断来一些年轻的新面孔,有的是印校的实习生,也有本省内兄弟单位的工作人员,他(她)们来取经,学习新设备的使用技术。凡是外单位来学习的同行,都住在本厂的招待所。和我们一样,领取饭菜票,到点一块儿到食堂打饭。因为厂子是从莱阳迁过来的,胶东人很多,连食堂做饭的也有很多胶东人,所以做的饭菜,时有胶东口味,像炸面鱼,片汤等。

八十年代,粮食还没有放开,每位职工的口粮还是靠粮食局下属的粮所供应,根据标准定量除百分之八十细粮外,还有百分之二十粗粮。所以我们发的饭票也有粗粮和细粮之分,标有“细粮”二字的饭票用来领取馒头,标有粗粮的饭票则用来领取大米干饭、窝头和玉米粥等。菜票有一角和两角的,两角钱就能打一份菜。工人们的饭菜票用完了可以到行政科随便买。厂里各行政科室很齐全,像厂办,政工科、劳资科、保卫科、宣传科、基建科、工会等等,应有尽有。为了节约用水,厂子里开始发水票来控制。针对节约,厂里还提出了一个口号,即每人节约100元。从节约一滴油、一滴水、一张纸等入手,向节约要效益。

工人的工资按工龄涨,厂里有位老工人是厂里唯一的八级工,人人都羡慕。除了工资之外,工人们每月还有奖金,其分配方式是按超产计发。每月发工资前,厂子里出车去银行提钞,发工资时,由车间出纳和会计,提着大包到车间现场发放,每人一个工资袋,各人把当月的工资签字领取之后,再把工资袋还给二人。工资袋上记录着每个月的明细,如:基本工资、浮动工资、洗理费、书报费、进山费等若干项。进山费是我们的特殊待遇,因为我们厂在山里面,才有这份补贴。不仅如此,还有自办发行的发行科,这也是上级对我们单位的照顾,因为交通不便,作为三线厂子,有些优惠政策自然向我们单位倾斜。

那时,在709印刷厂工作,工人们都很自豪和骄傲。外单位的人都很羡慕。鄂庄煤矿的一位工人,一看见我们“七0九”的班车,就想多看一眼,并目送很远。他说:“当时我都想从“709”印刷厂找个对象。”

现在,回想起在“709”工作过的那些日子,我依然热血沸腾。

在“709”工作的那些日子

作者简介:苗茵葆,原名苗因葆,男,1964年生,山东莱芜人,自1988年开始,先后在国内报刊、杂志、网刊,发表各类文章、作品近2000件,获奖60余篇(首),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莱芜区作协会员,北京哲理诗学会会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