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跨山海 苏伊情|一段路,一份情,一生缘

阳光如琴键,在我们的面庞上跃动着。窗外,一帧帧美景飞驰而过,高山草甸草原地貌上,随地势起伏变幻出各种美景,白杨、爬地松、胡杨木、大波斯菊随风摇曳,时有褐牛在坡上吃着青草。若亲身走进密林中,还会听到野核桃坠落的清脆声音。

跨山海 苏伊情|一段路,一份情,一生缘

不到新疆,不知祖国之大;不到伊犁,怎知新疆之美。

10月9日深夜,我们江苏采访团飞抵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伊宁。此行,是为采访报道第十一批江苏援伊队伍而来。自去年4月来到伊犁,这群可敬可爱的家乡人已在西北边陲奋战了一年零六个月。征程过半,可以想象他们此时的复杂心情。

“低调务实不张扬,撸起袖子加油干。”

“汗流在一起,情融在一起,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来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

短短两天里,我们从昭苏县来到特克斯县、巩留县,浓浓的苏韵、深深的伊情,强烈地感染着我们。

第十一批江苏援伊·泰州工作组,一年为昭苏县人民医院投入2530万元资金用于更新医疗设备;建立柔性选派援疆医生制度,今年已选派16名援疆医生来到昭苏,服务时长短则一星期,长则两三个月;在昭苏参与手术2300多台(不完全统计),创下多项昭苏首例……

“昭苏是地处亚高原的五类地区,紫外线强烈,白内障青光眼患者特别需要医疗资源”;

“少数民族同胞对手术比较恐惧,但听说是援疆医生开刀,纷纷说‘好的,那我做’”;

“在昭苏一年半,我把这辈子做的各类棘手手术通通做了一遍”;

“和当地朋友的感情越来越深,他们邀请我们参加古尔邦节,手拉着手载歌载舞。科室里,少数民族年轻医生热情为我们充当翻译,我们还在昭苏县中医院举行了民族风满满的收徒仪式,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援疆医疗队”。

…………

长江水天山情,苏伊人民心连心。

跨山海 苏伊情|一段路,一份情,一生缘

在特克斯县,我们见到了“中国好人”沈建佳。

38年间,他成为176名困境儿童的“沈阿爹”“沈阿塔”(阿塔,哈萨克语“爷爷”意),书写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动人篇章。

1986年,退役军人沈建佳收留了第一个娃娃。娃娃家住牧区,到县里上学,往返需要60公里,因缘际会中走进了“沈阿爹”家中。“我认你做干爹好不好?”很快,小男孩家中的另外五名兄弟,也被接到了“沈阿爹”家中。

就这样,从第一批六个孩子开始,沈建佳走上了漫漫的“带娃”之路。自己的薪资全部贴给了“别人家的孩子”,他们有的父母离异,有的是边远牧区的儿童。他自己的一双儿女则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到加入“接力”的队伍中来。

有娃娃高中住校,半夜打回电话来:“爸爸,我生病了。”沈建佳二话不说,骑上摩托车就出了门。

不懂事的娃娃之间打架。“我是你爸爸,但我不是你一个人的爸爸!”“沈阿爹”生气了,把双方都教训了一顿,娃娃们从此服服帖帖,逐渐友爱起来。

江苏援伊队伍来了。他们给沈建佳工作室的“飞虎足球队”“飞虎文艺队”带来大批物资。今年元旦,由江苏援伊·南京江宁工作组和特克斯县关工委联合主办的“江特亲•石榴情”江宁特克斯青少年交流互访暨浩瀚青训公益活动走进南京。11名来自特克斯县的足球小将,第一次乘坐飞机,第一次逛吃“大蓝鲸”,高兴得舍不得回来!

跨山海 苏伊情|一段路,一份情,一生缘

在巩留县,产业援疆的勃勃图景在我们面前展开。

伊犁昊昇木驿项目,是张家港援疆工作组立足巩留林木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招引落户的第一个张家港市领军人才项目。

在这里,我们第一次听说了一种名为“木醋”的神奇物质。原来,在木材高温热处理过程中,会热解出木醋,它拥有在7天内将盐碱地变为良田的“魔法”。

一家在新兴赛道上深耕七年的张家港科技领军企业,为何愿意跨越万里来到伊犁开发项目?

“当地种植严重依赖化肥,加上日照强烈,土壤极易板结,成为重度盐碱地。”

“盐碱地普通改良需要3至5年时间,现在每亩地仅需使用5公斤木醋,就可将原来40%的出苗率提高至95%以上。”

“援疆干部来找了我们几回,说你们来到伊犁,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价值,不仅能改良盐碱地,还能利用高温热改性深加工木材技术,让当地老百姓用上优质不开裂的木制工艺品!”

教育援疆、医疗援疆、产业援疆、就业援疆、文化润疆、旅游兴疆……在伊犁,我们被俯拾即是的援疆故事所吸引。在江苏援疆力量的帮助下,昭苏县建成天马博物馆,今年上榜第五批国家三级博物馆;巩留县打响“石榴籽书屋”品牌,102家书屋覆盖全县各个乡镇,成为娃娃放学后的好去处;巩留县的中学里设有“张家港班”,高考一本率达100%……

跨山海 苏伊情|一段路,一份情,一生缘

“这石头不收钱,送给你们吧!”

在特克斯县·六合奇石艺术馆,来自当地观赏协会的朋友们怎么也不肯收我们的钱。“有了江苏援建的奇石艺术馆,我们这群奇石爱好者收藏者才有了‘家’,有了展示和销售的平台。”

“那就以石会友吧!给我留个地址,回到南京给你们寄雨花石!”同行的记者笑着建议。

类似这样手足相亲的故事,在伊犁数不胜数。经常有援疆干部打车时,当地司机听说他们是来援伊的,怎么也不肯收钱,或是售卖商品时主动降价。

在特克斯县八卦城“盛世华疆·八卦城之夜”,少数民族同胞热情地邀我们同舞。纷沓的舞步,最终汇成了一个完满的圆。这一刻,风微凉,心飞扬。

想起江苏作家丁捷在他的援疆题材大散文《约定》中写的一句话,恰如其分地形容这份“苏伊情”。他说,庆幸自己腾出了生命中的一段时光,拥抱了边疆,授受了缘分。

来源:交汇点新闻

编辑:蔡阳艳

审核:高仁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