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咋才能绕过伪科普的“坑”

 多吃红枣能补血,不吃主食能减肥,大蒜洋葱可防癌……这些“伪科普”的坑,你踩过吗?

  如今,科普类短视频在各平台层出不穷,内容涵盖医疗健康、生活常识、文化历史等多个领域,形式也是不拘一格,有真人出镜的,有动画模拟的,有实验演示的,还有通过AI技术在线生成的。

  需要警惕的是,有不少是“假科普真牟利”,它们披着科普的外衣收割流量,大肆推销,在误导公众认知、玷污科学精神的同时,还使许多网民上当受骗,破财又伤身。

  “伪科普”为何横行?我们如何在信息奔流中获取真实知识?

咋才能绕过伪科普的“坑”

图源|新华社

  让科普更靠谱、受众更有谱,首先得明确“科普”“伪科普”两者的区别。

  科普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态度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帮助人们提升认知或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吉林雾凇》科普短视频,在带来雾凇奇观的同时,向人们解释了雾凇形成的原理。

  而伪科普,则是一种误导性的信息传播,它利用科学术语或概念来包装自己的观点,但实际上并不遵循科学方法,只是以科学之名行反科学之实。比如,“太阳耀斑可能导致头痛、失眠”“结石患者不能吃豆制品”……这些说法看着新奇,实则缺少科学依据和严谨论证。

咋才能绕过伪科普的“坑”

图源|程璨

  健康养生、美妆护肤、育儿家教、农业技术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是伪科普优先选择的“赛道”。一些主播、博主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想人所想、急人所急,努力契合“刚性”需求。

  当然,他们“出道”的方式有所不同:有的包装成人畜无害的形象,既不带货也不引流,纯靠点击率博取收益;有的则用晦涩的术语、可怕的数据为观众创造“需求”,然后借机兜售各种保健品、营养品、化妆品。

  “知识不存在的地方,愚昧就自命为科学。”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盲区,一不留神就可能被伪科普钻了空子。足不出户听专家“线上授课”,不用挂号有人给开“治病良方”,但后果往往是学习变“学废”,美容变毁容,看病变伤身。

咋才能绕过伪科普的“坑”

图源|图虫

  既然伪科普这么不靠谱,为何还有那么大的传播力?

  除了我们每个人对知识的刚性需求以外,伪科普的“善于伪装”是重要原因。

  拿捏人心。“起初只是胳膊疼,网上搜了搜症状,现在我确信自己是得了癌症。”这个在网络上广泛流传的段子,揭示了部分互联网医疗账号夸大科普、传播焦虑的现状。

  相比于文字和图片,配着夸张标题、带有紧张感背景音乐的短视频更易拿捏人心。比方说,对于老年人,“绿豆汤抗癌”“骨头汤补钙”“睡光板床可以治疗腰椎病”等“秘方”就格外吸引人;对于年轻人,“干细胞修复皮肤抗衰老”“代餐减肥更健康”等“宝典”也容易让人动心;对于宝妈来说,“补充蛋白粉增强宝宝抵抗力”“补充微量元素养娃更健康”等“育儿经”很难不被奉为圭臬。即使人们可能对某些说法有所怀疑,有时候也会抱着“万一是真的呢”的心理试一试。

  精于表演。一些网红经济机构会将博主、主播身份包装成医生或某个领域的专家,帮助他们运营账号,之后通过私信免费赠送治疗方法、加入粉丝群等手段,最终实现带货变现。

  这类内容往往采用夸张、煽情、移花接木等手法“乔装打扮”,以“见树不见林”“有普没科”的姿态出现。比如,一篇伪科普文章,前半部分用新闻热点、健康资讯作“起头”,中间用“用户”好评和“专家”解读背书,最后放大招开始推介商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某种观点或者某种论证披上科学术语的外衣,又有“专家”作证,那么很容易被唬住。

  比如,当用“角度”“频率”“振动”等词语描述一款保健器材时,听起来似乎更科学更规范;“某某和他的专家团队发明小分子切割技术,将中药提纯萃取浓缩成膏方”“这项号称领先世界十到十五年的技术,目标是世界专利和诺贝尔奖”等宣传语,也似乎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咋才能绕过伪科普的“坑”

图源|新华社

  伪科普实际上是谣言的一种,谣言流布,就容易积非成是、颠倒黑白,给公众造成认知混乱,造成“劣币驱逐良币”,同时消解社会信任。

  扒下伪科普的外衣,不让伪科普伤害我们的“真生活”,需要“大科普”持续发力。

  大力培真。“欲无杂草必种庄稼”,对待“失真”,还须“较真儿”。真科普要主动走向互联网舞台中央,主动、及时、准确发声,用正能量占据大流量。如今,在全国各地,学生们实时收看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举办的“天宫课堂”;短视频平台上,汪品先、吴於人等科普达人收获百万粉丝;假期里,各地科技馆、展览馆“一票难求”;等等,都在说明科普正通过各种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如何做好普及”仍是科普的难点。要注意打破以往“单向输出”的传统模式,多普及贴近百姓生活的内容和热点内容,让公众在深度体验和互动过程中增长知识、提高素养。

  重拳治伪。对于公众来说,发现伪科普,要不信、不传、该举报举报;对于平台和监管部门来说,对伪科普要做到露头就打,对混淆视听的“大忽悠”绝不手下留情;各平台要想办法尽量把好“入口”,比如通过强化资质认证、规范信息来源、完善谣言标签功能等,减少伪科普内容的产出和传播。

  提升自我。面对各种“种草”、各种“新说法”,多一些谨慎,多问几个“是真的吗”,这是信息大爆炸时代每个人必须提升的网络素养。同时,平常多注意对科学知识的学习,用真科学武装大脑,努力炼就“火眼金睛”。如能始终保持求真精神和存疑态度,就能在纷纷扰扰的网络世界中不断祛魅、保持清醒、远离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