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难忘的巴山汉水(4)作者/程刚 美篇制作/史锡腾

难忘的巴山汉水(4)作者/程刚 美篇制作/史锡腾

编者的话

《难忘的巴山汉水》一文的作者程刚,系西安东风仪表厂中学初中69届学生。1970年8月至1972年12月,作为铁道兵六团学兵三连三排十班战士,参加了襄渝铁路的修建工程,文章记录了当时许多艰苦奋斗,可歌可泣的事情。

在此后期,其父母由西安调动到云南三线军工厂工作,同时程刚也于1972年12月中旬与五名工厂子弟离开连队,赴云南三线工厂工作。

2014年,程刚因慢阻肺疾病英年早逝,享年62岁。

在十多年前,我在网上看到程刚撰写的这篇文章,觉得文章十分感人,而且语言别具一格,生动活泼,便保存下来。最近在电脑中发现了这篇文章,便对文中错字做了少许修改,内容原封不动保存了下来,以飨大家。

文中的小标题是编者加上的。

在发表这篇文章时,得到程刚当年的老朋友毕垣华、肖兴业等学兵战友们的大力帮助,在此向他们一并表示感谢!——老史

难忘的巴山汉水(4)

作者:程刚

四、架桥石门沟

难忘的巴山汉水(4)作者/程刚 美篇制作/史锡腾

襄渝铁路起自湖北省重镇襄樊,经莫家营、十堰、进入陕西省的白河、旬阳、安康、紫阳,又从紫阳进入四川的万源、宣汉、达县、北碚,直抵西南地区水陆交通的枢纽重庆,全长895.3公里。襄渝铁路横跨湖北、陕西、四川三省,穿越风景名胜武当山和峰恋重叠的大巴山,跨越滔滔汉江和水深流急的嘉陵江两大水系。

史书载“险隘连千里,秦塞路难行”。铁路从襄樊西北的莫家营出岔后,首跨仙人渡汉江大桥,通过汉江平原,穿越武当山进入鄂陕交界处的白河,自此开始横穿九州之阻的秦岭与大巴山之间的汉水峡谷,在旬阳再跨汉江,在紫阳三跨汉江后,沿任河进入川陕交界的大巴山区,穿过一长5333米的大巴山隧道,33次跨后河进入华蓥山区,在北碚跨嘉陵江,再穿中梁山进入重庆枢纽。

隧道405座,总延长287.1公里,其中3公里以上的隧道12座;桥梁716座,总延长113.2公里。其中仙人渡汉江大桥长达1630米,紫阳汉江大桥墩高达70.5米,桥长437米,桥梁隧道共长400公里,占正线长度的44.2%,是中国现有铁路中桥隧密度最大的铁路。全线车站90个,有36个车站股道建在桥梁上或隧道里。

难忘的巴山汉水(4)作者/程刚 美篇制作/史锡腾

河滩备料

铁道兵二师六团(5806部队)三中队(三营)的任务是:

小米溪隧道长3307米,是铁道兵二师襄渝线隧道第二重点工程;阳坡隧道长1259米;石门沟铁路大桥长145.4米,高52.6米,2墩2台3跨。

参加人员:铁道兵三中队5个连、岚皋县民工团、紫阳县民工团,镇巴县民工团、学生三连。

襄渝线石门沟工地大约有至少三千人生活在那里。

我们学兵三连在襄渝铁路施工中的第一项任务是修建石门沟大桥。

石门沟几千年,几万年,自然形成沟深,从山上冲下来的大大小小的石头一直排到江边。山间溪水长年不断。任务艰巨,时间短,架桥要在冬季无雨季节搞完。

首先是备料:大桥桥墩石料。

石门沟的石头那真是多啊,各色俱全,圆的似卵,扁的如小小的落在水中的月,千奇百态;大的如房,小的如球,入手滑腻,肌理细密,看着看着,你就掂出几千年的沧桑与感慨来。江水就那么滔滔流淌着,一块块杂乱不堪、愣头愣脑的石头就那麽被绵软的水化了,显出了美丽光辉。这些石头是那来的呢?是洪水从山上冲下来的吗?但是在山上又没见有那么多石头,到了江边又为什么不走了,大自然好神奇啊!

学生连就在这神奇地方备大桥石料。我们的任务:敲石子,就是把较大块的石头用锤子敲成一寸见方的石子,好在大桥工地上使用。开头几天我们就找现成的大小,以后蓝球大,桌子大,用八磅大榔头打碎。班为单位,同学们搬的搬,敲的敲,比思想,比干劲,以后又分片包干了,要求每人每天一立方,统计员下班前来量。

难忘的巴山汉水(4)作者/程刚 美篇制作/史锡腾

襄渝铁路紫阳段桥隧相连

先堆一堆石头在身旁,再坐在石头上,或双脚踩在石头上,要不会打飞了。

中午饭由炊事班送到工地,看着太阳算着时间。同学们早盼着饭早点送来,每天的饭前唱歌,也不唱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了,太长了,改唱“要斗私批修”了,两个馒头吃下就跟没吃一样。

同校同学朱华光走过来,说:大刚给你半个馒头。我一惊说那你吃啥?他说你个子比我大,我吃一个半就够了,说着拍拍肚子说饱了。我忙说不行,我不要,你吃吧,推来推去还是给我吃了,以后又多次给我。那感人的一幕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里,几十年过去了,每当想起困难时期那段友谊,就感动得流泪,好想他啊!

部队给学生连配了一台碎石机。那家伙就是好用啊 ,篮球大的鹅卵石抱都抱不动,一丢进去,分分钟就变成碎石,进度加快,劳动强度也大了,同学们在江边到处找可以抱得动的石头,每天营房工地,工地营房……

备石料工作顺利完成,学生连转入大桥桥基施工。

全连开动员大会,指导员作动员报告:“三线建设要抓紧”就是同帝修反争时间、抢速度,襄渝铁路修不通,毛主席睡不好觉,我们要让他老人家睡好觉,放下心,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苦干、巧干、拼命干…

艰苦的施工开始了。

难忘的巴山汉水(4)作者/程刚 美篇制作/史锡腾

铁道兵六团(5806部队)

施工区示意图

石门沟铁路大桥长145.4米,高52.6米2墩。

这时正逢冬季,是大桥施工的黄金时期,两边是高高的大山,沟中满是烂石,长年不断的溪水在流动,场地不够开阔,确保工期、确保质量、确保安全。

艰苦的施工开始了,大巴山区,石门沟工地,寒风刺骨,忧起上大夜班,又饿,又冷,又困……

学生连每天三班倒,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停施工。最难挖大桥地基。一号二号大桥地基,要深挖达到山体岩石部分。将上边山沟里的溪水挖个沟从两头引开,但溪水还是部分流入地基。又没有抽水机,全部靠人力把水担上来,二十四小时不停,一停地基的水就会流满。

地基比桥墩截面积大三四倍,工程量非常大,非常艰苦!同学们用最原始的工具:钢钎、大锤、扁担、竹筐、水桶日夜施工,那八磅大锤刚开始打上几十下,还打不准,扶钢钎的人要胆子大,经常打偏了,打空了,小事故时有发生。到后来,个个练的饿着肚子一口气可打近千下,左右开弓,就跟玩似的。那个准、那场景可感人啊,难忘啊!

有苦也有乐。就说那担水,在家谁也没干过,两个大铁桶一根扁担,担上地基里的水,走在木板搭的独木桥上,东摇西晃,水洒的满身都是,冷风一吹,那种感受……

冬天大桥工地冷风刺骨,同学们从西安家里带来的衣服已经挡不住寒冷了。铁道兵部队发给每人一件棉衣,是援越抗美的服装。大家穿上就有统一服装了,用麻蝇一扎,老远一看就知道是学生连的。

难忘的巴山汉水(4)作者/程刚 美篇制作/史锡腾

基础打好,浇灌开始了,基础施工不能停,要一气把水泥打完。上百方的混凝土,工程质量是百年大计。大桥的内质外观要求“天生丽质”:光滑平整、线条柔顺、造型美观、棱角分明、没有气孔。精心设计,精心施工。

我们三排是排在第一班,八小时一班。全排同学早上吃过面条,列队八点准时赶到工地,二台搅拌机分二队人马,抬碎石、拉沙子、抬水泥,分班保证机械运转。下面还有捣固的保证质量, 搅拌机一锅要两袋水泥、“小独轮车”三车石头、“小独轮车”两车沙子。同学们干的是热火朝天,生龙活虎,就怕误工误在自己手上。

中午时炊事班送来午饭,每人二个馒头,又接着干。由于全排的努力,到下午四点快换班时,看着我们这个排再坚持一下可以全部干完,排长给连上汇报:下一班不用来了,把饭送到工地,我们排一鼓作气能把任务完成。

那时谁都要表现自己的革命干劲,排长表了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让指导员、连长对我门排有个好印象。吃完晚上的二个馒头,接着干!同学们互相鼓动着,读着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毛主席他老人家的话,就象在现场看见了,专门给我们发表的,活着干死了算!这种精神己深入三线每个学生心中。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下午是两边隧道洞口施工放炮时间,为躲炮又耽误不少时间;后半夜一台搅拌机出了故障,进度大减。天气又冷,人又饿,而且巳连续施工二十多小时,越干越慢。一停下来,站着人都会睡着,同学们己尽了全力。

当同学们在最困难的时刻,部队营长、教导员从团部开会回来,路过大桥工地过来看我们。同学们跟营长说:施工再苦再累,我们都不怕,也习惯了。现在就是太饿了。

教导员忙问连上为什么不送饭?同学们告诉教导员:我们排的饭下午六点吃过了,现在后半夜根本就没有我们的饭!教导员知道情况后,把通信员叫过来,安排他马上回营部给同学们下面条。

营部离工地不远。时间不长,通信员担着两桶热腾腾的面条来了。同学们大部分没带饭盒,用安全帽装。我们的安全帽是塑料的。用树枝当筷子,对营长教导员的关心特别感激。

施工继续着,同学们装石碴的装石碴,拉沙子的拉沙子,背水泥的背水泥,干起来。

天渐渐亮了,由于夸了海口,原该接班的二排被安排别的施工,没有接班的来了。这次大桥施工是我们三排参加三线建设最长的一次施工——从早上八点一直干到第二天下午。施工完毕回到驻地,历时三十六小时!这是记忆比较深刻的一次施工。

难忘的巴山汉水(4)作者/程刚 美篇制作/史锡腾

当年的学兵重返战斗过的地方

到陕南大巴山已经大半年,迎来了1971年的元旦。

今天是个好日子,铁道兵二师5806部队在团部洞河召开部队、学生、民工共同参加的元旦文艺会演。

全连一大早就集合,同学们真是高兴啊,说说笑笑。大半年来就没离开过这石门沟,想想到团部洞河可以看见西安来的其他学生连,大家那个兴奋啊!连长交代了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不能自由活动!

每人拿上连队木工班做的可折合的小马夹,浩浩荡荡的队伍出发了。

洞河位于紫阳县东部,汉江、洞河、汝河交汇在此,从石门沟到那里40里路,学生连的队伍沿着简易公路顺着汉江一路山山水水。

会场在汉江边上,是个有两三个足球场大的沙滩,很是辽阔,搭了个简易的舞台,上拉“5806部队军民元旦文艺汇演”横幅。还有大标语“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两边红旗飘飘。

四面群山苍茫,江水绕山而过。面对主席台,左边是学生连:一连、二连、三连、四连、五连(五连是学生女子连),学生就有近千人;中间是铁道兵部队,也有几千人;右边是各县民工师团,几千人。好大的会场啊,近万人有了,再加上当地老乡看热闹的,那真是热闹啊,人山人海的。

一个部队、五个学生连在一起,同学们又大半年才见面,那个兴奋,那个高兴,互相介绍各自连队的情况,互相在问好。当然重点是学生女子连了,每个学校都有几名女同学来,我们西安东仪子校的来了三名。我们都回过头看女子连的队伍,想见见本校的女同学。

离的太远了,也看不清。

她们也一个个被晒得又红又黑,脸有些胖,好像是浮肿?那年代同学们又封建,不好意思老看人家,结果是一个没找见。

部队就是部队,开会前大唱革命歌曲。

部队的拉歌也是第一次见,拉歌实际上拉的是团队精神、作风和士气。哪个部队团队精神好、作风过硬、士气高涨,拉歌时获胜的概率往往就高。

部队首先唱了《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背上了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

雄壮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

同志呀,你要问我们哪里去呀?

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离别了天山千里雪,

但见那东海万顷浪,

才听塞外牛羊叫,

又闻那个江南稻花儿香。

同志们啦,迈开大步呀,朝前走啊,

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背上了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

雄壮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

同志呀,你要问我们哪里去呀?

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劈高山,填大海,

锦绣山河织上了铁路网,

今天汗水洒下地,

明朝那个鲜花齐开放。

同志们啦,迈开大步呀,朝前走啊,

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部队唱完了,就向学生连拉歌。

指挥:学生连的来一个!

众战士:好,来一个!

指挥:叫你唱…

众战士:你不唱,忸忸怩怩不像样!嘿嘿,不像样!

指挥:一二三四五…

众战士:我们等得好辛苦!

指挥:一二三四五六七…

众战士:我们等得好着急!

指挥:东瓜皮…

众战士:西瓜皮,不许耍赖皮!

指挥:谁英雄…

众战士:谁好汉,咱们拉歌比比看。嘿嘿,比比看!

学生连的头头们没想到…

还是学生女子五连唱了一首:

《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毛泽东》:

抬头望见北斗星,

心中想念毛泽东,想念毛泽东,

迷路时想你有方向,

黑夜里想你心里明。黑夜里想你心里明。

井冈山,你首创革命根据地,

工农掌权好威风。

赣江边,你率领我们反围剿,

杀退蒋贼百万兵。

啊,

红军是您亲手创,

战略是您亲手订。

人民战士怀念您,伟大的领袖毛泽东。

人民战士怀念您,伟大的领袖毛泽东。

伟大的领袖毛泽东。

每个学生连都唱过了,就三连没唱了,不会,天天干活了,就没练过。其他学生连就拉歌起哄非让唱:

学生三连的不许耍赖皮!学生三连的不许耍赖皮!

把连长急的来回问唱那首,同学们说,我们只会唱吃饭歌:“要斗私批修”。

唱的几个学生连大声叫好,使力鼓掌。

部队、民工、学生连的文艺宣传队表演了节目:歌曲、相声、快板、自编自演的小话剧。

岚皋县民工文艺宣传队表演了一首《火车不叫不回家》:

三线阵地红旗飘,

红旗指处民兵到。

我们最忠毛主席,

练红心,斗志高,

山河改,修铁道。

为了彻底埋葬帝修反,

那管手破皮,脚磨泡,

流血牺牲也欢笑。

那管岩壁峭,烈日照,

情愿汗水把船漂。

艰苦奋战襄渝线,

火车不叫不回家。

难忘的巴山汉水(4)作者/程刚 美篇制作/史锡腾

肖兴业欢送五位学兵

离开连队去云南工作

中午开饭了,部队送的馒头,稀饭。馒头按人头分,稀饭随便吃,部队的馒头做的可小,一口一个,一人几个忘了,没够吃。部队剩的半桶稀饭抬过来,吃完了;学生女子五连又送来半桶稀饭,吃完了,还没吃饱;几个男学生连也把剩下的稀饭抬过来。那天学生三连出名了,好能吃啊。

回到驻地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连长大发脾气,清点人数,训了一个小时:

叫你们唱歌,你们一个都不会,就你们饿!我看别的学生连没一个像你们那样,丢人现眼!我看你们一个个脸胖胖的、红红的,像红苹果吗?

“实际是浮肿”!同学们大笑。三十六年了,那笑声还在脑海里,是开心是苦笑?

好开心,好快活的一天,5806部队学生五个连,唯一在一起的一天,好难忘啊。

难忘的巴山汉水(4)作者/程刚 美篇制作/史锡腾

威武雄壮的女学生连

大巴山的冬天天气非常冷,我们班上的夜班。同学们刚刚入睡,大约九、十点钟,汉江边上传来救命的喊声:快来人呀,汉江有船翻了!

同学们爬起来往江边看:这一下可不得了了,发生大事故了,只见汉江中间黑压压一片,全是落水的人头!救人!救人!快!同学们以最快的速度穿好衣服向江边跑去。

我们排在半山坡上,等我们赶到江边,二排几个水性好的已经下水救人。到了江边才看清,原来是当地两位老乡划船运粪,那木制的粪桶在江面上漂着,从远处看跟人头一样。大家放心了。同学们在江边互相配合,将落水老乡救起。过后指导员、连长向同学们宣布了一个命令:铁道兵二师规定,以后学生连不准下汉江救人、救物,别的学生连已经发生过救人死亡事故了!

经过这么一折腾,肚子又饿了。因我们排上的夜班,中午没有我们的饭,要等到下午六点才有二个馒头。同学们睡不着,三三两两上山找吃的。我们班七八个人顺着路,毫无目标地朝前走着。当走到部队机械十五连,路边坡上有机械连的猪圈。同学们围过去看,大家七嘴八舌议论起猪来了:部队养的猪长的真大,在西安都没见过。你们不懂,这是什么克猪种,能长大象那么大!不知那位比较懂的告诉同学们。

这时一个新兵抬一筐馒头来喂猪。同学们马上围上去,跟他要:

军哥我们太饿了,给我们吃吧!

新兵不敢,说要问他们连长。那要是问了连长我们还能吃吗?小新兵不理我们,把馒头倒进猪槽,还拌了拌,以为这样……

当新兵走后,同学们进入猪圈把猪赶开,每人分到三五个馒头,那个高兴,今天没白转!边往回走边吃。馒头皮一撕下里边是干净的,学生还是注意卫生的!像打了大胜仗,今天收获不小。

石门沟大桥施工日日夜夜进行着,大桥越长越高了。

那天我们三排上的白班,下午四点收工,同学们洗刷完在班上准备吃饭,打饭的同学担着两桶面条上来。同学们一看那有面啊,就是汤,我们干了一天活就给我们喝汤啊!一个桶里打不出一碗面,那个气啊,大骂炊事班这伙王八蛋在欺负我们三排。

我们班的人还是老实,班长把大家说服,唱唱毛主席语录歌就开饭了。

没多久,下面连部吵起来了,是我们排十二班的。这哪里有面条啊,气不过拿着面条桶去连部告状。指导员,连长不在,看见炊事班给管理班留的一大桶面干干的,同学们更火了。拿上那桶干面,拿上那桶稀面,全班人去部队营部告状,真是太不像话了啊!学生连要求很严,不是逼急了,谁敢啊!

看着他们的举动很是佩服,但不敢参加,目送十二班的同学,我们都替他们担心啊。会有什么结果那不是很清楚吗?

编辑:乐在其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