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收入翻了一倍!钱塘这里的流动摊贩,有了固定的“家”!

下午5点,晚饭时间将至。学源街上中国计量大学南1门门口,只见13辆餐车一字排开,热气升腾的炒饭炒面、块大料足的肉夹馍、滋滋冒油的铁板豆腐,让人一见到就迈不开腿……

近年来,“夜经济”已成为拉动城市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更是扩大就业、推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

收入翻了一倍!钱塘这里的流动摊贩,有了固定的“家”!

留住“烟火气”的同时,如何守住“城市美”?这个难题被结结实实地摆在城市管理者的面前。

今年3月开始,钱塘在白杨街道试点“移动惠民车”引摊入市项目。具体来说,就是允许一批摊贩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营业,进行规范化、集中化经营,用一辆辆小小的餐车破解管理难题。

试点半年有余,效果究竟怎么样?

“游击队”变“正规军”

摆摊不再心惊胆战,收入还翻了一倍

在陈小伟两口子经营的“粒粒香炒饭”小摊上,他负责掌勺,妻子赵雅则负责备菜、打包、发餐。

“以前我们也在计量大学附近摆摊,之前是‘野摊’,每天就像跟城管玩‘躲猫猫’一样。”在忙碌的间隙,陈小伟见缝插针地聊了起来,“摊位固定后,平均每天的经营收入在1300元左右,少说比以前翻了一倍!”

收入翻了一倍!钱塘这里的流动摊贩,有了固定的“家”!

他们的小摊上,还藏着小巧思——细心的赵雅在摊位前的小筐里备有零食,供等待的客人品尝,以此留住顾客。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南门斜对面,是钱塘推出的首个“移动惠民车”试点。

收入翻了一倍!钱塘这里的流动摊贩,有了固定的“家”!

晚上8点左右,随着学生们下晚自习,这一点位便迎来了当天的第二波客流高峰。小周和朋友的炒饭炒粉摊,是这里的“人气王”,摊位上总是聚集着四五位食客。

“这边客流量很稳定,每天我大概能卖出100多份,营收平均都在1000多元。”小周介绍道。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大三学生小朱是这家店的常客,在采访现场化身为“野生代言人”:“我从小就爱吃炒面,经常来买。这家干净卫生,味道也蛮好。”

收入翻了一倍!钱塘这里的流动摊贩,有了固定的“家”!

“00后”小伙小宋跟随家人从河南来到钱塘,经营着一家烤鸡腿摊位。翻烤架、刷油、撒调味料……别看年纪小,但小宋动作娴熟,尽显老练:“对我来说,现在不用心惊胆战地躲城管,安稳很多,我对生活也多了一份期待。”

他还给自己的小摊起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名字:烤鸡腿研究所。“选鸡腿、烤多久、调酱料,我可都是有研究的!”

只堵不疏变疏堵结合

让小摊小贩们有地可摆、有地可去

选择在白杨街道设点,钱塘正是瞄准了杭州最大的高教园区所在地这个区块特色。

要知道,这块金字招牌的背后,还是无证摊贩的高发地和频发地。去年一年,区综合执法类信访投诉量为1.8万余件,其中无证摊贩信访量就达9500余件,占比达52%。同时,经不完全统计,钱塘查处无证摊贩458摊,其中350余个摊位在白杨辖区,占比高达77%。

收入翻了一倍!钱塘这里的流动摊贩,有了固定的“家”!

“就拿这条学源街来说,高校云集,比如在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门口,多的时候摊贩超过50个,他们占据了非机动车道,这样一来,电瓶车和机动车混行,严重影响交通安全,有时候路都走不通。”在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看来,改革势在必行。

如何在做好城市治理的同时,让小摊小贩们有地可摆、有地可去,让他们在共富之路上不掉队。为此,今年3月,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白杨街道等多部门,出台《杭州市钱塘区小摊小贩临时经营点规范管理工作指导意见(白杨街道试点)》,通过改变工作思路,化堵为疏,坚持“政府主导、街道主营、部门主管”的原则,多方共同参与管理,探索形成管理流动摊贩新模式的同时,也蹚出了一条共富新路径。

收入翻了一倍!钱塘这里的流动摊贩,有了固定的“家”!

目前,钱塘已经在学源街、中国计量大学、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商大学等学校周边区域,打造了5个“移动惠民车”点位,59辆“移动惠民车”出摊。这一管理举措取得了扎实的效果,截至目前,白杨街道全域无证摊贩投诉率同比下降72.2%。

在现场可以看到,钱塘“移动惠民车”有统一外观,它们排列整齐停在画有规定区域的黄线内,每辆车设有编号,摊主们也穿着统一定制的服装、戴着统一定制的帽子。此外,现场不仅设置了街道管理岗亭,还有运营公司的工作人员来回检查,对摊贩们进行集中管理。

再细看每辆餐车,侧面均设有信息公告栏,张贴着营业执照、健康证和食品安全承诺书,证件一应俱全。

小小餐车双向“惠民”

打造具有钱塘辨识度的“共富样本”

除高教园区外,在江对面,河庄街道在“海德·云街”设置临时摊位试点经营区,一期提供了60余个摊位,以自愿报名、集中抽签的形式,免费提供给流动摊贩,为流动摊贩“筑巢安家”;新江村则打造新农桥美食街,为流动摊贩提供一处固定经营场所。

“现在,这里客流量更大了,今天的营业流水较集中经营前翻了一倍。”新江村新农桥美食街的烧烤摊主黄明超感慨道。

收入翻了一倍!钱塘这里的流动摊贩,有了固定的“家”!

新江村新农桥美食街

这代表着,除布点大学城外,钱塘多个街道和村社也主动“出击”,设立专门的流动摊贩经营区域,一手抓大学生,一手抓城市居民和工人群体,不断扩大覆盖面,带动城市流动就业群体就业,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全域共富。

“通过这种模式,在保障‘烟火气’、街区秩序和促进流动就业群体就业创业的同时,也为在校师生、周边居民提供便利,形成了良性循环,实际上是多方共赢的局面。”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道,“现在布设的59个摊位运行平稳有序,摊贩们客流量稳定,收入也稳定。”

收入翻了一倍!钱塘这里的流动摊贩,有了固定的“家”!

“移动惠民车”双向“惠民”,不仅让消费者满意,也增加了流动就业群体收入,是钱塘践行全域共富的生动实践。未来,钱塘将挖掘产业园区、建筑工地周边等合适点位,继续扩大试点覆盖面,探索更灵活的管理模式,计划到2026年,钱塘将布设“移动惠民车”100摊以上,摊主每年将增收8万元以上,打造出一个具有钱塘辨识度的“共富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