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树杰
来源/韩树杰(ID:han-shujie)
————————————
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
很火吗?怎么说呢,还行吧。已经有人煞有介事的傻装说,这个概念已经“烂大街”了,似乎再提都脏了他的嘴。这年头,想显得高人一等而不是被骂成二货,真是不容易。
好在大家这些年看惯了各种火爆的概念,P2P、众筹、AR/VR、区块链,元宇宙算个啥?
起高楼、宴宾客,各领风骚两三年,见多识广,心态就平和了。当然,加之这两年也没有那么多支撑你兴奋的本钱和心情了。想想看,大佬们还在排队交罚款呢。
调起飘了,收回来。
对大部分非专业人士来说,当然有必要跟进下时代进展、热点概念,懂点常识、看个热闹,但也没必要花很多时间去做专门的研究。
那,如何更好更简单更直观的理解“元宇宙”呢?
我的建议是,看电影。
如果把元宇宙粗略理解为“数字化的虚拟世界”(详细讨论看我文章:元宇宙哲学),那么带有“元宇宙”属性的电影很多,我认为有五部非常典型,值得一看。
1、黑客帝国
《黑客帝国》系列,在科幻电影史上,必然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
未来,人类由名为“Matrix(矩阵)”的人工智能系统控制和“圈养”,生活在逼真的虚拟世界中而不自知。而极少数现实中觉醒的人组成了反抗组织,在首领墨菲斯带领下,在矩阵中找到了传说中的“救世主”(网络黑客Neo),共同走上了与矩阵对抗斗争的道路。
该片由沃卓斯基兄弟执导,由华纳兄弟公司发行,由基努·里维斯等主演,目前已上映三部:《黑客帝国》(1999年3月31日)、《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2003年5月15日)、《黑客帝国3:矩阵革命》(2003年11月5日)。《黑客帝国4:矩阵重生》,定于2021年12月22日在北美上映。
作为一部经典烧脑的科幻电影,影片中有许多的细节值得玩味,各种分析文章也见仁见智,感兴趣可以再去仔细研究。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22年前上映的《黑客帝国》,即使放在“元宇宙元年”的今天看,也是非常超前和典型的元宇宙场景,涵盖了今天所讨论的元宇宙的许多重要元素:
沉浸式如真实一般的数字化虚拟世界;人类自认为生活在真实世界,但却是生活在“高等文明”创造的“元宇宙”中;通过脑机接口的方式切换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人工智能最终控制人类,把人类“圈养”在虚拟世界中。
除了虚拟世界,电影也反映出了当代许多大神(如霍金、马斯克等)所担忧的人工智能发展失控带来的灾难性风险。
总之,这部22年前的电影,不仅是视听盛宴,还足够引起你对人类存在与技术发展的反思。
2、盗梦空间
严格来说,《盗梦空间》并不是一个典型的元宇宙电影,但如果我们把“梦境”等同于“虚拟世界”,或者拓展一下对“元宇宙”的理解,那么《盗梦空间》完全有异曲同工之妙,且极为经典。
这部2010年7月16日上映的科幻电影,由诺兰大神执导,莱昂纳多等主演,讲述了由顶级造梦师带领的“特工”团队,进入他人梦境,不仅可以从潜意识中盗取机密,甚至可以通过在梦境中植入思想和信息,改造他人现实中的思想和行为。
这同样是一部被公认为非常烧脑的电影。电影呈现了“庄周梦蝶”式的场景,梦境中的当事人甚至无法分清现实和梦境(给出了一个转动陀螺的分辨方式,留下了开放式结局),且存在多重梦境(在梦境中做梦)的设定。
电影中呈现了四重梦境(烧脑点,不同人有不同理解),就像俄罗斯套娃,但理论上多重梦境可以无限嵌套。我在《元宇宙哲学》一文中也提到多重元宇宙,在元宇宙中创造出元宇宙,以至无限。再拓展开来,这也不失为对“平行宇宙”、“多重宇宙”、“人造宇宙”的一种理解方式。
3、头号玩家
当下谈元宇宙,几乎必谈《头号玩家》,许多人通过这部电影来形象的类比和解释元宇宙。
《头号玩家》由大导演斯皮尔伯格执导,讲述了2045年,现实世界混乱崩溃,人们通过VR设备,沉迷于天才哈利迪打造了虚拟游戏宇宙:“绿洲”。哈利迪弥留之际,将巨额财产和“绿洲”的所有权留给第一个闯过三道谜题,找出游戏中藏匿彩蛋的人,主人公及其伙伴们由此便展开虚拟世界的冒险竞技之旅,成为实现梦想的超级英雄。
与《黑客帝国》和《盗梦空间》相比,《头号玩家》谈不上烧脑,但却很直观的呈现了通过VR眼镜等设备,人类可以暂时脱离不如意的现实世界,进入天马行空的虚拟世界场景,并成为超级英雄。
而电影中展现的场景,对当下AR/VR及游戏技术来说,似乎并非遥不可及。
4、异次元骇客
《异次元骇客》与《黑客帝国》同年上映,虽然远不及后者的水准和名气,但也不失为一部经典的呈现嵌套虚拟世界的科幻电影。
影片由鲁斯纳克执导,讲述了科学家福勒等人利用计算机创造了虚拟世界:1937年的洛杉矶,可以将自己的意识植入到虚拟世界中选定对象的大脑,借用他的躯体为所欲为。但福勒突然死亡,其好友兼合伙人霍尔成了头号嫌疑犯,为了弄清真相,霍尔往返于现实和虚拟世界,最终却发现,原来他们自身所处的自认为是现实的世界,也是被创造出来的虚拟世界。
影片中,“虚拟”世界的人以为自己生活在“现实”中,而“现实”世界的人可以“代入”到虚拟世界的人身上(类似“附身”),随意去做在“现实”世界中不能做的事(出轨、杀人、享乐)。故事的最后,不仅“上层世界”的人可以“附身”到“下层世界”的人身上,“下层世界”的人也可以反向“附身”到“上层世界”的人身上。
之所以“虚拟”和“现实”要加引号,是因为电影呈现了三重世界,每重世界的人都认为自己生活在现实中。而至少有两重世界是上一层世界创造出来的虚拟世界——这又是一个俄罗斯套娃式的嵌套元宇宙。
5、创:战纪
2010年上映的《创:战纪》是1982年经典科幻片《电子世界争霸战》的续集。
电脑游戏天才凯文创建了英康公司,但不久后却神秘失踪。多年之后他的儿子萨姆找到了父亲工作的密室和电脑,几番操作之后被数字化,进入了父亲创造的电子游戏世界,进行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对抗和大战,不但找到了藏身在电子世界的父亲,还发现反派就是父亲创造的在电子世界的替身。
《创:战纪》呈现的是不同于AR/VR设备的技术方式,现实了人的数字化,从而进入电子世界,又从电子世界回到现实世界。故事设定虽不出众,但视觉体验还算不错。
对于理解元宇宙来说,这五部电影较为经典且有自身特色。
此外,还有一些电影体现了AR/VR、附身、虚拟世界、平行世界、多重宇宙、预见未来等元素,例如《移魂都市》、《源代码》、《楚门的世界》、《钢铁侠》、《阿凡达》等,但在我看来,都不能算是典型的“元宇宙”概念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