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毛主席最后一个生日:长寿面碎在锅里,江青带来的胖头鱼汤获青睐

1975年的12月26日,是毛主席82岁的生日,同时也是他生前的最后一个生日。

按照惯例,毛主席没有公开过寿,也不会收礼,而是请自己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家人吃饭,再吃一碗长寿面,就算是过生日了。

这一天,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早早到了游泳池,还有毛主席身边的保健医生护士等,如吴旭君、余雅菊、李玲诗等都收到了毛主席的邀请,而毛主席的两个女儿李敏和李讷也早早来了游泳池。

大家来到中南海游泳池,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陪毛主席过生日,让毛主席开心。

毛主席看着一屋子熟悉的笑脸,听着一屋子欢声笑语,内心有喜悦蔓延开来,眼角眉梢都是遮掩不住的笑意。

毛主席最后一个生日:长寿面碎在锅里,江青带来的胖头鱼汤获青睐

或许是年纪到了,人老了,对于亲情的渴盼愈发强烈,看着眼前的众人,毛主席希望这样的生日能多来几个。

而在之前的数十个生日里,他向来倡导的都是不过寿,不收礼。

这是他的一贯主张,在他看来,做寿不会使人长寿,还不如让时间偷偷地走过去,当然,这样的想法也是基于一个基本点,那就是他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他要起到一个表率的作用,以身作则不过寿。

毛主席出生于1893年的十一月十九日,这是农历的记载,换成公历就是1893年的12月26日,这也是我们熟知的毛主席生日日期,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毛主席过的都是农历生日。

毛主席的生日真正开始被提及并且重视应该是1943年。

在此之前,他很少过生日,或许在韶山老家的时候会年年过生日,但他走出韶山开始革命之后,生日不再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反而和一年中的任何日子没有什么区别,很多时候,他自己都记不住自己的生日,更不用说过生日了。

况且战乱时代,为了革命,他四处奔波,根本无暇顾及所谓的生日。

但到了1943年,似乎格外的不同,这一年的毛泽东50周岁,其实已经算是一个大寿,而且中央有意借着毛主席五十大寿来宣传毛主席,因此,中央征求毛主席的意见,想为他办一个生日宴会,好好庆祝一番。

但毛主席是什么人?他根本不愿意搞祝寿这一套。

他明确表示:“生日决定不做,做生日的太多了,会生出不良影响。目前是内外交困的时候,时机也不好。”

在毛主席的要求下,他的五十大寿最终悄无声息的过去了。

当时人们以为毛主席不过寿,确实仅仅是因为当时正处于内外交困的时候,时机不对,过寿会产生不良影响,等困难时期过去了,时机对了,那毛主席就会过寿了。

其实人们不知道的是,这只不过是毛主席为不过寿找的理由而已,后来的后来,毛主席一直在找各种理由不过寿,不收礼,这是很多人始料不及的。

有意思的是,人们在第二年就又见识了毛主席应付过寿的妙招。

毛主席最后一个生日:长寿面碎在锅里,江青带来的胖头鱼汤获青睐

1944年快到毛主席生日的时候,很多同志提出来要给毛主席补办一个五十大寿,但毛主席怎么可能会同意呢?

只不过,毛主席看到过于热情的同志,并没有严词拒绝,反而办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生日宴,即不搞个人庆祝,而是来一个集体祝寿。

毛主席弄的这个集体祝寿很有意思,它涉及到的祝寿人员有56位,上到朱总司令、毛主席,下到伙夫、马夫,中间还有徐特立、林伯渠、董必武等老人。

也就是说杨家岭党中央机关的所有50岁以上的老同志都在此列,都是寿公。

谁也没有想到毛主席会搞这样一出,但可以确定的是,这次集体祝寿是非常好的,它向所有人传达了一个讯息:只有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才配得上受人民大众的尊敬。

这种别出心裁的祝寿方式也向很多人表明了毛主席的一个态度,即不搞个人祝寿。

但这就像是一场拉锯战,大家在找理由为毛主席祝寿,毛主席也在找理由拒绝过寿,这种有关生日的较量在建国之前的几年时间内一直在发生。

比如1947年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同志想为毛主席祝寿,同时也庆祝几场战争的胜利,毛主席是这样说的:“为我祝寿打漂亮仗,不为我祝寿就不能打漂亮仗吗?”

至于为何不能搞个人祝寿,毛主席说得很明确:

一来战争时期流血事件太多了,应该纪念他们,而不应该搞个人祝寿;

二来大家都没有粮食吃,这样的时候搞个人祝寿活动,是脱离群众;

三来毛主席认为自己才五十来岁,还大有活头,不需要祝寿。

总之,就是不过寿。

那么,解放之后,到那时再祝寿可以吗?也不行,因为在毛主席看来,大家完全可以将搞个人祝寿的心思和时间放在搞革命事业上。

所以也是从1947年开始,毛主席明确表示:不准中央机关为他的生日请客吃饭;不许以任何形式为他歌功颂德。

在毛主席看来,他是党的干部,应该将全部心思都放在国家和人民身上,而不是搞什么个人祝寿。

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毛主席最后一个生日:长寿面碎在锅里,江青带来的胖头鱼汤获青睐

建国之后,毛主席不忘初心,一直在严格自律,带头遵守党内不公开祝寿的规定,这并不是说真的不过生日,只不过不公开过寿,也不收礼,而只是在家里和家人或者工作人员吃个便饭。

当然,毛主席毕竟不是普通人,他的位置决定了很多事情都必须考虑到国家和人民,而不是自己。

所以毛主席的生日,家人出现的时候都是很少的,大部分时候都是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一起吃顿饭,饭菜很简单。

建国之后,毛主席的生日菜谱都有专门的记载,真的是简单至极,甚至有些寒酸,都不及普通人的生日宴。

比如1952年12月26日,是毛主席的59岁生日,这一天毛主席请保健医生王鹤滨吃了一顿生日宴,餐桌上的饭菜很是简单:腐乳、酱菜、辣椒三碟小菜和一碟牛肉,还有面条,以及半杯红葡萄酒。

谁能想到这就是毛主席59岁的生日?

毛主席和王鹤滨聊天的时候,叶子龙来请示,有国内国外的祝寿电报发来,毛主席直接说:“收下来,都不见报。”(这也是后来毛主席的一贯主张)

如果说59岁的生日只有王鹤滨一个人陪在身边,那么60岁的生日则热闹多了,尽管,毛主席在1953年八月的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做了规定:

“一不做寿,做寿不会使人长寿,主要是把工作做好;二不送礼,至少党内不要送;三少敬酒,一定场合可以;四要少拍掌,不要禁止,出于群众热情,也不泼冷水;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与马、恩、列、斯平列。”

但这挡不住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的热情,1953年的12月26日这一天,毛主席身边的警卫人员早就想好了为毛主席好好庆祝一下。

当然这个庆祝也仅仅是小范围的,所以毛主席并没有拒绝,而且还表示请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来参加,这工作人员不仅还包括秘书同志,就是烧锅炉的工人也都算在内。

大家一起和毛主席吃了一顿便饭,算是为毛主席庆祝生日,但同样的,在毛主席的60大寿上,也只有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他的亲属都没有被要求参加。

这也是毛主席细心考虑的结果,如果邀请亲属,邀请哪些?哪些不邀请?如果都邀请来,很容易就变了性质,不再是什么家常便饭,而可能变成一种公开的个人祝寿,这不是毛主席想要的。

毛主席最后一个生日:长寿面碎在锅里,江青带来的胖头鱼汤获青睐

所以大部分时候,毛主席生日当天,他都不会请亲属吃饭。

但也有例外,比如1963年的12月26日,这一天是毛主席70岁的生日,按照我国的传统,七十大寿算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生日,所以毛主席决定办一个小型的家庭生日宴。

生日当天,毛主席在菊香书屋准备了两桌便饭,除了毛主席的亲属之外,他还专门邀请了四位八十岁左右的老人,分别是:81岁的中央文史馆馆长章士钊、81岁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程潜、77岁的王季范(毛主席的表兄兼老师)、82岁的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叶恭绰。

而且因为他们都是八十岁左右的老人,年事已高,出门多有不便,所以毛主席特意叮嘱可以每人带一名子女前来,于是章士钊和程潜都带了女儿,而王季范则带着孙女来参加毛主席的寿宴。

此次寿宴依旧是家常便饭,除了上面几位,还有毛主席的女儿李敏一家以及侄女毛远志一家、身边的工作人员和警卫干部等。

根据当天的菜谱记载,这一天的寿宴虽然人数比较多,比较热闹,但并不铺张,既没有山珍海味,也没有名贵酒水,就是毛主席平时喜欢吃的菜,再加上几道有祝寿意义的菜:

青椒炒腊肉、干烧鱼、锅塌豆腐、草菇菜心、荤素拼盘、拳鸡寿面,以及绍兴花雕等。

饭后,毛主席还特意换上那套浅灰色的中山装与大家一起合照留念,算是为他的七十岁生日留个念想,这个生日虽然低调、简单,但很温馨,很是符合毛主席的一贯作风。

生日宴后,毛主席还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大家都不做寿!这个封建旧习惯要改革。做一次寿,这个寿星就长一岁,其实就是少了一岁。不如让时间偷偷地走过去,到了八九十岁时,自己还没有发觉,这多好呀!”

由此可见毛主席对生日的态度,他几乎从不在生日当天请党内的同志吃饭,一旦口子开了,很可能生日宴就会变成公开的祝寿,因此大部分时候,毛主席只在生日当天请身边的工作人员吃饭,偶尔也请亲属吃饭。

但凡事都有例外,比如毛主席的71岁生日。

1964年的12月21日,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适逢毛主席的71岁生日。

大家都知道中央有规定,中央领导人不做寿不收礼,所以有些代表就开玩笑让毛主席在生日当天请客,毛主席一开始是犹豫的,后来经过深思熟虑,毛主席决定请大家吃饭。

毛主席最后一个生日:长寿面碎在锅里,江青带来的胖头鱼汤获青睐

当然,参加生日宴会的人员名单都是毛主席亲自拟定的,虽说一开始的目的是庆祝他的71岁生日,但当他决定请大家吃饭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另外的想法。

毛主席曾经这样总结这次请客:“今天既不是请客,也不是祝寿,而是实行‘四同’,我用我的稿费请大家吃顿饭。我的孩子我没让来,他们不够资格。这里有工人、农民、解放军,在一起不光吃饭,还要谈谈话嘛!”

毛主席用自己的稿费自费在人民大会堂的小餐厅里请了三桌,一共是三十余人,有中央的领导同志、各大区主要负责同志,也有少数部长、劳模和科学家等。

包括周恩来、朱德、陈毅、邓颖超、董加耕、陈永贵、邢燕子、王进喜、钱学森等。

席间,毛主席谈了很多,这实际上已经不能称之为寿宴,而是一次特殊的会议,另一次的特殊发生在1966年的12月26日,毛主席也是搞了一个会议,但相比于1964年的规模小了不少,周恩来并没有参加,也是为数不多的特殊生日宴会。

很快,随着时间的流逝,毛主席步入八十岁之列。人们对他生日的关注度也增加了很多,就1973年12月26日来说,有超过一百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发来贺电、贺信,甚至还有领导人送来寿礼,但毛主席一概采取惯常的主张:不见报。

国内的百姓也想为毛主席庆祝,只不过不能送礼,只能想各种办法来传达对毛主席的祝福,毛主席的故乡韶山更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年毛主席的生日都会送来长寿面。

这寿面很有特点,一根就长达十米,盘成一个圆形,放在盒子里,然后送到中南海。

这些礼品也好,贺电、贺信也好,毛主席很少亲自过问,一般都是整理成专门的贺单呈送给他。

至于礼品,毛主席从来不会留下,都是上交到专门负责礼品的部门,统一处理。

如果是食品或者水果,毛主席就会让人送到幼儿园或者送给身边的警卫人员,他自己是不会留的,也不会留给自己的子女。

尽管世人对毛主席生日的关注度很高,但毛主席依旧故我,即便是八十大寿也悄无声息的故去了,第二年的81岁生日也是如此。

当时毛主席在长沙,而早已经住进解放军305医院的周恩来在12月份抱病飞长沙和毛主席商谈四届人大事宜,得以陪毛主席过了81岁生日。

毛主席最后一个生日:长寿面碎在锅里,江青带来的胖头鱼汤获青睐

晚上的时候,周恩来更是自己掏钱请湖南方面的负责人和接待处工作人员吃饭,让他们照顾好毛主席的生活,保证毛主席的休息。

毛主席的81岁生日也是很有纪念意义的,晚饭后,毛主席和周总理两个人促膝长谈,这就是著名的长沙决策。

不久之后,周总理又飞回北京进了医院,自从再也没能离开医院,而毛主席的身体也每况愈下。

1975年,毛主席摘除白内障手术虽然做得很成功,但这仅仅让毛主席重见光明,但他其他方面的问题愈加明显。

比如说话困难,发音极不清楚,只能依靠身边工作人员从他的口型和表情等进行揣摩,然后表述出来,如果正确,毛主席就会点头,或者毛主席自己用笔写出来。

再就是走路困难,没有工作人员的搀扶,毛主席一步也走不了。

他是真的老了,岁月的风霜摧残了他的身体,皱纹爬满眼角眉梢。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毛主席迎来了他的82岁生日。

人越老越渴盼亲情,渴望宁静,毛主席也不例外,他希望自己的儿女能经常来看看他,和他聊聊天。

所谓天伦之乐不过如此。

12月26日一早,李敏和李讷就到了游泳池,还有早就等候在游泳池的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大家聚在一起。

欢声笑语飞进了毛主席的耳朵,他虽然说话困难、行动不便,但看到身边的工作人员和亲人都在,他内心是喜悦的。

毛主席的一生,于亲情一事上总是失去得多,得到的少,即便是建国后,毛主席也没有享受到多少的亲情之乐。

他一生有十个孩子,但到了晚年却只剩下了三个,还常常无法陪在他的身边。更多的时候,应该说一直以来,陪在毛主席身边的都是工作人员,于他而言,工作人员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毛主席最后一个生日:长寿面碎在锅里,江青带来的胖头鱼汤获青睐

而在1975年12月26日这一天,工作人员和毛主席的两个女儿都聚到了游泳池,这对于毛主席来说自然是很值得高兴的一件事。

人都到了之后,厨房里很快将今天的寿宴端上了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菜,依旧是毛主席经常吃的几样菜,另外又添了几样菜,这就算是寿宴了。

除了菜还有一样不可或缺的吃食,那就是长寿面。

毛主席生日时候的长寿面大部分都是中南海的面点师傅田树滨擀出来的。田树滨做了一辈子面点师傅,手艺精湛,做出来的面食松软可口,毛主席很是喜欢。

田树滨一大早就守在电话旁边,一门心思等着游泳池的召唤。

很快,电话铃声就响起了,负责毛主席生活事务的吴连登给田树澄打来了电话,田树滨一听是对方是吴连登,直接说:“哟,你现在才来电话啊,今天是主席的生日,我一直守在电话旁边哩。”

吴连登也说:“你赶紧过来吧。”

挂了电话之后,田树滨带着自己早就准备好的面食工具就到了游泳池的厨房,很快就将毛主席要吃的长寿面擀好了。

田树滨擀的长寿面根根分明,长度适宜,粗细均匀,筋度适中,下到锅里之后一根也不会断。

这是田树滨引以为豪的手艺,他几乎从来没有失手过。

他擀好长寿面之后,就等在那里,只等着毛主席说要吃饭的时候下到锅里。

很快,毛主席吃菜吃的差不多了,他交代要吃面,田树滨将长寿面下到已经滚沸的锅里,就在这个时候,谁也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那些长寿面下到锅里之后,还没等搅拌,就全部碎了,一节一节的,竟然找不到一根是完整的。

毛主席最后一个生日:长寿面碎在锅里,江青带来的胖头鱼汤获青睐

饶是大家见惯了大场面,但也没有预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厨房里的吴连登、庞师傅、于师傅、韩师傅都惊呆了,站在那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而田树滨看着碎了一锅的面条,忍不住泪流满面,喃喃地说:“不得了了,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我这辈子从来没做过这样的面条。”

他的声音很低,但却在厨房里清晰可闻,大家都沉浸在悲伤的氛围中,后来的吴连登回忆说:“面条碎在锅里,这是天意,还是巧合?真的说不上是什么道理,但那的确是主席最后一个生日。”

厨房里发生的事情,毛主席等人是不知道的,他只等着吃长寿面,但另外擀长寿面是来不及了,所以大家收拾好心情,重新煮了挂面。

据吴连登说,手擀面换成了挂面,并没有引起毛主席的注意,他吃得很香,一直到病逝都不知道那并非是什么手擀面,而只是挂面。

实际上,手擀面和挂面的区别还是很大的,但是当时的毛主席,身体情况不容乐观,观察力和敏感度有所降低,是以并没有察觉到这一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天的中午,江青也进了游泳池,见到了毛主席,还带来了两道毛主席喜欢吃的菜,分别是胖头鱼汤、肉丝炒辣椒。

很多人都知道毛主席爱吃红烧肉,其实毛主席还喜欢吃鱼,他一生不知道吃过多少鱼,有一次,他还对身边的护士长吴旭君说:

“我在世时吃鱼太多,我死后就把我火化,骨灰撒到长江里喂鱼。你就对鱼儿说:鱼儿呀,毛泽东给你们赔不是来了。他生前吃了你们,现在你们吃他吧,吃肥了你们好去为人民服务,这叫物质不灭定律。”

毛主席的幽默逗笑了吴旭君,当然这是玩笑话,但也能从中看出,毛主席确实爱吃鱼。留下来的很多毛主席菜谱中,都有鱼的出现,什么鱼汤、鱼冻、红烧鱼、清蒸鱼、油炸鱼等。

毛主席最后一个生日:长寿面碎在锅里,江青带来的胖头鱼汤获青睐

至于说毛主席爱吃什么鱼,他年轻的时候喜欢吃鲤鱼,当然也常吃边鱼、鲍鱼、青鱼等,而晚年则喜欢吃鳙鱼,也就是胖头鱼。

胖头鱼性温,暖胃,有保护心血管的功效,益智抗衰老,它最好吃的部分在鱼头,头大而肥,肉质雪白细嫩。

毛主席经常喝用胖头鱼熬的汤,即胖头鱼汤。

江青还是比较了解毛主席的饮食习惯的,给毛主席送来了他爱喝的胖头鱼汤。

毛主席尝了一口胖头鱼汤,情不自禁地说:“胖头鱼汤好香哦。”为此,毛主席还坚持自己用勺子舀汤喝,这倒是让大家没有想到的,足以看出毛主席对这胖头鱼汤的喜爱。

见到了亲人、吃到了爱吃的饭菜,这一天对于毛主席来说,是非常高兴的,这样的生日是他所喜欢的,他希望明年的生日,依旧能过一个这样温馨快乐的生日。

然而,毛主席没有等到83岁的生日。

1976年的9月9日零点10分,毛主席永远地闭上了眼睛,离开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国家和人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