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做好企業的社群營運,你需要8個步驟

如何做好企業的社群營運,你需要8個步驟

流量問題永遠是企業的痛點,社群是大家不得不去重視的一個方向,因為他代表着新一波的流量紅利,然後對于企業而言這也是一個待破解的大難題。可以肯定的說,這絕對不是僞命題。廢話不多說,我們現在就來探讨企業到底該如何營運社群實作商業價值。

公司在營運社群之前首先得梳理好業務流程。梳理好企業業務流程至關重要,這決定這企業的戰略方向,最怕的就是賠錢賺吆喝,社群搞活躍了就是沒有轉化,問題就在于沒有理清其中的邏輯關系。

業務梳理隻要搞清楚兩個東西即可:交易結構、交易對象。再判斷社群在公司業務中到底處于什麼位置。不說廢話上案例:

如何做好企業的社群營運,你需要8個步驟

某教育訓練公司,在他整個交易結構中,有四個交易對象。客戶是C端使用者以及企業,内部利益交易者是全職以及簽約講師。企業發展的第一階段主價值以教育訓練為主,到第二階段可能就會偏向于人力資源、招聘類服務,第三階段可能就側重于投資。

這是網際網路教育訓練行業典型的一種交易結構。在營運社群時面向的對象主要為C端使用者,社群起到的作用也将非常關鍵,直接關系到企業的核心競争力。

如何做好企業的社群營運,你需要8個步驟

上圖是我之前服務的一個金融服務公司的交易結構。該公司主要是通過線上微課、文章、教育訓練等方式作為引流方式而非主赢利點,主價值還是在于資金以及資産的對接服務。

社群起到的作用就是為使用者提供專業的知識服務,提高使用者的粘性以及對平台的信任度,再此基礎上進行業務轉化。社群營運對象主要就是企業端、傳統金融機構、網際網路金融平台。但是有一點需要強調的是三者混在一起營運是不合适的。因為這對于企業核心業務會産生沖突。

不了解使用者是絕大多數人的通病。有很多企業問我,哎呀,怎麼我們做活動那麼累呀,使用者都不配合我們。我就問了一句,你對現有使用者了解多少?你知道他們哪些資訊?你有沒有給他們做過調查?

有的壓根就沒有做這樣的事情,也有的人說我們做過問卷了呀,但是效果不大呀!問題很簡單:

你搞了那麼多填空題,誰有時間給你慢慢填

你都沒有任何引導,他們就到處亂填給的都是一些你根本沒法利用的資訊

填了之後你們也仍在一邊去了,估計後面再也沒有管過這些資料

是以很多事情确實你們都做了,隻不過一沒有用心去做,二沒有動腦子去做,僅僅當成一個儀式性的任務而已。

那具體該了解使用者哪些資訊呢?

使用者的行業分布情況;

挖掘他們的需求,需求分為三類:一個是業務上面的需求、一個是知識層面的需求、一個是生活層面的需求;

了解使用者目前主要參與的組織,他們擷取資訊的管道,他們的時間精力的配置設定,他們認為比較好的社群。我們做的事情就是在瓜分使用者的精力,是以要知道他的精力配置設定,他的關注點,這樣才能夠知道公司社群在他們心目中的一個正确位置;

了解使用者最喜歡什麼樣的社群,以及他最喜歡的社群狀态,以便于做好使用者期望管理。

社群的内容分為兩塊:

企業産生的内容:文章、視訊、各種資料起到一個媒體作用,服務于使用者的同時進行對外傳播的載體;

使用者産生的内容:使用者在群裡面活躍産生的内容的。盤活一個社群靠的是社群成員之間的互動,而互動依靠的是話題。

是以盤活社群最根本就是要會創造話題進行實時互動。那創造什麼樣的話題才能抓住使用者呢?

如何做好企業的社群營運,你需要8個步驟

如圖,話題分為三類,一類是萬能話題,一類是專業話題,一類就是個性話題。萬能話題就是任何行業任何職位你都可以跟他聊這個,在對使用者不了解的階段可以用萬能話題盲打。專業話題顧名思義,而個性話題就需要做好使用者調研了。

确定好話題方向之後需要做好組織工作,話題讨論具體的執行非常關鍵。話題讨論分為随機性讨論和正式化讨論,前者就是日常的及時性聊天,後者就是大規模的主題讨論,具體的流程如下:

如何做好企業的社群營運,你需要8個步驟

目前大部分教育訓練公司依靠名師資源進行授課,或者本身自己就是行業專家,自己就可以不斷産生内容。

這種模式的弊端如下:

老師都是簽約制而非内部員工,對其統籌管理成本較高

平台成為一些名師收割流量的管道之一,不屬于自己的核心競争力

而一些品質較差老師會影響平台聲譽

自己授課的負擔過重,精力投入過大

名師資源始終是有限的

是以使用者話題互動讨論至關重要,這才是真正決定社群核心競争力的要素。著名的演講組織TED,他們就沒有過度依賴一些大咖牛人來撐場子,而是真正的通過一種模式占據了市場地方。TED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但是裡面哪些人演講很牛逼估計你也不知道。

對于網際網路教育平台來說一定要讓使用者覺得是平台牛逼,而不僅僅是某些講師牛逼。

任何的決策終歸還是要落地執行,執行還是要靠人進行。如果全部依賴自己的員工去做管理,那人力的負擔将讓你無法承受,并且員工任務過載也很難保證服務品質。

是以營運社群一定要學會讓你的使用者去管理你的使用者。有的人也說了,我們也是這樣做的呀,社群裡面也設定了班委。但是依然沒有效果呀!

我就想說:1、别人憑什麼幫你賣力? 2、就是遇到個好心人,你就一直讓别人幹下去,也會被你透支死,本身都是有工作的人。

社群群管一定要輪值,然後還需要配備對應的激勵制度。千萬不要給别人畫餅,發個什麼榮譽證書啥的,或者許諾提供好的機會之類的。說實話,有腦子的人都不吃這一套。

輪值的好處就是讓使用者的負擔不會過重,社群管理的原則就是均衡,一旦有人超負荷工作那肯定會影響整體品質,對于大家而言就得不償失。假如一周輪值一次,那一年内至少有52人是高度活躍份子,他們再互相攪動,作用可想而知。

激勵最好是實實在在的物質激勵,有人會說,那這成本過高呀!羊毛出在羊身上,你從使用者費用裡面摳出來一點能死呀!

人是有劣根的,喜歡得寸進尺。不是說你服務的越好使用者就越滿意,買了2塊錢的東西确希望你做出1萬塊錢的效果,真當自己是上帝。這類使用者有的時候讓你真的想上去拍死他。當然有一部分使用者并不是天生的這麼賤,而是被你給慣壞了,是以使用者期望管理非常重要。

現在社群領域真的是一片藍海,随手看看微信裡面你所加的微信群,真正讓你滿意的有幾個?競争對手玩的那麼爛是以你有的是機會。

在大家普遍都玩的這麼爛的情況下做好使用者期望管理工具就相當容易了。具體流程如下:

如何做好企業的社群營運,你需要8個步驟

什麼樣的社群才能稱為高品質的社群?如果按照進來人的層次劃分,那進來的都是一群行業大咖但是幾乎都不說話,對你意義頁不大。社群資訊每天一點開就是999+,各種資訊刷屏,這樣對大家也是一種騷擾。是以營運社群要确定好什麼樣的狀态才是最佳狀态。

我所了解的最佳狀态的參考名額是:話題參與度、使用者抛出問題的解決速率、文章的轉發率、内容的價值量。剩下的還是需要主觀感覺。

當你社群達到一定數量級的時候,就可以尋找一些互補性企業形成社群聯盟。讓他們提供一些獎品來為自己的使用者創造福利。通過各種福利也可以反向的刺激社群成員的參與感,提高他們的粘性以及做出貢獻的積極性。

現在市面上的優質社群寥寥無幾,是以對于企業而言,你的機會還很多,社群營運雖然話題炒的火熱但依然處于一片藍海。趕緊努力抓住這一波紅利吧!

====================================分割線================================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