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乃百行之本,是衆善之初,乃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民族曆史上的佳話;孝,乃不分老少,富貴貧賤,是人人可做的。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我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曆史和豐富節日文化的國家,是擁有十幾億人口的泱泱大國,但對于所蘊含的“孝”之一義的了解卻越來越少,他們所熟知并熱衷的是“洋節目”、“洋風俗”,而像清明節、端午節……這些具有博大精深的民俗,卻被人們日漸淡薄,不願再花費一點時間在這樣的節日裡常回家來陪陪長輩,更注重那些新興的事物以獲得刺激,發揚着一種快餐式的“節日”,不注重傳統節日的内涵、本質及曆史的傳承,不在乎家人的感受,對中國的傳統節日采取否定的态度,不去在乎家人在節日殷殷期盼的目光,那麼終有一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人行人欲斷魂”這樣對先人直白的哀惋會成為不可觸摸的暗傷,屈原會被人遺忘,《離騷》會離我們遠去,那“所謂”的浪漫主義也将不複存在,難道非要等到那節日因那“洋節日”消失了,才知追悔己遲嗎?如今有花堪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是以在那些節日裡常家看看吧!
青春子矜,悠悠我心。
孔子認為“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孔子不贊成父母健在時,兒女離家還遊,如果是以非遠遊不可,必須要先有明确的方向,在孔子這些秦年代便已懂得老人在家沒有子女的陪伴會悲傷,他們“守着窗兒,獨自怎生得黑”。在那樣鳥兒回巢,人卻沒有歸家,老人們該有着怎樣“孤帆還影碧空尺,惟見長江天際流”的感傷與惆怅。父嚴、母慈、子孝、兄友、弟恭、尊祖敬宗是他所習慣的家族本位,想有“四世同堂”、“三世同堂”這樣天倫和諧的歡娛,可現在的人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時光會等,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的那一天,遲早會讓父母感到無限的榮耀與驕傲,或許是的,他們會為你感到榮耀與驕傲,可這并不是他們想要的,他們不需要你高官厚祿,隻要你平安守在他們身邊便好。可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有着多少的空巢老人似姑娘般在等待情郎一樣等待着你常回家看看啊!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
孟郊,字東野,唐代苦吟詩人的代表,其語言力戒平庸,追求瘦硬有僻,他出身貧寒,早年喪父,靠母親含辛茹苦撫養成人,他一生颠沛流離,居無定所,對相依為命的母親有着魂牽夢萦的思念,他仕途艱辛,50歲時才得到溧陽縣尉這個小官,稍一安定,便迫不及待地恭迎母親來到溧陽,以報養育之恩,作出了感人肺腑的《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然而對于陽光般似的愛,區區小草似的兒女又怎報答得了呢?是以請似孟郊般與父母同住,讓常回家看看不再成為難事。
有歌唱:“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是身為子女所做得到也能做得最成功的孝,每個人都需用心去解讀,用心去做用心銘記,讓“百善孝為先”從我們這裡傳承發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