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遠方

決定我們的不是我們的能力,而是我們的選擇。

——《哈利波特》

溪流選擇遠方,因為遠方是浩瀚的大海;雄鷹選擇遠方,因為遠方是天高去輕;魚兒選擇遠方,因為遠方海闊水深;我們追逐遠方,因為遠方有我們的夢和理想。

我記得《大地之燈》中的那個姑娘卡桑,她說,我在尼泊爾時每天要刷上百個盤子,招待酒醉的和态度不好的客人,收拾無數張狼藉的桌子。晚上卻隻能吃一點洋芋泥拌的手抓飯,睡在破碎的棉絮上。可我從未放棄過希望,因我知曉,我總會逃離這裡。

我知曉,是以我相信,我努力逃離。那麼即使身處那樣艱苦的環境裡,我也敢肆無忌憚地暢想未來——那是我将前往的地方。我抱有信念并為之努力,我将走出尼泊爾,也将走出人生的困境。因着那是我的方向,我将前往的地方。

兩千多年前的莊子,家境窘迫至貸粟,卻有那樣廣闊的思想。世界是他的一部分,他同世界交流,就如同和另一個自己搏鬥。偶有一夢,便化身蝴蝶,心神随着思想飛到南海之冥。他高詠鳳凰,褒揚曳尾之龜,窮困但不潦倒。因他知曉,他将前往何處——他心中的樂土,他可以無所憑依,自在遨遊,入火不熱,沉水不溺。安時處順,窮通自樂,他如此驕傲地站在曆史和文學的殿堂——再沒有一個人能如他般筆下生花,從貧苦的生活中超脫而找到另一個自己。

人生從我們的腳下鋪展開來,向前是不知形狀的未來,向後是一幕幕如同電影一般的過去。我們現在在哪裡呢?周圍都有些什麼?或許春暖花開,或許秋風蕭瑟,但那有什麼?

《追風筝的人》中的哈桑,出生便是低微的哈紮拉人,但這阻擋不了他快樂地生活——即使在階級分明的阿富汗,最底層的人也會有美麗的夢想。

我想起薇拉,因為那對于未來的希望而堅守着自己對于革命的理念,憑借着一份對貧苦農民的同情而滿腔熱血直到生命的最後一秒;我想起秋瑾,因為一腔熱情而孤身赴日求學,以達成她心中的理想;我想起托爾斯泰,在人生的最後關頭終于邁出了堅定的腳步離開家門走向百姓,他終于能夠面對自己的心靈而不再受到自我譴責;我想起列甯,他是否在漫長的逃亡中一遍遍否定又肯定革命和社會主義的意義?我想起李白,流亡途中仍舊放聲高歌,“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泰戈爾八十歲開始學習繪畫,自畫像同樣令人歎服。大器晚成者大有人在,何必因為現在而否定未來?

那麼,現在站在哪裡,又有什麼?誰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誰說現在落魄的人就不能到達夢想?誰能夠說誰沒有遠方?追逐遠方,就要忍受一點點痛苦,或付出一些代價,隻要我們堅信,遠方有美麗的風景。相信吧,遠處風光無限。背起勇氣和意志的背包,堅定地向遠方出發。

如果有選擇,就一定要做出選擇,然後堅持到底——那裡就是夢想所在的地方。隻要不放棄擁有夢想的權利,就一定有實作它的機會,也許明日,也許以後,但隻要一直走下去,就一定會到達。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我們置身何處,而是我們将前往何處。

人生總要有一份支撐精神的信念,指引着各自的遠方。

上一篇: 活必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