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對學生:031402418 汪培僑
031402618 林宇晨
使用工具:Axure Rp 7.0
PDF連結:百度雲 (超過10M沒法上傳隻能百度雲了) https://pan.baidu.com/s/1c282qoK
一、需求分析(采用NABCD模型)
N (Need)
年級負責人:配置設定負責人:
- 需要向同學收集各種自己選擇志願的資訊,收集麻煩
- 需要通過手動彙總資訊,并送出給相應的配置設定負責人,彙總麻煩
老師:
- 根據年級負責人收集的資訊,進行相應規則的算法排序,配置設定好相應的老師,有時候需要一定人工配置設定,隻是單純的配置設定,沒有導師選擇學生這一個環節
- 有時候處理的不好,可能會導緻一些學生的配置設定不合理(當然這方面比較靠近算法)
學生:
- 隻能是被動聽從配置設定負責人的安排,失去自己選擇學生的權利
- 不能夠控制自己所帶學生的個數,從以往來說,一般都是3個
- 對自己的學生不夠了解,有時候連自己的學生的大體情況都不了解
- 對可選導師的了解不夠詳細,選導師的時候也是迷迷糊糊,比如說是導師的研究方向,導師的選題内容
- 學生聯系導師的方式,也不能夠直接去獲得,比如導師電話,原有情況下,隻能夠通過詢問其他老師,或者不同的方式去獲得,缺少了透明性。
A(Approach)
本次課題我們采用了APP進行對該系統的配置設定
- 登入界面,我們設想是調用教務處登入的接口,進行賬号密碼的比對
- 首先有一個系統推送消息,先通知學生老師開始選擇的時間,然後第一步,由導師先提前登入送出自己本次所選學生人數區間,學生登入填寫自己的相應資料,比如推薦利用,以及畢業方向。
- 然後學生端的導師選擇界面通過導師确定的人數,自動生成可選導師的清單,并且可以通過點選導師的姓名得到導師相應的資訊,進行相應志願的選擇次序,然後選擇送出,到對應截至時間,就無法更改,期間可完成任意次的送出,最新一次的送出覆寫上面的送出。學生最多可以選擇五個志願,最少選擇一個志願。
- 接着就是導師端,對學生進行選擇,導師可以檢視選自己的學生清單,并通過點選學生的姓名進入到學生資訊的頁面,檢視學生的推薦,以及他的基本資訊。導師可以通過這些資訊,對相應同學進行篩選,如果不要則點選X,如果要則點選鈎,然後也是有一個截至時間,期間也可以通過多次送出,最後一次即最終确認,然後這個選擇是對應于自己當初的選擇區間,不能大于最大區間,可小于最大區間。當然期間會出現一種特殊情況,就是多個老師選擇了同一個學生,則通過消息在第二輪選導師之前,講消息發送給學生,由學生自己選擇這些選擇他的導師。
- 這樣第一輪選導師差不多完了。
- 第二輪第三輪第四輪選導師的方式與第一輪選導師的方式一樣。
- 第五輪的時候,還是通過采用送出志願的形勢,不過這次選擇的方式就跟傳統的配置設定方法一樣,如果沒有到自己想要的導師那裡去,隻能通過随機配置設定。
- 上述輪次中,如果在某輪已經配置設定完畢後,則通過系統消息回報,導師配置設定已結束,不在進行下一輪的篩選。
流程圖如下所示
B(Benefit)
- 可以化年級負責人收集的方式為送出,可以直接省去年級負責人這個職位
- 可以更加便捷的去了解導師,以及他們聯系方式,不用在想法設法去找了
- 實作了雙向選擇的機制
- 減少了随機配置設定分到不是自己選擇導師的機率
C(competitors)
- 相比于其他設計者而言,我們原型界面的設計是參考了 MOOC課程APP Coursera的界面風格,扁平化簡單易操作。
- 我們的功能基本上可滿足使用者的需求,但是使用者的滿意度上,是有可以改進的地方,比如對導師進行配置設定時候,導師分類上。
- 加入了消息功能子產品,不必向以往QQ群之類的推送消息,學生和導師即可通過消息子產品進行消息資訊的擷取。
- 相比較與Web端的,我覺得應該是55開,Web端通過網頁檢視,電腦螢幕大,可以對條目看的更加的清楚,日後可整合到教務處的功能内部,而我們APP端的則是适應了目前時代的潮流,可以更加便捷的在何處何地,檢視内部的資訊,日後可以整合到福大教務通,或者西二線上之類的應用裡去。
D(Delivery)
- 首先可以在我們周邊的同學進行試用,如果好用的話,整合到福大教務通離去,然後可以推薦給周圍學校的人,然後可以收獲一定的利潤。
二、原型設計
第一步
首先我們進行需求的讨論,并粗略的畫了幾張手畫圖
雙方美術都很差,有很大進步空間
第二步
用原型工具Axure Rp 7.0進行我們界面的展示
我們界面大小采用了720*1280的螢幕
我們經過一起對界面标準進行了一定的統一,以及交換制作
一、首先二話不說一來肯定是登入界面
可以根據你是老師還是學生,選擇對應的賬号密碼進行登入。
二、導師端界面: (用操作步驟進行描述)
1.人數選擇:首先是導師首先确定本次要收的人數,可以按兩個數字,表示自己選擇的區間。
2.導師資料的修改:即展示給學生看的資訊。在第一輪選導師之前送出
3.學生選擇界面:對選擇自己的學生,進行選擇,打勾則表示需要,打叉則表示不要該學生。選學生中
4.檢視學生資訊的界面:通過點選上述選擇學生的學生姓名可以連結到該學生界面。
5.檢視學生界面:檢視已經是自己學生的界面,清單中都是自己的學生。每輪選導師後會更新。
6.消息界面:即定期傳遞給導師的資訊,即第幾輪選課開始,還有自己的注意事項。
二、學生端界面: (用操作步驟進行描述)
1.自我推薦界面:首先學生先進行自我推薦資訊的填寫,友善導師對自己的了解
2.選擇導師界面:即選導師開始的時候,進行的選擇,可通過下拉框,選擇對應的志願編号
3.老師資訊的檢視,點選上述的老師可以連結到老師對應的界面中去,友善了解老師
4.檢視自己導師界面:當已經選上導師後,可以在該界面顯示自己老師的資訊
5.學生消息推送界面:可進行一些資訊的公布,比如第幾輪選課開始了之類的東西,以及上述所提到,多個老師同時選了同一個學生的話,也可以通過該界面,向學生進行提示
三、PSP
PSP | |
計劃 | 估計需要三周的時間 |
開發 | 需求分析:實作導師與學生之間的雙向選擇,增強導師和學生之間的了解 |
生成設計文檔:通過攥寫的随筆生成PDF | |
設計複審:兩個人一起交流,讓文檔設計更加趨于完善 | |
代碼規範:條例清楚,寫好注釋,以及方法名字,變量名要易于了解他是用于幹什麼的 | |
具體設計:資料庫設計,界面UI設計,代碼邏輯設計 | |
具體編碼:JAVA | |
代碼複審:完成一個功能部分,複審一次 | |
測試:每一個部分功能完成後,反複測試 | |
記錄用時 | 大概三周時間把 |
測試報告 | 把所有可能性的測試都寫出來 |
計算工作量 | 感覺對于兩個安卓小白來說這工作量一開始感覺不是一般的大 |
事後總結 | 還沒有完成。。。 |
提供過程改進過程 |
四、效能分析
前期需求分析,功能過程讨論,手繪圖各自表達自己的觀點 | 3H |
用Axure RP設計界面 | 5H |
後期攥寫随筆 | 4H |
前期讨論的時候比較集中時間,到設計原型界面的時候,時間用的有點零散,導緻有時候銜接不上,上次做的有些細節,這次沒記住,我覺得以後要集中精力,找個時間連續的做下去,不能零零散散,随筆寫的相對較慢,也是有參考了其他同學的文檔風格。
五、感想
1、本次實驗作業,我們兩個初步了解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剛開始我們還嘗試着分開各自做自己端配置設定的任務,後面發現後面兩個人所做的界面有點不相容,雖然之前有具體讨論定義了标準,但是經驗還是告訴我們,還是得面對面的交流工作才能得到想要的結果。
2、還有就是有一些細節還是要全方位的考慮,中間的時候就是突然想到某些問題,然後中間一直加一直改,導緻完成效率可能會有點慢。
3、還是就是對Axure RP的使用上,筆者還是第一次使用這個軟體,主要是通過隊友的幫助,(隊友之前有制作的經驗)于是摸爬滾打也慢慢學習了這個軟體的皮毛之處,還有一些小圖示的擷取道路。詳情見此網站:http://www.iconfont.cn/collections
4、還有就是對建構之法NABCD模型的了解,我們明白了,做一個軟體的動機,以及全面了解自己産品的優略,才是一個合格的團隊需要考慮的方方面面。
5、還有就是一個考慮,我們兩個還是一個安卓小白,雖然有了想法,但是如何把它實作出來還是一個任重道遠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