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趙煦,比肩宋太祖,隻做錯了一件事:傳位于輕佻玩藝術的宋徽宗!

宋哲宗趙煦(xù)(1077年-1100年),原名趙傭,宋朝第七位皇帝,整整8年的時間裡,是外婆不疼舅舅不愛的傀儡皇帝,親政後,病貓變老虎,不可一世的西夏被他直接打廢了,然而曆史就像是個小娘皮,隻給了他7年時間,他卻用這7年,驚豔了整個大宋!

趙煦,比肩宋太祖,隻做錯了一件事:傳位于輕佻玩藝術的宋徽宗!

北宋第七位皇帝宋哲宗 趙煦

趙熙(xù),原名趙傭,熙甯九年(公元1077年)出生于東京開封府,是宋神宗趙顼(xū)的第六個兒子,母親是欽成皇後朱氏。

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封延安郡王。

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宋神宗駕崩,趙傭改名趙熙,被冊立為皇子,太皇太後高氏垂簾聽政,對,就是那位“女中堯舜”的高滔滔。

元佑黨争

宋神宗還在的時候,高太後就不喜歡變法改革,非要說理由:就是任性的不喜歡。在她掌權之後,任用司馬光為宰相,司馬光用"太皇太後以母改子(神宗)"作為廢除新法的理論依據,新法逐一被廢除。

公元1085年,高太後,先後廢除一切新法改革。

這些改革措施包括:方田均稅法,市易法,保馬法,免役法(恢複差役法),青苗法...

這些變法,是宰相王安石、蔡确、章惇,辛辛苦苦為了給北宋恢複元氣弄出來的改革,當初這些變法推行的時候,遭遇到元祐黨人無腦的反對,包括一些文臣的反對,比方說:蘇轼,蘇轍,範純仁等,但是當這些反對的文臣們看到新法被全部廢除,也非常的吃驚,曾提出要等等看,看新法是否有效果再做打算,朝廷不理會,新法仍舊全盤剔除。

公元1086年,司馬光,病逝。

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呂公著,回家養老去了,呂大防、範純仁分任左、右相。

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範純仁,因對新黨的官員多有維護,被朔黨攻擊,下崗了。

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朔黨大哥大劉摯當右相,但因為結交變法派的蔡确、章惇,被人抓住不放,下崗了。

作者君,曆史趣味小課堂:

1.元祐黨争,真心實意無腦反對改革的,隻有元祐舊黨人,其他很多朝臣起初真的就是吃瓜群衆,比方說:蘇轼,蘇轍,範純仁等,但元祐舊黨,依仗高滔滔的支援,曲解其意,擴大了打擊面和打擊力度。

2.曆朝曆代都有黨争,但在這之前的黨争,大家都是鬥而不破,也就是說,罷官、貶黜、流放,也就罷了,但這次的黨争變了性質,元祐舊黨,對一切其他非黨派、新黨之人,進行了持續性瘋狂的打壓,撕破了臉皮,直接動了刀子。

3.當外部沒有了壓力,内部就開始了紛争,舊黨内部因政見、學術見解分上的歧,加上人事傾軋,分裂成三派:

洛陽黨:以洛陽人程頤為首,理學派;

蜀黨:以四川人蘇轼為首,文人派;

朔黨:以及河北人劉摯、梁焘、王岩叟、劉安世等人為首組成的,這個小群體勢力最大,人數也最多;

三黨,都繼承司馬光廢除新法的遺志,勢力很大,尤其是洛、蜀兩黨,已經勢成水火。

4.宋哲宗親政後,黨派紛争已然開啟了8年,北宋當時的經濟、軍事都廢弛了,他根本就沒有充足的時間去平衡黨争。

5.元祐黨争,一開始新黨改革派,是講道理的,就算是蘇轼的烏台詩案,也隻是打擊他一個人,但是舊黨,蠻橫不講理,抓到一點小辮子,就是一杆子打倒一群人,這種不死不休的做法,整整持續8年,擱誰也受不了啊,以至于元祐黨争到了後面,就是你死我活。

6.元祐黨争,說到底還是趙匡胤惹出來的風波:重文抑武!天下讀書人士子、土地兼并的既得利益者們、權貴豪紳,是絕對不可能容忍有人動了他們的利益,管你對不對,隻要敢動他們的利益,那就是錯的,元祐黨争到宋哲宗親政的時候,已演變成了這種性質。

7.伴随高太後老去,舊黨成員腦子再遲鈍也感覺到了來自宋哲宗的壓力,當高太後垂危之際,曾當着宋哲宗和舊黨成員的面說:“先帝追悔往事,至于泣下,這事官家應該好好記着。老身殁後,必然有很多人來教唆官家,應該不要聽。”

這意思夠直白的,就是說:宋哲宗是宋神宗的崇拜者,肯定會繼承他的想法,你們這幫舊黨成員,平時沒把皇帝當回事,老娘我死以後,都有點眼力勁兒,趕緊回家種地去,以保全性命。

元祐年間的這波紛争,實際上是在高太後垂簾聽政的幹預下進行的,被司馬光等舊黨利用,明面上是打壓一切改革,實則是排除異己,說到底,就是一波站隊的情緒化清算運動。

由高太後放的一把黨争大火,燒了8年,宋哲宗親政時間太短,沒有時間滅了這把大火,以至于讓這把火,燒穿了北宋,燒死了南宋!

趙煦,比肩宋太祖,隻做錯了一件事:傳位于輕佻玩藝術的宋徽宗!

傀儡皇帝

蘇轼曾說過:古代所稱頌的豪傑,都是有超越常人的節制能力,能忍受一般人忍受不了的境遇。

從公元1085年,到公元1093年,高太後親政的八年時間裡,宋哲宗,沒有實際權力。

高太後,一面兒說自己是女人,垂簾聽政,那是實屬無奈;另一方面,死死地抓住手裡的大權,朝廷裡的要緊職位,都是她的親信擔任。

高太後和宋哲宗的位置是面對面的,也就是說,每次朝廷廷議,大臣們都是背對着宋哲宗面向高太後,直白地說,宋哲宗看了大臣們8年的屁股和後背,宋哲宗可是天子,九五之尊啊,這種做法破壞性不大,侮辱性極強。

宋哲宗,在這8年裡,會難堪,會憤怒,會不甘心,但他非常清楚自己的皇位是怎麼來的,當初宋神宗駕崩,宋神宗的兩個弟弟就有發動政變的做法,朝廷大臣們聲音不統一,最後是高太後力排衆議,由他這個孫子輩繼承皇位,起初肯定是滿懷感激之情的。

高太後權力欲望,愈發濃重,為了怕宋哲宗積蓄力量,高太後時常把宋哲宗安排在她的寝宮就寝,伴随着他年齡的增長反抗心理越強,他很明白自己毛還沒長齊,沒有能耐和高太後抗衡;他就像一隻蟄伏的猛獸,靜靜地等待時機的到來,也在積極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在當時的北宋朝廷裡面,聲音并不統一,朝臣們各自有各自的小算盤,有自己的利益小群體,高太後還壓得住,高太後十分重視宋哲宗的教育問題,但是,高太後不明白,叛逆這個詞,尤其是來自于皇帝的叛逆,到底有多麼可怕。

其一:

宋哲宗,經常使用的是一個舊桌子,高太後命人換掉,但不久之後,舊桌子又回來了。

高太後就很疑惑,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宋哲宗回答:這是父皇用過的。

高太後聽到這回答,大為悲恸,同時也明白,宋哲宗必定對自己深深不滿,更加不敢放下手裡的權利。

其二:

宋哲宗,9歲的時候,高太後攝政,某天,遼國來了使者,大臣蔡确怕遼國人的容貌和服飾與中原人不同會吓到皇帝,就給皇帝較長的描述了遼國人的特點,你絕對想不到,他居然講了幾十遍。

宋哲宗,在他說話期間,一直都是默不作聲,等到蔡确閉嘴了,就問蔡确:遼國的使者,是人嗎?

蔡确說:雖然是蠻夷之輩,但肯定是人。

宋哲宗說:既然是人,我怎麼會怕他呢?

其三:

高太後執政期間,朝廷裡沒有幾個大臣,看得起宋哲宗,當時的宰相是蘇頌,看到朝臣欺負宋哲宗年幼,每次上奏都不搭理宋哲宗,偶爾宋哲宗說話,也沒人應對,把他當空氣。

蘇頌每次奏事,先和高太後說一次,然後再和宋哲宗說一次,而當宋哲宗要發表意見時,他必定告誡群臣,俯首聽命。

宋哲宗親政之後,曾有人彈劾蘇頌,宋哲宗說:蘇頌,明君臣之義,不要輕率地議論這位國老。

趙煦,比肩宋太祖,隻做錯了一件事:傳位于輕佻玩藝術的宋徽宗!

北宋第七位皇帝趙煦

紹聖紹述

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高太後駕崩,宋真宗趙煦親政,宋朝的病根是什麼,他看明白了,隻有通過變法改革,才能解決一切問題,為此,召回了章惇等所有改革派。

當時朝廷,一直存在的新舊多股黨争的問題,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少年皇帝十分強勢,雖然他人老成,但朝廷經過8年的元佑黨争,群臣互相攻擊才是常态,他在位時間太短,沒能解決了這個問題。

宋哲宗,親政後,繼承宋神宗遺志,推行新法,次年,改元“紹聖”。

宋哲宗,召回了宋神宗倚重的新派重臣,使得王安石的變法措施得到執行,極大地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使得衰弱的國力,有所回升,國勢有所起色。

章惇當宰相,曾向皇帝彙報工作計劃,宋哲宗看到裡面,有不少的計劃是元祐時期的,要知道宋哲宗是反對一切元祐政策的,感到十分的詫異。

宋哲宗說:“元祐亦有可取之處?”

章惇回複:取其善者。

章惇,在宋哲宗親政的7年時間裡獨相,由于他的心胸格局十分寬厚,能中肯地看待問題,朝廷的政治氛圍,尚算清明。

各位看官不要忘了,章惇是經過8年的貶谪生涯的,他是宰相,更是被人重點招待,對舊黨一切,還能保持理智中肯地看待,在兩宋曆史上,能有幾位做得到?他再也不可能會有多少的容忍,不礙事則罷了,否則,他也是能殺人的。

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有重臣請求朝廷,專門設定一個部門,對元祐時期的案件進行複查,這個意思其實就是擴大黨争,章惇聽到後,知道自己反對不了,隻得默然。

因為這種做法,在曆朝曆代每個皇帝時期,可以說是政治正确的做法,直白地說,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這種做法導緻了變法并不深入,社會改革的進步成果很少。

兩敗西夏

在宋神宗時期,北宋對西夏的戰争取得了一些勝利。神宗去世後,高太後和守舊派司馬光當家做主,大手一揮,米脂、浮圖、葭蘆、安疆四寨,這些被收複的領土,又送還給西夏了。

宋哲宗親政後,堅持:國家領土不容侵犯,國家尊嚴是打出來的原則;先恢複新法,再用新法組織出大量強大的軍隊,停止一切和談,重構西北防禦體系。

北宋,有威脅的三股力量:一是李元昊建立的西夏;二是耶律德光建立的大遼;三是完顔阿骨打建立的金國。

洪德城戰役(起先)

元佑七年(公元1092年),西夏梁太後,率領數十萬大軍親征,沿馬嶺水(今環江)發動強大攻勢,圍環州(今環縣)及其西北四十裡外的烏蘭、肅遠、洪德及永和等寨。

宋哲宗,壓根就沒考慮過議和,重用“章楶”為戰場主要負責人,迎擊西夏軍團,并且,他自己做好了“禦駕親征”的準備。

章楶,指揮得法,排程有方,此戰大敗西夏,梁太後成了光杆司令得以逃出生天。

平夏城之戰(第一次)

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到紹聖二年(公元1095年),宋哲宗大膽任用了呂惠卿等強硬派大臣主持西北防務,重建西北的防禦體系。

紹聖三年(1096年),呂惠卿,在宋哲宗的支援下對西夏進行了多次出兵讨伐,14次連續反擊,北宋終于收複了部分領土,西夏也被打得炸毛了,組織了一支50萬人的大軍反擊,但失敗了。

紹聖四年(1097年),章楶,一面集結兵力騷擾,一面構築出了兩座城:平夏城和靈平寨。

平夏城之戰(第二次)

元豐八年(1085年),西夏開始不斷被摩擦,宋軍在西夏境内構築了一系列軍事設施,步步蠶食西夏領土。

元符元年(1098年),梁太後統帥大軍,号稱是百萬大軍,其實吧,打個對折再來個8折,估計就是真實資料了,結果就是被北宋摁在地上狠狠摩擦。

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北宋重構泾原和熙河兩路完成會州,及其餘三座堡寨的工事,同年,在遼國的調停之下,西夏議和,北宋和西夏确立新的國界。

通過這幾次的大戰,西夏的主力軍隊被斬殺,正是由于這個緣故,西夏從此“一蹶不振”,再也沒有翻身的資本,後面是被名将孟珙聯合遼國,滅亡了。

趙煦,比肩宋太祖,隻做錯了一件事:傳位于輕佻玩藝術的宋徽宗!

收取青塘

又稱河湟之役、王厚收取青唐,是北宋中後期拓邊運動的少有的高潮之一。

在大宋與西夏鏖戰的時候,吐蕃蠢蠢欲動,侵吞青唐,占領河湟;宋哲宗決定重新開機河湟之役,乘着青塘吐蕃内部出現分裂,決定對青唐唃厮啰政權出兵,得到宰相章惇的全力支援。

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至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北宋朝廷的政治格局發生了變動,诏棄鄯州、湟州“以畀吐蕃”,而後,曆時近十個月,終于收取了青塘,占領了河湟。

再其後,由于戰線拉得太長,後方的補給供應不及時,遭遇到了吐蕃的反抗。

宋徽宗,崇甯年間,王厚再次率軍,收複湟、 鄯、 廓州。

天妒英主

作者君提起兩宋朝廷,說得最多的就是考慮南宋整體地域、文化、經濟、社會風氣,還有朝廷整體思想,但對于宋哲宗,作者君想說的是“可惜”!

在兩宋曆史上的趙氏皇帝裡面,真真正正不知道“害怕”是什麼的,除了宋太祖趙匡胤,還有一位,就是宋哲宗。

向天再借五百年?

不需要!隻要再給他30年,或20年,再多給10年也行,遼國,也會步入西夏後塵,被他給打廢了。

作者君說:趙匡胤的基因可能不好,你看看兩宋曆代皇帝,不是精神病,就是性無能沒有子嗣留下來,要麼就是體弱多病,趙匡胤自己怎麼看都像是高血壓一類的情況導緻的暴斃,宋哲宗趙煦,他身體一直都不咋地。

元符二年(1099年),宋哲宗,因兒子夭折,悲痛不已,辍朝3天;之後,小女兒也暴病而死,又辍朝3天,連續失去骨肉至親的雙重暴擊,直接加重了他的病情。

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趙煦,病重,已無法上朝。

同年,2月,趙熙,在福甯殿崩逝,年僅二十五歲,在位十五年。

在兩宋曆史上,宋哲宗親政的時間太短,特别沒存在感,為啥這麼說呢?

他老爸是宋神宗,開宋朝變法之先河,他的繼任者是宋徽宗,這位主搞出一個靖康恥,一個流芳百世,一個遺臭萬年,他就執政幾年時間,要是再給一點時間,真沒得南宋這種糟心的政權什麼事兒。

宋哲宗,絕對說得上是英明神武,繼承老爸宋神宗的遺志,改革變法圖強,以期恢複大宋昔日榮光;大約是“情深不壽,慧極必傷”,他去世得太早,而且也沒有子嗣留下來,以至于讓輕佻玩藝術的宋徽宗,“靖康之恥”斷送北宋大好河山。

宋哲宗,任人唯能,重用章惇等一大批具有真才實學的人,恢複新政,使得大宋國力日盛;朝廷多次用兵,非但無崩潰之兆,甚至獲得大勝。

宋哲宗,老天隻給了他7年時間,但在有限的時間裡,打廢了西夏,收複了青塘地區,順手練了一波強兵,維護國家領土統一,驚豔了整個大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