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時間是綿延不斷的,節日把綿延的時間分成了一節一節的。與其他節日都隻有一天不同,過年是一個時間段。從臘月初八開始,“過了臘八就是年”,經小年、大年、初一、人日,到元宵結束,前後一個多月,高潮是大年夜,就是除夕。
大年俗稱大年三十,農曆有的月份三十天,有的月份隻有二十九天,比如今年就是臘月二十九過大年,但仍然叫“大年三十”。“年”,《說文解字》解釋為“谷熟也”,五谷一年一熟,是以用它來表示年。蘇轼詩歌說,“此生已覺都無事,今歲仍逢大有年。”“大有年”,就是大豐收的意思。
一年結束于最後一天,最後一天結束于夜晚,是以除夕當然極其重要。“除”本義是“台階”,《朱子家訓》說“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走上一個台階,就離開了前面的台階,是以有更替、去除的意思,“除夕”的“除”就是這個意思。
西晉那位改邪歸正的周處寫過一本《風土記》,裡面記載“蜀之風俗,歲晚相與饋問,謂之饋歲。酒食相邀,為别歲。至除夕,達旦不眠,謂之守歲。”可見,“除夕”這種說法以及拜年、年夜飯、守歲這些習俗存在了近兩千年。
(二)
在傳統節日中,除夕和清明透着許多感傷。清明是傷逝,除夕是傷己。“人家的閨女有花戴,你爹我錢少不能買。扯上了二尺紅頭繩,我給我喜兒紮起來。”不僅僅楊白勞,窮人過年都不怎麼好過。犒勞家人要花錢,人情份子要花錢,欠債還錢也都以過年為期限,過年可不就是過關一樣?是以有“年關”一說。
年關還要過心理關。在小孩子歡呼長大了一歲的同時,大人們都清醒地感覺到自己老了一歲。看曆代文人寫在除夕的詩詞,“初心自慷慨,白首還蹉跎”“其生竟幾何,倏忽已頹齡”“惆怅新愁添白發,鬓邊如雪映寒花”“明朝攬鏡休憐色,未入新年鬓已華” “浩蕩江湖容白發,蹉跎舟楫待青春”“酒冷香銷夢不成,逼人殊覺歲峥嵘”……對歲月的恐懼,平時還不覺得,到了這時候就都浮上了心頭。
除夕漂泊在外的人就更加難過了。“十年江海客,孤館别離人”“異鄉垂老計,春草隔年心”。大詩人高适寫道:“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故鄉今夜思千裡,霜鬓明朝又一年。”要知道,這是一個昂揚的時代,詩人生性還狂狷奔放、豪氣幹雲,“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是何等的豪邁和灑脫。
年年難過年年過。
(三)
作為一年最大的節日,除夕到底還是應該歡樂的。唐太宗李世民《守歲》鋪陳了宮殿迎新的豪華氣氛之後,以“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兩句,把除夕的辭舊迎新寫得如此歡欣祥和。畢竟是千古明君,畢竟是萬邦來朝。
對平常人來說,祭祖和年夜飯是歡樂的。不忘來時的路,除夕的祭祖很隆重,隆重得儀式感多于追思本身。中國人是簡樸的,但不論貧富,祭祖後的年夜飯要各盡所能,雞鴨魚肉粉絲千張……有一年,父親借錢買了一斤豬肉,不敢走大路,繞道田埂,還是被生産隊長發現後以欠錢戶為理由沒收了。過年沒有吃上一點葷腥,是父親直到晚年都沒有放下的心結,覺得一家之主愧對家人。現在都說年味淡了,部分是好事,因為平時的日子裡小康味濃了。
五十年前沒有丁克這種奇怪的念頭,娃娃們人滿為患,晚飯後人手一盞油紙燈籠,裝上蠟燭,成群結隊串門讨糖讨瓜子,其樂融融。但哇哇的哭聲會随時響起,雪多路滑,哪個倒黴蛋摔跤把燈籠燒掉了。哇哇幾聲後,來不及多傷感,趕緊爬起來,屁颠屁颠繼續串門。半夜時分,回家領壓歲錢。我小時候的壓歲錢沒超過一塊錢。枕頭下捂幾天,開學要交學費。此時,姐姐已經為我準備好新衣、新鞋、新襪……在父親的催促聲裡,我戀戀不舍上床,醒來就是新的一年。
“東風自此無閑暇,萬裡乾坤一夜新。”所有的不愉快都随着舊歲一起過去吧,讓我們敞開懷抱迎接新年!(韓可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