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表現主義版畫家、雕塑家凱綏·珂勒惠支1867年7月出生于柯尼斯堡(今俄羅斯加裡甯格勒)。這位傑出的女性藝術家不僅在西方藝術界聲名遠播,也為不少中國群眾所熟知。将珂勒惠支介紹到中國的,正是中國著名文學家魯迅。
20世紀20年代後期,魯迅開始接觸到20世紀初歐洲的新版畫藝術,認為木刻藝術有利于改造大衆意識,推動社會及政治改革。1930年代起,魯迅開始收集珂勒惠支公開發行的版畫作品,包括有其親筆簽名的原拓版畫。1931年2月,柔石、胡也頻等5名左聯作家遇害。為紀念自己的學生和朋友柔石,魯迅在《北鬥》雜志創刊時,将珂勒惠支的木刻版畫名作《犧牲》交給《北鬥》發表。這是珂勒惠支的作品首次進入中國觀衆視野。1936年,魯迅自費刊印出版《凱綏·珂勒惠支版畫選集》。這也是中國出版的第一本珂勒惠支作品集。
位于德國首都柏林的凱綏·珂勒惠支博物館。
凱綏·珂勒惠支博物館的内部陳列。
珂勒惠支的作品,影響了陳鐵耕、胡一川、黃新波等當時一大批中國版畫藝術家。在魯迅看來,“女性藝術家之中,震動了藝術界的,現代幾乎無出于凱綏·珂勒惠支之右”。他還曾通過美國女記者史沫特萊的介紹與珂勒惠支通信,希望邀請她為中國進行版畫創作。
柏林普倫茨勞爾貝格區魏森伯格大街是珂勒惠支與家人生活超過50年的地方。為紀念這位藝術家,這一街道早已更名為珂勒惠支大街,大街旁邊的公園也在1947年正式更名為珂勒惠支廣場。1958年,雕塑家古斯塔夫·塞茨創作了一座珂勒惠支坐姿銅像,置于廣場當中。一如珂勒惠支的大部分自畫像,這座銅像表情嚴肅,似乎正陷入深思。
位于柏林珂勒惠支廣場的珂勒惠支銅像。
“這是一個無助而彷徨的時代,我承認自己的藝術是有‘目的’的,我要經曆這個時代、勾勒這個時代、影響這個時代。”就像珂勒惠支廣場中的那尊銅像所展現的,珂勒惠支終其一生始終是一名嚴肅的思考者。她的藝術作品始終與群眾站在一起,展現着德國大衆的生活,他們的疾苦、貧窮、饑餓、悲傷,他們所經曆的戰争與死亡。其作品中展現的悲憫和力量感,恐怕是其能得到魯迅如此高度認可的一個重要原因。
珂勒惠支12歲時,父親看到了她的藝術天賦,開始安排她進行繪畫和複制石膏模型的學習。從青少年時期起,珂勒惠支就對以勞動人民為主題的創作有着天然的興趣。16歲起,她開始對水手和農民人群進行繪畫創作。年輕的珂勒惠支先進入了柏林一所女子藝術學校就讀,後又進入慕尼黑女子藝術學校進行學習。
在慕尼黑期間,珂勒惠支認識了人生伴侶——醫學生卡爾·珂勒惠支。二人結婚後,搬到了魏森伯格大街,并相繼生下漢斯和彼得兩個兒子。他們居住的地方生活着大量底層勞動人民,不少人經常來找卡爾看病。與他們的接觸讓珂勒惠支更加了解底層群眾的困境,也希望通過自己的藝術作品展現他們的真實處境。《織工起義》《農民戰争》等版畫組畫都是該主題下的經典作品。
凱綏·珂勒惠支博物館陳列的珂勒惠支及其家人介紹。
1914年10月,她的次子彼得在一戰中喪生。喪子之痛讓珂勒惠支經曆了極其痛苦的時光。從1914年起,她開始為彼得及其他陣亡的戰士創作紀念碑。今天,這一名為《陣亡兒子的雙親》的雕塑被放置于比利時弗拉茲洛德軍士兵公墓,這裡也是彼得最後安葬的地方。
珂勒惠支信奉社會主義思想和反戰思想,自身的遭遇和周圍人的兒子接連離世,使她更加堅定了反戰信念。此外,珂勒惠支還最終被國際共産主義思想所吸引。1927年,她還曾受邀前往蘇聯參加十月革命十周年紀念活動。
凱綏·珂勒惠支博物館中展示的《絕不要戰争再來》海報。
彼得的離世成為珂勒惠支藝術創作的一個重要轉折點。1918年,珂勒惠支引用德國詩人歌德的詩句“谷種不該被磨粉”,反對讓更多年輕人加入戰争。1919年,德國共産黨創始人之一卡爾·李蔔克内西被害,珂勒惠支為此創作木版畫《悼念逝者》。1920年,珂勒惠支被選為普魯士藝術學院成員,這也是該國第一位女性獲此榮譽。1933年德國納粹上台後,由于與作家海因裡希一同簽名号召左翼黨派團結反對法西斯危機,她被迫放棄了這一職務,其藝術作品也被移出博物館并禁止展出。但這并沒有阻止珂勒惠支藝術創作的腳步。1942年,當珂勒惠支陸續失去了丈夫和孫子之後,她創作了其人生中的最後一幅畫作——同樣以歌德詩句為題的《谷種不該被磨粉》,畫中展示了一位母親張開雙臂,盡力護住3個孩子,再次展現了她堅定的反戰态度。在二戰還有16天就要結束的時候,珂勒惠支安靜地離開了人世。
曆史不斷向前,生活總在繼續。直至今日,珂勒惠支及其作品仍然被人們所紀念。1993年,時任德國總理科爾決定在位于柏林的“新崗哨”放置珂勒惠支的複制作品《母親與死去的兒子》,用以紀念二戰中的遇難者。在柏林、科隆、庫克拉勒和莫裡茨堡等地,都有珂勒惠支的紀念博物館。
(以上圖檔均由作者拍攝)
責編:莽九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