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紋樣與圖像:中國南北朝時期的石窟藝術

中國佛教美術史上,南北朝前期的北魏時代是西傳而來的佛教美術漢民族化程序中極為重要的時期。不僅展現在石窟内部的主尊和壁面的大龛造像上,而且滲透至壁面上所浮雕的摩尼寶珠、藤座、山嶽等紋樣細節中。

八木春生教授從其已出版的兩本日文專著《雲岡石窟文樣論》、《中國仏教美術と漢民族化》中,圍繞南北朝時期的佛教紋樣這一主題,選取了八篇相關論文,并作了重新編排,構成《紋樣與圖像:中國南北朝時期的石窟藝術》一書。

作者通過細緻考察佛教紋樣,研究了佛教藝術的漢民族化、南北朝佛教藝術之間的交流影響和存在的差異,以及這背後所蘊含的當時人們對于佛教的了解、接納、希冀等諸多問題。

紋樣與圖像:中國南北朝時期的石窟藝術

作者:[日] 八木春生 著

姚瑤 等譯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11月

定價:145.00

目 錄

前 言

壹 南北朝·摩尼寶珠紋樣

一、漢譯佛典中的摩尼

二、《梨俱吠陀》中所載的mani

三、西域所見的摩尼

四、中國北朝的摩尼(遷都以前)

五、中國北朝的摩尼及摩尼寶珠紋樣(遷都以後)

六、中國南朝的摩尼寶珠紋樣

七、關于mani的漢民族化

八、日本法隆寺救世觀音像所捧持的摩尼寶珠

貳 雲岡石窟·藤座式柱頭紋樣

一、關于藤座(筌蹄)

二、關于“類藤座柱頭”

三、雲岡石窟中的“藤座式柱頭”

四、初期型式的“藤座式柱頭”

五、中期型式在昙曜五窟(第16窟)中的登場

六、中期型式向後期型式的發展

七、“藤座式柱頭”的衰退(第5·6窟及第1·2窟)

叁 雲岡石窟第二期·山嶽紋樣

一、禅定與升仙思想

二、明窗中的圖像

三、水準方向的升仙思想

四、拱門的圖像

五、雲岡石窟第二期諸窟與升仙思想

肆 北魏·金剛力士像

一、西方的(金剛)力士像

二、中國南北朝初期(河西地區)的力士像

三、雲岡石窟的金剛力士像

四、龍門石窟賓陽中洞的力士像

五、新形式的力士像

六、新形式力士像的祖形

伍 北魏後期·漢民族傳統圖像

一、陝西地區

二、河南地區

三、山西地區

四、山東地區

五、北魏時期的漢民族傳統圖像

陸 鞏縣石窟·畏獸像

一、研究史

二、第1-4窟外壁

三、中心塔柱的構成

四、中心塔柱的造像(佛像)

五、中心塔柱的造像(佛像以外)

六、東、西、北壁

七、南壁

八、第1、3、4窟的營建

九、第5窟

十、鞏縣石窟的造窟思想

柒 南朝·蓮花紋樣

一、圓花周圍伸展出全忍冬葉片等的複合型圓花紋樣

二、插花紋樣

三、北朝荷葉形式的變遷

四、南朝的荷葉

五、南京鐵心橋王家窪南朝墓出土磚雕插花紋樣中的荷葉表現

六、龍門石窟皇甫公窟插花紋樣中所見的立體化荷葉

捌 南朝·成都·佛教造像

一、成都出土群像形式造像的構成

二、成都出土群像形式造像的背光

三、成都出土群像形式造像中的佛像

四、成都出土群像形式造像中的菩薩像

五、成都出土群像形式造像中的力士像

六、綿陽平楊府君阙和梁中大同元年(546)銘釋慧影造像

結語

參考文獻

插圖索引

後記

譯後記(311)

内 頁

紋樣與圖像:中國南北朝時期的石窟藝術
紋樣與圖像:中國南北朝時期的石窟藝術
紋樣與圖像:中國南北朝時期的石窟藝術
紋樣與圖像:中國南北朝時期的石窟藝術

以上資訊根據本店所有或曾有圖書,結合網絡資訊整理編輯,纰漏之處還望指正見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