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縣域鄉村振興,數字化工具能幫上哪些忙?

縣域鄉村振興,數字化工具能幫上哪些忙?

助力鄉村振興,無疑是當下讨論的熱點、焦點和具有時代觸點的話題。

去年年底,黨中央、國務院做出部署,同16個部門聯合啟動了縣域商業建設行動。縣及縣以下的商業網絡是大陸整個流通體系當中的短闆和弱項。在城鄉融合的大背景下,作為有社會責任感的科技公司,應當充分發揮海量資料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在縣域層面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縣域傳統業态轉型更新,催生新産業、新業态、新模式。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推動消費持續恢複”、“推動線上線下消費深度融合,促進生活服務消費恢複,發展消費新業态新模式”以及“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發展農村電商和快遞物流配送”、“提高産品和服務品質,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着力适應群衆需求、增強消費意願”。縣域本地商業化,是兩會商務部領銜農村農業部等,共同牽頭的内循環與鄉村振興戰略,同樣符合“數實融合”大方向。

圍繞“數字服務産品力促進縣域鄉村振興”這一議題,騰訊研究院聯合微信與為村,共同舉辦了新鄉村振興研讨會,從不同視角探讨,如何通過數字化手段拉平城鄉和地區之間的發展差距,助力鄉村振興。

研讨嘉賓:

陳晶晶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SSV)為村發展實驗室專家,中國人民大學文學博士

顧海君騰訊微信事業群城市服務項目負責人

潘東明浙江趕街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總經理

李 孜騰訊研究院企業社會價值創新中心專家

主持人:

陳力源騰訊研究院進階研究員

政策解讀:

尋找鄉村振興數字化突破口

主持人:想首先請教下潘東明先生和李孜先生,從政策解讀的角度,數字服務産品在縣域鄉村振興的突破點有哪些?

李孜:目前要促進國内國際雙循環,對于内循環而言,消費和就業是一個很重要的方向,農村商業體系的建設對于暢通國内大循環也是一個重要的戰略支點。

這樣的政策背景之下,我們提出了兩個問題:一是到底現在縣域的商業的數字化情況如何?二是作為數字科技公司,數字産品可以如何助力鄉村振興、為實作共同富裕做努力?

帶着這兩個問題,我們去到鄉村,進行了實地的調研。我們選擇的第一個調研點在浙江省麗水市遂昌縣。我們發現本地商業化确實存在困境。雖然電商平台的下沉确實為縣域搭建起了更完善的物流體系、培養了數字化習慣,但是這些外來平台的出現,對本地商業産生了很大的擠壓,例如缺少數字化營運能力、難以搭建本地配送物流體系、以及缺少線上營銷的視窗等,而數字化可能是幫助他們突出重圍的最好方式。

縣域鄉村振興,數字化工具能幫上哪些忙?

圖1.調研團隊走訪遂昌縣本地商戶

數字産品可以滿足本地消費者線下體驗式消費,能幫助實體門店引流,并精确了解使用者的需求。對于那些中小商戶來講,他們借助這些數字産品,可以實作線上結算、營運、營銷等一系列事務,優化管理、降本增效,帶來大量本地就業。同時也提升了縣域鄉村的經濟活力,促進了本地的商業内循環。

縣域鄉村振興,數字化工具能幫上哪些忙?

圖2.遂昌本地農産品數字化執行個體

其次,從數字政務方面,強化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鄉村政務數字化能力,可以促進鄉村治理現代化;從數字産業方面,依托數字技術體系和産品平台,可以促進農業數字化發展,助力縣域鄉鎮企業數字化轉型;從數字服務方面,完善鄉村數字化公共服務體系、商業服務體系,創新公共服務供給方式,可以激活鄉村市場主體活力。

潘東明:通過電子商務賦能鄉村方面,在政策上和商務部或者地方商務的關聯度特别高,回顧過去十幾年的縣域農村商業體系建設,有幾個重要節點。

首先,2005年-2013年間,商務部主推的“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将一些傳統的夫妻店向超市化、便利店方向改造。比較典型的就是把原來的很多一米多高的櫃台拆掉,變成一種敞開式貨架這樣一種新型的、相對更開放更便利的商業形态。

2014年,商務部發起了“電子商務進農村”的數字化改造,對農村商業的數字化、電子商務化、網際網路+都做了很大的改進。它的核心是通過線上電商賦能農村、縣域經濟。從2014年啟動到2021年,大約有1700多個縣,每個縣有2000萬到4000萬不等的專項資金用于電商進農村。

2021年提出的縣域商業體系建設,我們遂昌算是比較深度的參與者,包括《縣域商業建設指南》的起草,以及圍繞指南起草召開的相關研讨會。

從我的了解來看,第一輪農村傳統商業轉型針對實體,第二輪是針對電商,第三輪縣域商業體系建設,是對實體和電商的進一步融合。

現在的下沉市場,以縣域鄉鎮為主體來說,特别是近兩年來,遭受到競争壓力非常大,有自身的原因,也有來自外部商業平台的下沉。平台的下沉使得當地商業遭到嚴重的擠壓。它造成了稅收的流失、侵蝕當地就業,形成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助力縣域的商業體系建設,目前主要包括硬體層面、軟體層面兩個方向。硬體層面包括商貿中心主體的建設,例如物流中心、商貿中心等;軟體方面則是平台的支援,企業可以一個一個地方去開發,但是很難做到标準化。是以我們非常希望騰訊,作為一個技術強大、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公司,能夠關注到縣域商業體系數字化服務的建設,助力本地商貿的發展。

從我們自己的實踐來看,通過線上直播、小程式、社群團購等形式,已經成功的把很多農産品銷售出去,特别是趨向于本地化、更趨向于私域流量的直播,特别适合本地的商業體系建設。此外,縣域當地的小微企業是縣域經濟的活力所在,數字化工具的使用可以幫助他們降本增效。我們目前能服務的範圍還是比較有限,是一個小盆景,不是一片風景。如何把網際網路科技的力量,更好服務下沉市場、服務農業、服務縣域經濟,目前是一個非常好的節點。

“為村”思考

主持人:騰訊多年來一直是深耕公益慈善和社會價值創新,特别是在2021年提出了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的戰略,想請教陳晶晶女士,您作為騰訊SSV(可持續社會價值)的一線參與者、“為村”項目專家,對于縣域鄉村振興這個話題有怎樣的思考呢?

陳晶晶:SSV是可持續社會價值的簡稱,我們事業部叫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事業部下面有一個向善實驗室群,我們為村發展實驗室就是向善實驗室群中的一員,主要緻力于在鄉村領域找到一些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的新路徑、新方式、新模式和新方法。

2021年的戰略更新是騰訊24年的曆史上的第4次戰略更新,這一次戰略更新的核心就是在紮根消費網際網路,擁抱産業網際網路這兩個戰略之後,還要再補充上推動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

一方面是國家的戰略在發生變化,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另外一方面,騰訊作為一個公司,它在自身的發展道路上,也走到了新一次的戰略更新的階段,需要把社會價值的創新作為整個集團的戰略底座的一個階段。

縣域鄉村振興,數字化工具能幫上哪些忙?

SSV自2021年4月份成立以來,為村發展實驗室一直在思考:作為一個助力鄉村振興的部門,我們應該怎麼做,應該怎麼找到助力鄉村振興的騰訊模式?

我們現在基本确定了這個問題的原則和方針,總結出了判斷問題的三個标準。

原則上,我們要堅持三個标準:第一個标準是我們要緊緊的跟随國家戰略;第二個标準是農民受益。我們做所有的這些事情,最終的目标是為了社會價值;第三個是騰訊的優勢,在鄉村振興主體自主發力之餘,我們作為網際網路科技公司,能為他們做些什麼?

基于這寫标準,我們初步确定了這樣幾個重點探索方向:第一個就是鄉村的人才振興,例如前兩天剛在深圳開班的“中國農大騰訊為村鄉村CEO計劃”,針對性培養鄉村職業經理人;第二是鄉村建設,我們希望培養的鄉村人才能在廣大的農村,在鄉村建設的各個領域帶領大家一起發展;第三個方向是發展農業産業中的特色種養業;最後是發展前沿的農業科技,騰訊一直很注重科技的助力,農業領域同樣如此。

數字生态服務建設

主持人:關于數字服務生态,作為縣域一線的從業者、微信團隊城市服務行業深度參與者、以及行業專家,你們認為可以通過怎樣的生态服務建設,來減少城鄉間在商業服務領域以及公共服務領域的差距?

顧海君:微信開放平台主要的産品是兩個,一個是公衆号,包括訂閱号服務号,還有一個是小程式,我在這個團隊主要負責行業營運,重心是在政務民生領域,包括有些社會服務的一些場景。

這兩年,借助數字化産品,政府的公共服務一直在下沉,像“粵省事”、“随申辦”這樣的公共服務小程式,已經下沉到了鄉村,“粵省事”不光服務經濟發達的珠三角區域,也能覆寫到廣東省的偏遠地區。

現在,微信開放平台的服務号和小程式,通過數字化手段解決了很多政務問題。比如社保繳納,微信小程式幫助了8千萬老人解決社保繳納的問題,其中大部分是鄉村老人,他們自己不會用,可由從業人員操作代繳,完成了以往讓人頭疼的一些事情。

從商業上來看,服務号和小程式也已經被大家廣泛接受。現在全國有九百萬家店餐飲門店,其中餐飲小店大概有5百萬家,引導他們使用小程式掃碼點餐、微信收單,同樣可以提升營運效率。

小程式還可以助力社群團購下沉。在中國的商業體系中,有七百萬家夫妻店,其中有兩百萬家在縣域内,幫助這些夫妻店提升經營能力,可以有效提升縣域商業的服務水準。

開放平台不斷深度下沉的實踐,切切實實解決了一系列民生相關的是實實在在問題,包括(社保、養老、醫保,網際網路法院、老年人便利度)。那麼,進一步發揮微信場景能力、以及數字便利度的能力(小程式)來不斷縮小城鄉間的發展不平衡問題。

潘東明:縣域商業主體主要以批發商、大的一些專營店、傳統商業經營者為主。線上化是它們目前非常重要的一塊,線上化背後需要的是平台的支撐。

我在縣域,有自己的商業實體店,農産品線上直播也已經開展,通過小程式、微信群與消費者連接配接起來,實作精準營銷和售後服務回報。縣域的商業要振興起來,首先需要平台的支援,背後需要标準化的技術支撐。縣域商業企業具有本地優勢,當他們補上了數字化和物流配送的短闆後,就可以抵禦外部的競争壓力。

商業層面的社會化服務可能是最大的慈善,能在技術層面、平台層面或者直播工具這些層面有解決方案,有社會責任的科技公司可以幫助商務部、國務院,在金融商業體系建設方面的角度來助力推動這個事。

這麼多年(一線工作)看下來,産業固然重要,但是實際上真正跟老百姓相關的、跟就業相關的、跟創業相關的、跟日常柴米油鹽生活相關的,其實是地方商業。如果一個地方的商業坍塌了的話,大概是成千上萬人失業,而且對稅收各方面影響都很大。

李孜:我覺得剛才兩位老師講得非常的全面。第一,微信的整個産品生态,其實是公共服務加商業,是實實在在的在彌補城鄉之間基礎設施帶來的服務差距;第二,千家萬家的縣域企業,都是本地傳統商業的先鋒,我們的數字化如何能夠快速的賦權他們,作為工具的同時,形成标準化産品、建設地方生态服務體系、建構服務商生态、最終實作内循環,支撐起我們廣大人民群衆的生産生活需求,這可能也是一個巨大的社會責任的創新。

數字服務産品力助力鄉村振興

主持人:最後一個問題想請教一下在座的各位專家老師,你們覺得怎麼樣的數字産品可以來實作我們的鄉村振興?

潘東明:希望網際網路科技公司能夠将注意力更多從大城市轉移到地方縣域,希望能夠從公益的角度出發、探讨與商業結合的方式,希望科技公司的産品、騰訊的産品,可以為縣域鄉鎮農村的商業提供新的支援。

陳晶晶:我們做鄉村振興,有一個20字方針:政府主導,社會共創,騰訊助力,試點示範,分類推進。

希望未來,無論是從農業上的一産二産三産,公共服務或者商業服務業等等,從不同的次元,農業次元、農村次元、農民的個人發展次元等等,我們能夠以縣域為架構,做更多更精準的分析。在精準分析的基礎上,再做出更有針對性的一些數字化的服務。

顧海君:小程式再有幾天,正好是五年的時間點。我們在頭部或者在城市,已經有了較好的覆寫面和公共服務基礎。但是在廣大的、所謂中腰部或者更下沉的區域,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空白。是以我一直在想呼籲我們的服務商,呼籲我們的合作夥伴,一起跟我們來關注這個問題。

我們希望可以和縣域一線的從業者一起探索,我們非常願意去幫助老百姓、幫助縣域居民、村民們獲得更好的數字化服務,也希望能幫助服務商實作自己的商業價值。

我們開放平台有一句slogan:再小的個體都有自己的品牌。我希望能有更多的能力可以輸出給大家,幫助縣域鄉村數字化經濟轉型,起到我們應有的作用。

李孜:希望我們這次聚在一起,能夠真正在未來,為縣、為鄉村解決就業,解決更好的消費,為他們創造可以持續創業、持續創新的機會。縣域本地批發零售商戶等小微企業,是縣域經濟的活力所在。早在2020年,騰訊就推出了TAPD小微企業扶持計劃,旨在幫助小微企業共渡後疫情時代轉型難關。當下,全新的縣域本地商業數字化轉型,更是我們作為數字企業,參與到國家戰略、加入鄉村振興的重要切入點。其實作在本土已出現了了不起的星星之火,未來如何燎原,我們可以一起加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