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你那麼大度還是沒朋友?因為你壓根不了解人性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交友标準,但從日常生活的需要來看,大部分人都願意和一個心胸大度的人成為朋友。可讓人感到奇怪的是,現實生活中那些真正能夠做到大度的人,普遍都沒有什麼知心好友。

這個現象也會讓許多努力做到大度的人感到不解,為什麼自己已經足夠坦誠大方地對待别人,事事為他人着想,說話熱情認真,最後卻交不到幾個真心的朋友呢?心理學家認為出現這個現象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老好人

某些人為了交上朋友,總是會降低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線和标準,漸漸成為他人心中的老好人。

為什麼你那麼大度還是沒朋友?因為你壓根不了解人性

這樣的人已經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度了,因為他們總是為了維持自己的形象而遷就别人,失去了自己的原則。

别人向他們發出求救信号時,他們總是會将自己放在最後一位,放下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去幫助别人。如果别人的心情不好,他們也會做一個可靠的傾聽者,幫别人排憂解難。哪怕一群人共同出門遊玩,他們也會壓制自己的需求,盡可能讓其他人的要求都能夠得到滿足。

誠然和這樣的老好人在一起相處是非常貼心舒适的,但這樣的思想隻是單向的,因為人們隻會習慣于老好人所帶來的好處,并更加得寸進尺。

長時間和老好人在一起生活,周圍的人都會理所應當地接受這種好,并且認為這是他自身具有的品質。

為什麼你那麼大度還是沒朋友?因為你壓根不了解人性

是以這樣的善意便無法觸動他人,也很少有人能夠意識,這樣的善意代表着老好人想要和我們建立起更加親密的友誼。如果有一天老好人們是以感到疲憊,不再像之前那樣遷就對方,反而會被别人埋怨。

總想“一碗水端平”的原則

那些在生活中表現得格外大度的人,總是不希望得罪任何一個人。但人際交往時,人們總是喜歡和他人對比,來滿足自己的特殊需求。

比如和朋友之間交往,他們也會希望朋友能夠對自己投入更多的熱情,讓自己表現得比普通人更加重要。

我們一生中會遇到許多朋友,有的朋友可以陪我們走過大半輩子,成為可以傾吐内心的生死之交,而有的朋友隻是短暫旅途中的過客。

為什麼你那麼大度還是沒朋友?因為你壓根不了解人性

面對不同類型的朋友時,我們的情感态度也會出現側重于偏差。

但那些大度的人卻沒有這樣的“差別對待”,因為不想被他人在背後說三道四,他們總是會遵循一碗水端平的原則,對每一個人都平等友好。然而他們卻沒有意識到,人際交往中無差别的友善就是無用功。

即便有一些人想要和你做朋友,也會因為這樣無差别的友善,意識到他在你心中的地位與常人相同,進而打消與你深交的念頭。是以這些胸懷大度的人,身邊隻能留下普通朋友,卻可能遇到那種交心的好友。

生物适應性

當然進化心理學也提出,人們普遍具有生物适應性。簡單來說就是,當人們在黑暗或光亮的環境下生活,突然進入到與之相反的陌生環境中,人們都會出現暫時失明的情況。

這是因為我們的眼睛需要适應新的環境。

人際交往中也存在着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和他人相見時始終客客氣氣,而在日後的交往中逐漸變得熟絡,開始向對方有意無意地示好,友誼關系就可以在短時間内建立起來。

但如果一開始我們就對他人十分友善,别人反而會對我們表現得越來越冷淡。這樣的情況很容易在工作環境中出現。比如某些人剛到新公司入職,總是會表現得客客氣氣,盡善盡美地完成前輩交代的工作。

雖然前輩會認為他們乖巧懂事,對他們表現出更大的善意了,但時間一長,前輩便會毫無顧忌地将工作直接交給新人。

為什麼你那麼大度還是沒朋友?因為你壓根不了解人性

簡單來說就是那些長時間對人大度的人,因為在做人做事上沒有太大的反差,以至于其他人認為他們本身就是這樣的性格,進而意識不到他們所做出的努力與付出。

反倒是那些長時間不大度的人,在某天突然大度地對别人給予幫助。

這樣的反差會讓受幫助者眼前一亮,認為自己在對方心中有着不一樣的地位。如果這種事情發生在異性之間,也會讓雙方的感情進一步加深,甚至發展成為男女朋友。

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些為人做事都較為大度的人,往往缺乏個性。

人類交友的過程就是在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是以個性和共性在某些程度上是相通的。具備個性和共性可以讓兩個人的友情變得更加親密,也能夠建立起一個更加牢固的團體,也就是古人常說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為什麼你那麼大度還是沒朋友?因為你壓根不了解人性

這些大度的人能夠遇到的朋友,往往也都是較為大度,沒有太多個性的人。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微信公衆号:第一心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