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21世紀經濟報道作者 | 南财理财通編輯 | 唐曜華新媒體編輯 | 實習生蔡怡楠
在利率下行、權益市場震蕩劇烈以及“資産荒”加劇情況下,衍生品在理财産品資金配置中的重要性愈發凸顯。據銀行業理财登記托管中心資料,2023年末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理财的存續規模為400億元,較2022年末增長100%。南财理财通資料顯示,2023年理财公司結構性理财新發量大增,同比2022年增長近110%。其中固定收益類結構性理财新發量更是同比增長234.92%。結構性理财由理财公司或銀行發行,收益情況通常與挂鈎的指數、商品、基金有關,在理财産品全面“淨值化”後,淨值随市場情況波動。與結構性存款相比,都具有收益增強的屬性。本文統計的結構性理财為理财産品說明書中載明内嵌衍生品結構的理财産品。結構性理财與結構性存款、保本型券商收益憑證在某種程度上相似度較高。在實際運作上,結構性理财的規模會與保本型券商收益憑證有一定重合。理财公司發行結構性理财一般需要衍生品交易資格,不過并非所有的理财公司都擁有該項牌照,沒有牌照的理财公司或募集金額不足5000萬元的結構性理财可以通過配置券商收益憑證間接參與衍生品市場投資。據南财理财通整理,截至2023年末,已開業理财公司中,僅16家理财公司擁有衍生品交易牌照。收益憑證是指證券公司發行,以私募方式向合格投資者發售的投資工具,約定本金和收益的償付與特定标的相關聯的有價證券。收益憑證通常與特定标的相關聯,包括指數、期貨、利率、匯率、金融衍生品及基礎商品等。按照合同約定分為“本金保障型”和“非本金保障型”。在本金保障型收益憑證中,證券公司借助募集所得資金,進行結構化的産品設計,約定期限結構,到期或達到約定目标時還本付息。此外,結構性理财的發展也離不開結構性存款的壓降。結構性存款,是商業銀行吸收的嵌入金融衍生品的存款,通過與利率、匯率、指數等标的表現挂鈎或者與某實體的信用情況挂鈎,使存款人在承擔一定風險的基礎上獲得相應的收益。結構性存款因風險較低頗受上市公司青睐,盡管如此,結構性存款長期壓降的趨勢恐怕較難改變。因結構性存款和本金保障型的券商收益憑證均具有保本的特點,上市公司結合投資的安全性和收益性考量,頗為青睐結構性存款及券商收益憑證。結構性存款還被納入存款保險保障範圍,而這一點是理财産品中的結構性理财所不具備的,理财産品已基本實作淨值化,産品淨值随投資标的價值波動而變化;在收益方面,三者都有一定機率獲得較高一檔的收益。近年來,為支援實體經濟,打擊資金空轉套利,監管加強了對結構性存款的規範,壓降結構性存款的大方向不變。結構性存款規模自2020年4月以來每月整體呈走低趨勢。同花順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末,中資全國性銀行人民币結構性存款餘額為4.02萬億元,較2020年4月末高點12.1萬億元下降66.89%,降超8.1萬億元。結構性理财的管道吸金能力減弱。回顧募集金額情況,2023年“固收+期權”結構性理财季度募集金額先增後降。整體呈現上半年瘋狂吸金、下半年募集難的局面,單品募集金額逐季走低。從2023年一季度的3.13億元降至2023年四季度的1.27億元,相較之下跌幅為59.42%。南财理财通課題組了解到,相較産品結構創新,打通管道特别是頭部管道對産品募集規模的提升更為有效。2023年下半年結構性理财産品募集較難,各家理财公司結構性産品在頭部管道排期上新瓜分規模,難出大單。在2023年四季度,即使頭部管道募集能力也略顯疲乏,多隻産品初始募集規模不足5000萬,部分産品初始募集規模甚至不足千萬,不及産品說明書的募集規模下限但依舊成立。
那麼結構性理财業績水準如何?南财理财通資料顯示,2023年到期結構性公募理财平均到期年化收益為2.58%(合并登記編碼,下同),其中固定收益類結構性理财平均到期年化收益為2.76%,混合類結構性理财平均到期年化收益為2.16%。從存續産品看,截至2023年末存續期滿一年的結構性公募理财2023年平均淨值增長3.03%,其中固收類産品(固收+期權)平均淨值增長3.23%,混合類平均淨值增長2.41%。2023年固收類結構性理财産品的平均淨值增長率低于純固收(3.61%),但高于固收+權益(2.89%)。值得注意的是,存續期滿一年的結構性理财運作方式多為開放式運作,而封閉式運作的結構性理财占新發行産品主流。南财理财通課題組認為2023年新發行量猛增的主要品種為挂鈎股指的“二進制”結構産品,此類結構較為依賴挂鈎指數在觀察期内上漲産品敲出,2023年上半年主要指數在相對高點時吸引了較多投資者是以發行量較大,而下半年主要指數表現不佳,該類産品難以敲出,業績表現不佳,是以吸金能力有所減弱。事前寫明與相機抉擇,結構性理财應該标明結構還是模糊字眼?在說明書寫明内嵌結構為目前市場上結構性理财産品的主流做法,僅有少數幾隻産品在産品說明書中披露業績基準但不載明所用結構,在實際運作報告中才披露所購買的收益憑證。不披露具體結構及挂鈎标的的産品投資經理可運作空間更大,可以根據市場情況調整适合的一種或多種内嵌結構。但從投資者保護的角度看,客戶希望結構性産品資訊透明化,這有助于更好了解産品風險,比對自身風險偏好。銷售管道通常對未具體載明結構等資訊的結構性産品主要以“固收+”産品或混合類多資産配置産品去銷售。長期來看,結構性理财發行主要依賴過往業績表現打造的品牌系列效應,而其背後展現的則是理财公司的結構性産品投研團隊實力。實力展現主要分為兩塊:一,産品創新能力及設計能力。2023年14家理财公司齊發結構性理财,内嵌“二進制看漲自動敲出”的産品更是層出不窮,理财客戶經過相似産品結構性存款的洗禮對二進制結構産品較易接受,産品業績基準比較容易了解。但是随着入局者增加,産品競争趨于白熱化,二進制結構彈性有限,建構及應用更适應市場的結構貌似為突圍方向之一,如保本大雪球等結構的創新。二,對市場的敏銳把握能力。投資者購買理财産品主要依賴理财公司的品牌效應及該系列産品過往曆史業績表現。不同時期市場适合不同的期權組合,結構性理财發行時點和結構較為考驗發行方對市場的把握。近年來,随着存款利率的不斷壓降,理财産品的相對成本效益有所提升。結構性理财目前規模尚小,但随着結構性存款等資産的壓降,未來前景廣闊。
詳細報告全文請在文末與課題組取得聯系。
►►►
往期薦讀
專訪中國外彙交易中心黨委書記霍穎勵:為打造“強大的貨币”築牢金融基礎設施保障
多行下架“智能通知存款”産品,指導長期限存款利率下調
理财公司紛紛上調募集規模上限,市場發生了什麼?
央行:做好櫃台債券交易、托管等系統建設和内部協同;張金良任中國建設銀行黨委書記丨大資管一周情報21資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