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29、品讀《莊子》之《大宗師》

作者:中國傳統文化集錦

《大宗師》,看題目的第一反應還以為是介紹某個文學流派的集大成者或者最起碼也是一代武林宗師的吧,不好意思,都不是。簡單解釋就是“以道為師”,老子曾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先天地生,為萬物之宗,故為大宗,以此大宗為師即為“大宗師”。為什麼要以道為師呢?如何以道為師呢?這就是本文莊子想要告訴我們的。

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者,至矣!

了解哪些是天道自然所形成的,同時還了解哪些是人為造作所産生的,才能稱之為全面了解掌握了認識事物的方法,也就是認識事物的水準才算達到了最高。一枝青竹從竹筍破土,到郁郁蔥蔥,這是天地所育,自然養成的。但是如果人為的把它砍伐下來,打磨成的手杖,則是人為造作而成。如果再由此練成絕世武學打狗棍法,賦予文化傳承底蘊,成為丐幫幫主信物,那就差不多達到這枝青竹的最高境界了,也就成為了人為造作之極品了。

此處的“知”不應該僅限了知道,還應該了解事物的本質,知其然,還要知其是以然,方可稱之為“至”矣。

知天之所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養其知之所不知,終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

了解哪些是天道自然所形成的人,這是懂得了天地生養萬物的道理。了解哪些是人為造作産物的人,則是以其智慧擷取的相關知識,進一步探索其智慧尚不了解的領域,不斷的擴大知識面,延展了解的領域。堅持不懈終其一生不半途而廢者,方才是求知者中的佼佼者。

這幾句話有點繞。天之所為者感覺就是自然科學領域知識的探索,雖然至今還有大量的科學家在不斷探索,但是古人對于它的認識在一定程度是有很長時間的停滞的,明清時期距離先秦時期差不多有兩千年了,但是對于自然科學的認識好像并沒有實質性的進步。甚至反而連百家争鳴的氣象也遺失殆盡了。“交通基本靠走,治安基本靠狗,通訊基本靠吼,娛樂基本靠手”的局面可以說近兩千年變化不大。

而人之所為者則是現代科技領域的發展,感覺是在說科技日新月異,隻有不斷的學習,吸取新鮮的知識,才能勉強跟上時代前進的腳步,這才是一個有追求的科學工作者的自我修養。

429、品讀《莊子》之《大宗師》

雖然,有患。

雖然如此,但其中還是留有隐患的。意思就是雖然都稱之為“知之盛”了,但是并不能確定對事物的認知就是對的。在古人的認知裡,天圓地方,這是真理。但是随着時代的變遷,過去的真理也就成了笑話。

夫知有所待而後當,其所待者特未定也。

所謂的“知道”必須以客觀事實佐證為依憑,才能得以确定,但是事物持續變化的屬性是必然的,作為依憑的證據的不斷變化,如何保證被證明結果的穩定呢?

這幾句話感覺已經不屬于人話的範疇了,簡單說,任何結論的形成總得有點證據吧,你說我借你錢了,有借據、有簽名、有手印、有公證等等,這就是證據。紅口白牙光靠嘴說,那不叫證據,那叫訛詐。借據總得是鋼筆或毛筆手寫或親自簽名才能算是有效的依據,你拿一張鉛筆寫的,能随意修改的誰會認。

庸讵知吾所謂天之非人乎?所謂人之非天乎?

誰又能知道我所認為的自然造就的事物不會是由人為因素産生的,而所認知的人為産物又或者卻是天造地設之産品。

就像現如今氣候變暖,當然是大自然變化的結果,但是科學家通過研究認為,這與人類二氧化碳排放有直接關系。問題是恐龍時代一樣出現過氣候變暖的問題,難道是恐龍排洩二氧化碳造成的?那到底是人為造就,還是天道所成的呢?搞不清楚!

且有真人而後有真知。

更何況隻有待有了真人後,才能擁有真正的真知。

如此诘屈聱牙的一段話,引出了莊子真正想表達的話,隻有真人才能掌握真知,是不是也告訴了我們以道為師才是成為真人的唯一途徑。也就是說我們這些俗常之人,也掌握了解了一些所謂的真知灼見,很可能都有其局限性,所采信的依據,也就隻是我們這個高度能看得到、看得懂的,也許真人一露相,發現我們不過是一群沒有開化的野蠻人。

到底怎樣的人才是真人?且聽我一一道來,不對,且聽莊子一一道來。

何謂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過而弗悔,當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熱,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

古之真人,不因為是少數人的意見就排斥或反對,不因為自己的成功待人居高臨下,不刻意去謀求事事成功。正因為如此,他們才能在出現失誤時不悔恨不已,也不會有所成就即洋洋自得。

正因為如此,他們才能登高不懼,入水不濕,入火不熱。這是認知水準達到體悟大道的高度後的情況。

乍一聽,這都哪兒跟哪兒啊!剛開始的形容還算正常,能正确對待成功和失敗。緊接着就進入了玄幻篇,登高不懼,水火不侵,就差刀槍不入,上天入地了,要是都加上,那就不是神人真人,而是白蓮教了。

應該怎樣了解莊子形容的真人呢?不逆寡,不因為是少數派意見就反對,說明什麼,有自己成熟的主見和觀點,不随大流,而且觀點形成,并不以他人的意志為轉移,不受外界因素的侵擾,這不正是“入水不濡,入火不熱”嗎,沒讓你真的赴湯蹈火。真能水火不侵的那中孫悟空。

不雄成,不因為自己有所成就而洋洋自得,展現出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平靜,能以平常心看待成就,才能平靜對待風險,故方可登高不栗。

不谟士,也就是不謀事,不費心于謀,方可正确面對成與敗,才能過而弗悔,當而不自得。

如此這般一解讀,也許才能真正看懂莊子的每一話。古之真人當然不止這點本事,下文繼續。

古之真人,其寝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衆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機淺 。

莊子繼續介紹古之真人的神奇。他們睡覺香甜不做夢,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睡覺做夢多是心裡裝着事,思緒紛繁所緻,真人心緒平靜如水,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真人睡醒來睜開眼睛時心情是舒暢的,無憂無慮。感覺莊子笑嘻嘻的看着現代職場的很多上班族,早上睜天眼睛就開始為即将開始的一天憂慮,這是對工作到了何等地步的苦大仇深啊。

真人他們吃東西不需要珍馐美味,一樣吃的很香甜,就像廣東人說的有情飲水飽一樣吧。

真人的呼吸綿綿悠長,大概和武林高手的性質一樣,通過呼吸達到修煉的目的。而且真人的呼吸都是從腳後跟開始運氣,而常人的呼吸則是從喉嚨開始運氣。打架發力時要用腰腿之力,這個我懂,呼吸用腰腿之力感覺有點使勁使大了,也許和現代美聲唱法的運氣差不多,對于我這個五音不全,被音樂老師深惡痛絕的老鼠屎,是不會有機會感受一下發自腳後跟的呼吸了。

常人正是因為呼吸時發力于喉頭,争辯中被人噎住的時候,感覺就好像話就塞在喉頭,不吐不快。

最後莊子專門提出,凡是貪欲深重的人,他的慧根相對來說就要淺薄一些。這句話放在這兒是為了表達怎樣的意思呢?難道說呼吸不夠深沉,也就是天機淺的表現,甚至還反映出貪欲過重嗎?心太虛,大氣都不敢喘?難道我心太虛?

古之真人,不知說生,不知惡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來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終。受而喜之,忘而複之。是之謂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謂真人。

古之真人,即不會因為生而喜悅,亦不會因為死而厭惡。他不會因為出仕而欣喜若狂,也不會因為隐退而憤世抗争。他無拘無束而來,自由自在而去,如此而已。正所謂,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有很多版本将“其出不欣,其入不距”解釋為出生與去世,與前一句的生與死重複,不合理。翛字的讀音為xiāo,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意思。

真人處世,不忘初心,卻又能不刻意追求所謂的結果。世事無常,更何況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既然萬物齊一,又何必在意結果的得與失、成與敗呢?上天的賦予欣然接受,即使有所遺忘,也能順其自然回複初始。這就是所謂的不以得失之心損道,不以人為之意助天。這就是真人。

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颡頯。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時,與物有宜而莫知其極。

“其心志”的“志”,曆代注家多認為“志當作忘”,無思的意思,這一點我不太認同。“志”字應該無誤,“其心志”應該了解為“真人者,其心志于道”,也就是前文提到的“不忘其所始”,也就是不忘初心,一以貫之。“其容寂”就是其面容平靜安詳的意思。

颡字的讀音為sǎng,額頭,腦門子的意思。頯字的讀音為kuí,曆代注家多注釋為“質樸”,腦門子很質樸是個什麼樣子呢?“其颡頯”的了解,我贊同近代劉武先生的看法,颡頯應該了解為高亢顯露之象,說得簡單點,大概就是天庭飽滿、印堂發亮吧。高發際,寬額頭,雖然不至于像壽星那麼大,但是自古大腦門一向都被認為有福氣的表像,看着就喜慶。

其表情時而冷肅得像秋天,時而溫暖得像春天。這臉的變化如果真的一會冷,一會熱,一會如秋風,一會如春風,還不把人吓個半死。是以其表情應該是分時候的,該是怎樣的情緒就是怎樣的情緒,并不會刻意的去壓抑自己的情緒。喜怒情緒的變化如四季交替一樣自然順暢,随事合宜,無迹可尋,根本不可以窺見其極端。

故聖人之用兵也,亡國而不失人心。利澤施乎萬世,不為夫妻。 故樂通物,非聖人也;有親,非仁也;天時,非賢也;利害不通,非君子也;行名失己,非士也;亡身不真,非役人也。若狐不偕、務光、 伯夷、叔齊、箕子、胥餘、紀他、申徒狄,是役人之役,适人之适, 而不自适其适者也。

故聖人用兵打仗,即使滅亡了别的國家,卻不會失去人心。用現代的觀念是無法了解這種說法的,滅國之恨,就算你是堯舜再世又如何。說什麼解民于倒懸,救民于水火,說到底還是為了追求利益。是以說聖人滅國就是勝利者在篡寫曆史,哪有什麼真實民心可言。

利益和恩澤施及萬世,卻并非刻意去關愛他人。老子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天地承載、生養萬物,不為刻意去關愛、善待哪一個人,哪一個族群,别一天到晚自認為是天地之精華,世間萬物都應該為我所用,都應該愛我,關心我,這是你想多了,我們天天在諷刺巨嬰症,在天地面前我們有何嘗不是一群巨嬰呢?一視同仁也許才是真正的大愛。

是以說,刻意取悅、溝聯外界的并非聖人,有親疏之分的人則不是仁者,借助天時地利者必不是賢人,不懂利害相通的人不可能是君子,為追求名聲而不惜失去本性的人,就不是士人。失去了自我,所作所為就不是發自真心,那就不是自主之人。既然“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有何取悅的必要,何來親疏之分,不論是天時地利,利害關系不過是利益驅使,名聲、利益又有哪一樣生能帶來,死能帶去。為了空名利益,甚至不敢做自己,還有何人生快樂可言。

像狐不偕、務光、伯夷、叔齊、箕子、胥餘、紀他、申徒狄這些人,其實都是被别人所役使,把讓别人感到滿意,當作就是自己滿意了,而不是為了讓自己感到滿意而活着的人。那些所謂的忠孝仁義,不過是别人束縛在我們身上的枷鎖,你所奉獻的、效忠的,不過是與我們一樣的世間塵埃。

這一段有很多注家認定是從别處摻雜進來的,并不應該是此處應有的内容。從前後文的内容看,這段文字和後面“以刑為體”一段确實與前文感覺有點格格不入。但是如果當作是對“何為真人”這個問題的舉例說明到也說得過去。

古之真人,其狀義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

古之真人,其表現出來的是這樣的,總能以适宜的态度待人,決不會因為任何原因偏向一方,即不會讓人感到不重視,也不會讓人感到過多的壓力。

到這一段莊子開始描述古之真人如何行事,如何待人接物。既然是真人,即使面對完全沖突的兩個對立面,也不會因為其中一方長的好看就心生好感,也不會因為其中一方送禮了,就特别善待之。不管與誰交往,都讓人如沐春風,都能以最适宜的态度和方法對待萬事萬物,感覺有點像孔子所說的“君子群而不黨”,并别就在于孔子所說的君子是有明确的是非對錯之主觀的。

與乎其觚而不堅也,

“與”通“豫”,愉悅的意思。觚字讀音為gū,是中國古代一種用于飲酒的容器。孔子曾經感歎禮崩樂壞,人心不古“觚不觚,觚哉!觚哉!”,就是這個字。不過,在這裡肯定不是酒器的意思,否則容易把真人解釋為喜好杯中之物的人。這是觚字同“弧”,獨立不群的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可以這樣了解,古之真人,他總是能怡然自得享受獨孤,而不會剛愎自用。之是以會這樣說,大概是因為多數情況下孤僻之人難免會固執。

張乎其虛而不華也,

心胸開闊,虛懷若谷,而不浮華不實。現在的大師常常是張口閉口虛懷若谷,掀開袍子,裡面要不就是空空如也,要麼就是充滿了銅臭。

邴邴乎其似喜也,崔乎其不得已也,

邴字讀音為bǐng,通“炳”,光明貌。邴邴乎是形容喜悅的樣子。崔崔乎則是形容被迫而動的樣子。怡然欣喜像是格外地高興,一舉一動又像是出自不得已!對于外界的擾動,能坦然接受,甚至還有喜色,當然不可能是真的哈哈大笑,隻不過不會是滿臉愁容罷了。即使是接受什麼事物,也好象是不得已一樣,而不是一副迫不及待的樣子,隻是好象,當然也不會是一副不情願、受氣包的樣子。

滀乎進我色也,與乎止我德也,

滀字的讀音為chù,本意是(水)聚積的意思,這裡應該引申為人和顔悅色的樣子,也就了解為有光澤的,面色有光澤怎麼了解,難道是說油膩大叔?

和顔悅色、容光煥發的樣子,讓人一看到最想親近。不僅是表像吸引人,在與人交往過程中性表現出來的寬厚、謙讓的德性更讓人樂于歸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個人魅力出衆。

厲乎其似世也,謷乎其未可制也,

一般都認為此處“厲”字是“廣”字誤傳了。謷字的讀音為áo,通“傲”,指心存高遠,志向廣博。

氣度宏大感覺像是能容納世間萬物。心存高遠甚至不受俗世法度的限制。

連乎其似好閉也,悗乎忘其言也。

“連”字同“斂”,指待人少言寡語,悗字的讀音為mèn,不經意,無心的意思。

真人待人少言寡語,好像喜歡封閉自己的内心樣子。滿不經心的樣子,很容易就讓人忘記了他曾經說過的話。

很多人搞不清楚這兩句話到底想形容真人怎樣的一種特質,難道就是不想說話嗎?當然不是,真人不僅應該“慎于言”,而且還要“讷于言”。這即是對自身言行的一種限制,言多必失嘛,而且不應該用自己的言語,影響他人,甚至影響事物的正常發展。言雖然是内心想法的表達,但是誰又能保證語言能真正準确的表達内心真實的想法呢?而且同樣一句話,不同的人可能會聽出不同的感受來。如此的不确定性,還不如不說。

以刑為體,以禮為翼,以知為時,以德為循。以刑為體者,綽乎其殺也;以禮為翼者,是以行于世也;以知為時者,不得已于事也;以德為循者,言其與有足者至于丘也,而人真以為勤行者也。

真人看來,治理國家應該以律法當作主體,以禮制為輔翼,以智巧應對時變,以道德為遵循準則。

以律法為主體,律法的限制和懲戒方能覆寫國家社會的方方面面,不論什麼事,自上而下都要有法可依。

以禮制為輔翼,禮制是國家管理能行之天下的保障。那時候可沒有現在的各級管理機構,鄉鎮一級的管理基本都是依靠世家大族的自主管理,而世家大族的建立和維系正是儒家倡導的親其親、長其長的禮制。

要以智巧應時變,因為常有不得已之事發生,不可能事事都能有據可依,按部就班,都能請示彙報,研究讨論,是以封疆大吏皇上總會授以“便宜行事之權”,就是這個原因;

要以道德為準則,這是說,要鼓勵所有正常人都要向孔夫子學習,要努力達到孔丘那樣的道德境界,那樣的話,就會人人都遵紀守法地努力工作了。

這一段講的是治國理念,加入到此處應該是錯版所至。因為這段話怎麼看都跟真人沒什麼關系。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都無已無功無名了,怎麼可能提出什麼治國的理念,而且還是外儒内法的構模組化式,我覺得很有可能是是漢儒私加進來,忽悠漢武帝的。)

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與天為徒,其不一與人為徒,天與人不相勝也,是之謂真人。

這一段是最讓人糾結的,曆代注家的解釋也是五花八門,怎麼了解的都有。我就不一一列舉了,直接說我認為最準确的解讀。

故真人能忘懷于好惡,其喜好、贊同的始終如一,其不喜歡、不贊同的也始終如一。其喜好、贊同的自然是天道,世間萬物渾然一體,也就是所謂的“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不喜歡、不贊同的自然是世俗的觀念,世間萬物千差萬别。真人的渾然一體一以貫之,對待千差萬别的也是始終如一。渾然一體是遵循天道,看待萬物的結果。千差萬别則是順應人道的結果。而真人對于天道和人道都能夠以平常心,一視同仁,這才是所謂的真正的真人。

莊子的這段話告訴我們一個事實,真人不僅能體悟天道,對于世俗人道同樣了如指掌,正因為如此,方可稱之為學究天人。想想也對,正反兩面必須都有所了解,甚至應該是精通,得出的結論才有說服力。隻懂得正,你可以說正沒錯,但是你不說反就是錯的。通過對真人的介紹,莊子同時也在告訴我們通過以道為師,我們會學到些什麼,會達到怎樣的境界,如此這般是不是能引人入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