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林則徐的最後十年,為什麼變慫了?

1842年,鴉片戰争結束,林則徐被貶谪伊犁。這位曾經雷厲風行的欽差大臣,在禁煙運動中展現出的果敢和堅定,仿佛一夜之間消失殆盡。從廣東到新疆,林則徐的心态似乎發生了巨大轉變。昔日那個"苟利國家生死以"的林則徐去哪兒了?為何在最後十年裡,他變得如此謹慎、低調,甚至被一些人認為是"變慫"了?是戰争的失敗讓他認清了現實?還是朝廷的責罰讓他心生畏懼?亦或是在異域他鄉的歲月裡,他對國家和自身有了新的認知?林則徐晚年的轉變,背後究竟隐藏着怎樣的故事?

1839年6月,林則徐在虎門銷煙,點燃了鴉片戰争的導火索。當時的林則徐意氣風發,堅信大清帝國的實力足以擊退英國這個"蠻夷"。他在給英國國王的信中自信滿滿地宣稱,如果中國斷絕與英國的茶葉和大黃貿易,英國人将無以為生。這種自信不僅展現在外交上,更展現在軍事評估中。

在給道光皇帝的奏折裡,林則徐對英軍的戰鬥力做出了嚴重的誤判。他認為英軍除了海軍厲害,其他方面一無是處。特别是他們的步兵,據林則徐所言,"渾身纏裹,腰腿僵直,一仆不能複起"。這種對敵人的輕視,導緻了後來戰争中的一系列失誤。

然而,戰争的殘酷現實很快擊碎了林則徐的幻想。從1840年6月英軍攻占定海開始,清軍在海戰和陸戰中接連敗北。林則徐親眼目睹了中英雙方在軍事力量上的巨大差距,這對他的打擊是巨大的。

1841年5月,道光帝下旨将林則徐革職查辦,并将他押解回京。這一變故對林則徐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昔日的功臣一夜之間成為了罪人,朝中大臣紛紛将戰争的責任歸咎于他,指責他"辦理不善"、"深負委任"。

在押解回京的途中,林則徐經曆了從高處跌落的痛苦。他在日記中寫道:"人事如棋渾不定,君恩每飯總難忘。"這句話既表達了他對命運無常的感慨,也流露出對皇帝恩典的眷念。

1842年3月,林則徐被發配到開封參與黃河治理工作。盡管身體疲憊,但他仍然日夜奮戰在河堤工地上。然而,即便是這樣的努力,也未能換來皇帝的寬恕。3月10日,随着浙東戰役清軍的慘敗,林則徐最後的希望也破滅了。

道光帝在谕旨中對其他參與治河的官員予以獎賞,唯獨對林則徐下令:"林則徐仍遵前旨即行起解,發往伊犁效力贖罪。"這道谕旨如同一記重錘,徹底擊碎了林則徐重返朝廷的夢想。

在前往伊犁的路上,林則徐病倒了。他在西安停留了兩個月養病,期間将妻兒接到身邊團聚。這段時間裡,林則徐寫下了著名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中"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詩句,既是對家人的安慰,也是對自己的勉勵。

林則徐的最後十年,為什麼變慫了?

然而,這種堅定的愛國情懷,在接下來的歲月裡似乎逐漸淡化。林則徐開始變得謹慎、低調,甚至在一些重大問題上保持沉默。這種轉變引發了後人的諸多猜測和讨論。

在前往伊犁的途中,林則徐寫信給朋友,詳細分析了中英軍事力量的差距。他指出英軍的火炮射程遠、射速快,而清軍的火炮"器不良,技不熟"。這種清醒的認識,本可以成為推動變革的動力,但林則徐卻特别囑咐收信人"不要給别人看"。

這種謹慎的态度,與他早期在廣州時的雷厲風行形成了鮮明對比。林則徐選擇了沉默,不再公開提倡"洋務"或"師夷"的主張。這種轉變,是否意味着他對國家前途的絕望?還是出于對自身處境的考慮?這些問題,成為了了解林則徐晚年思想轉變的關鍵。

1842年9月,林則徐抵達伊犁。這片廣袤而陌生的土地,将成為他未來八年的栖身之所。初到伊犁,林則徐并未因身處邊陲而懈怠。他迅速投入到當地的墾荒與水利建設中,展現出了與在廣東禁煙時同樣的幹勁和魄力。

伊犁河谷雖然水源充沛,但由于長期缺乏有效的灌溉系統,大片土地荒蕪。林則徐深知水利的重要性,他組織當地官員和工匠,開始了大規模的水利工程。他親自踏勘地形,設計水渠路線,并引入了當時先進的水利技術。

在林則徐的主持下,伊犁地區修建了多條大型灌溉渠,其中最著名的是"林則徐渠"。這條管道全長近百裡,灌溉面積達數萬畝。工程的完成不僅大大提高了當地的農業産量,還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條件。林則徐的這一貢獻,至今仍被當地人傳頌。

除了水利建設,林則徐還積極推廣先進的農業技術。他引進了内地的優質糧種和果樹品種,教授當地農民科學的種植方法。在他的努力下,伊犁地區的農業生産水準得到了顯著提高,糧食産量大幅增加。

1844年,林則徐接到朝廷指令,前往南疆進行勘察。這次任務的艱巨程度,絲毫不亞于他在廣東禁煙時面臨的挑戰。南疆地區地形複雜,氣候惡劣,且當時正處于動蕩之中。

林則徐不顧年近花甲的高齡,毅然踏上了這段艱難的旅程。他深入塔裡木盆地,考察了喀什、葉爾羌等重要城市。在考察過程中,林則徐不僅關注地理環境,還深入研究了當地的民族關系和社會狀況。

這次考察讓林則徐對新疆的地理、民族和社會有了全面的了解。他詳細記錄了沿途所見所聞,并根據實地考察結果,向朝廷提出了一系列治理建議。這些建議涉及農業發展、民族政策、邊防建設等多個方面,為清廷制定新疆政策提供了重要參考。

林則徐在南疆考察期間,還遇到了一次意外。當時,他的車隊在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遭遇沙塵暴。在能見度極低的情況下,林則徐冷靜指揮,帶領隊伍安全脫險。這一事件不僅展現了他的應變能力,也赢得了随行人員的敬重。

林則徐的最後十年,為什麼變慫了?

在新疆期間,林則徐還特别關注邊防建設。他深知新疆地區的戰略重要性,多次就加強邊防向朝廷建言。他建議在重要關隘增設衛所,加強軍事訓練,并改善邊防官兵的生活條件。這些建議得到了朝廷的重視,部分措施也得到了實施。

林則徐在新疆的貢獻,不僅限于實際建設,還包括對這片土地的深入研究。他編纂了《西域圖志》,詳細記錄了新疆的地理、曆史、民俗等資訊。這部著作成為了後人研究新疆的重要資料。

1850年,林則徐被召回内地。在離開新疆前,他寫下了一首詩:"八載戍途多險艱,此身已矣複何言。懸知客死無人吊,且喜生前有此篇。"這首詩既表達了他對新疆歲月的感慨,也流露出對自身處境的無奈。

林則徐在新疆的八年,雖然是以"戍卒"的身份度過,但他并未是以消沉。相反,他以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價值,為新疆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這段經曆,不僅豐富了林則徐的人生,也為他後來重返朝廷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林則徐在新疆的八年歲月,不僅改變了這片土地,也深刻地改變了他自己。這位曾經在廣州雷厲風行的欽差大臣,在經曆了鴉片戰争的失敗和流放的磨難後,對中西差距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在伊犁期間,林則徐得到了一些來自西方的書籍和報紙。盡管語言障礙讓他無法直接閱讀,但他請人翻譯,并仔細研究這些資料。通過這些零星的資訊,林則徐逐漸意識到西方國家在科技、軍事和政治制度上的先進性。

1844年,林則徐在給友人的一封信中寫道:"泰西諸國,船堅炮利,固已令人驚歎。然其治國之道,亦頗有可取之處。"這段話表明,林則徐不僅關注西方的軍事力量,也開始思考西方的政治制度。

然而,與早年在廣州時的直言不諱不同,林則徐對這些新思想的态度變得更加謹慎和隐忍。他不再公開發表"師夷長技以制夷"的言論,而是選擇默默地将這些想法記錄在私人日記中。

這種轉變可能源于多方面的原因。首先,鴉片戰争的失敗和随後的流放經曆,讓林則徐深刻認識到朝廷對"洋務"思想的敏感。他意識到,過于激進的言論可能會再次引來禍患。

其次,林則徐在新疆的經曆讓他對帝國的邊疆問題有了新的認識。他發現,相比于沿海地區面臨的外部威脅,内陸邊疆地區的民族問題和治理難題同樣嚴峻。這讓他的關注點從單純的"師夷"轉向了更全面的國家治理。

林則徐的"洋務"思想在這一時期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他不再簡單地主張學習西方的軍事技術,而是開始關注西方的教育制度和社會管理方法。在他的日記中,多次提到了西方國家的學校教育和科技發展。

林則徐的最後十年,為什麼變慫了?

1847年,林則徐在給一位朋友的信中寫道:"西洋之強,不僅在于其船堅炮利,更在于其人才輩出。欲圖強,必先興學。"這段話表明,林則徐已經意識到教育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

然而,這些先進的思想并未能及時傳播開來。林則徐選擇了"藏于心,行于微"的政策。他将這些想法融入到日常的治理工作中,而不是公開宣揚。

林則徐與魏源《海國圖志》的關系,是了解他思想轉變的一個重要線索。早在廣州時期,林則徐就開始收集有關西方國家的資料,并将這些資料交給魏源。這些資料後來成為了《海國圖志》的重要素材。

在新疆期間,林則徐仍然保持着與魏源的通信。他将在新疆獲得的新資訊傳遞給魏源,為《海國圖志》的修訂提供了寶貴的資料。但是,與早年不同的是,林則徐在信中多次提醒魏源要謹慎行事,不要過于激進。

1848年,林則徐在給魏源的一封信中寫道:"吾友著書立說,自是利國利民之舉。然時局艱難,還望多加斟酌,勿使朝廷生疑。"這段話既表達了林則徐對魏源工作的支援,也反映了他對當時政治環境的憂慮。

林則徐的這種謹慎态度,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海國圖志》的編撰風格。魏源在修訂過程中,也采取了較為婉轉的表述方式,避免直接批評朝廷政策。

盡管林則徐在這一時期表現得更加謹慎,但他對變革的渴望并未完全消失。在私下場合,他仍然經常與親信讨論國家大事。一位曾在新疆追随林則徐的幕僚回憶道:"大人雖身在邊陲,然心系朝廷。每與吾等談及時局,必慨然長歎,言及變法圖強之策。"

這種内心的沖突和掙紮,成為了林則徐晚年思想的一個重要特征。他既希望國家能夠變革圖強,又不得不在現實政治環境下保持謹慎。這種沖突,也許正是後人認為林則徐晚年"變慫"的原因之一。

1850年秋,林則徐接到朝廷诏令,召他回京。這位曾經的欽差大臣,在新疆度過了八年的流放歲月後,終于重獲朝廷信任。然而,回京之路并非一帆風順。

林則徐一行從伊犁出發,途經哈密、嘉峪關,再經陝西、河南,最後抵達北京。這段長達數月的旅程,對年近七旬的林則徐來說無疑是一次艱巨的考驗。途中,他多次因病不得不停下休息。但即便如此,林則徐仍然保持着一貫的勤勉态度,每到一處都詳細記錄當地的地理、風土人情。

1851年初,林則徐終于抵達北京。然而,等待他的并非重任在肩,而是一系列繁瑣的朝廷禮儀。他被授予太子太保銜,這是一個雖有名望但無實權的虛銜。林則徐對此并無怨言,他深知自己已經年邁,不再适合擔任重要職務。

林則徐的最後十年,為什麼變慫了?

盡管如此,林則徐并未是以閑置自己。他利用在京的時間,整理了多年來的筆記和著作。其中最重要的是《俄羅斯國志略》,這是他在新疆期間搜集資料編撰的一部關于俄羅斯的專著。這部著作不僅詳細介紹了俄羅斯的地理、曆史和社會狀況,還分析了俄羅斯對中國西北邊疆的威脅。

林則徐的這部著作引起了朝廷的重視。道光皇帝親自過目後,下令将其收入内閣大庫。這不僅是對林則徐學識的肯定,也反映出朝廷開始意識到俄羅斯可能帶來的威脅。

1852年,林則徐被任命為兩江總督。這一任命既是對他能力的認可,也是朝廷對他的考驗。兩江地區包括江蘇、安徽和江西三省,是當時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同時也面臨着嚴重的社會問題。

林則徐上任後,立即着手解決當地的民生問題。他首先關注的是治水問題。兩江地區常年受洪澇之害,林則徐組織人力疏浚河道,修築堤壩,大大減輕了水患的影響。

在赈災方面,林則徐也展現出了高超的管理才能。1853年,安徽發生嚴重旱災,林則徐迅速調撥糧食,并親自督辦赈災工作。他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減免賦稅、開倉放糧等,有效緩解了災民的困境。

然而,林則徐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1853年3月,太平軍攻占南京,建立天京。林則徐作為兩江總督,成為了抵抗太平軍的主要力量之一。

面對這一嚴峻局勢,林則徐表現出了非凡的戰略眼光。他認識到單靠清軍難以擊敗太平軍,于是積極推動組建團練。他在給朝廷的奏折中寫道:"今日之患,實為民心。欲平此亂,必先安民。"這種重視民心的思想,展現了林則徐晚年對治國之道的深刻認識。

林則徐還注意到了洋槍洋炮的威力。他主張購買西方武器,并聘請外國軍事顧問訓練清軍。這些建議雖然沒有得到朝廷的全面支援,但為後來的洋務運動奠定了思想基礎。

1854年,林則徐因病辭去兩江總督一職,回到福建老家養病。雖然離開了朝廷要職,但他仍然密切關注國事。他經常與前來拜訪的官員和文人讨論時局,并繼續通過書信向朝廷進言。

在這一時期,林則徐完成了《林則徐詩集》的編纂。這部詩集不僅記錄了他一生的詩作,也成為了研究他思想變化的重要資料。從早年的慷慨激昂,到晚年的沉郁深沉,林則徐的詩作見證了一個時代的變遷。

1856年11月,林則徐在福州逝世,享年72歲。臨終前,他留下遺言:"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句話不僅總結了他一生的為官之道,也成為後世評價他的重要依據。

林則徐的最後十年,為什麼變慫了?

林則徐去世後,朝廷追贈他太傅銜,谥号"文忠"。這個谥号既肯定了他的文學才能,也表彰了他對國家的忠誠。然而,真正讓林則徐名垂青史的,是他在面對國家危難時所表現出的勇氣和智慧。

林則徐逝世後,其曆史地位和影響力并未随之消逝,反而在時間的推移中愈發彰顯。作為晚清重要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林則徐的生平事迹和思想主張對後世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首先,林則徐在禁煙運動中的堅定立場和果斷行動,為後世樹立了愛國主義的典範。虎門銷煙這一壯舉,不僅成為中國近代史上抵抗外來侵略的重要象征,也成為了激勵後人的精神力量。在鴉片戰争爆發後的一個多世紀裡,每當中國面臨外敵入侵的危機時,林則徐的事迹都會被重新提起,成為鼓舞民族精神的重要資源。

1894年,甲午戰争爆發。面對日本的侵略,許多知識分子和官員紛紛引用林則徐的言論,呼籲國人奮起抵抗。當時的《申報》曾刊登一篇文章,題為《林文忠公禁煙之精神可鑒》,文中将林則徐比作"民族英雄",号召國人學習他的愛國精神。

其次,林則徐的"睜眼看世界"的思想,為晚清的變法維新運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資源。他在新疆期間編寫的《四洲志》和《海國圖志》等著作,為當時的中國知識分子打開了認識世界的視窗。這些著作不僅介紹了西方國家的地理、曆史和社會狀況,還分析了西方國家的政治制度和科技發展。

1898年,戊戌變法期間,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人士多次引用林則徐的言論,論證變法的必要性。他們認為,林則徐早在半個世紀前就已經意識到了中國與西方的差距,并主張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和制度。康有為在給光緒皇帝的奏折中曾寫道:"林文忠公早有'師夷長技以制夷'之見,可謂先見之明。今日變法,實乃林公遺志之延續。"

再次,林則徐的治國理念,特别是他在兩江總督任上的施政措施,為後來的洋務運動提供了實踐經驗。他主張購買西方武器、聘請外國軍事顧問的建議,雖然在當時未能全面實施,但為後來的洋務運動奠定了思想基礎。

1860年代,曾國藩、李鴻章等洋務派領袖在推行新政時,多次引用林則徐的言論作為理論依據。李鴻章在給朝廷的奏折中曾寫道:"林文忠公主張師夷長技,實乃先見之明。臣等今日所為,不過是繼承林公遺志。"這種說法不僅表達了對林則徐的敬意,也為洋務運動尋求了合法性。

林則徐的影響不僅限于政治和思想領域,在文學和藝術方面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他的詩文作品,特别是《林則徐詩集》,成為後世研究晚清文學的重要資料。許多詩人和文人都從林則徐的作品中汲取靈感,創作出了大量以林則徐為主題的詩歌和散文。

1905年,革命文學家鄒容在其著名的《革命軍》一書中,專門用一個章節讨論林則徐。他将林則徐描繪成"中國近代第一位覺醒的愛國者",認為林則徐的事迹應該成為激勵革命的精神動力。

在民間,林則徐的形象也經曆了神化的過程。許多地方都建立了紀念林則徐的祠廟和紀念館。在福建、廣東等地,每年都會舉行紀念林則徐的活動。這些活動不僅是對曆史的回顧,也成為了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

林則徐的最後十年,為什麼變慫了?

進入20世紀後,林則徐的曆史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的肯定。1908年,清政府追谥林則徐為"文忠",這個谥号既肯定了他的文學才能,也表彰了他對國家的忠誠。1935年,國民政府将林則徐列入中國曆史上的"民族英雄"之列,并在南京中山陵附近為他建立了塑像。

1959年,為紀念林則徐誕辰175周年,中國政府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了隆重的紀念大會。周恩來總理親自出席并發表講話,高度評價了林則徐的曆史貢獻。他指出:"林則徐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也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人。"

随着時間的推移,對林則徐的研究和評價也在不斷深化。學者們不再僅僅關注他在禁煙運動中的貢獻,而是開始全面考察他的思想演變過程和對晚清社會的影響。林則徐的書信、日記等私人文獻也成為了重要的研究對象,為我們了解這位曆史人物提供了新的視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