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平西王吳三桂殺雲南巡撫朱國治,釋出檄文,宣布反清,掀起了長達八年的三藩之亂。
其中作為主力的吳三桂,一度占領大半個南方,也讓滿清權貴擔憂不已,甚至生起了退回關外的心思。
好在吳三桂年老加上猶豫不決,錯過不少良機,這才讓康熙緩過神來,最終平了三藩之亂。
三藩之亂
說實話,三藩之亂算是清朝入關之後最為危險的時刻,稍有不慎,拖到準噶爾之亂,南北夾擊下,結局怕不是好到哪裡去。
因而康熙聽聞吳三桂死後,感慨地說了一句:“倘複再延數年,将若之何?”
有人說康熙不該貿然削藩,即便削藩也要等吳三桂死了在削。
但問題是三藩已經到了不得不削的時候了,畢竟三藩本來是不應該存在的,隻是因為入關後局勢的變化而産生的一個沖突的爵位。
而且并不符合清朝的爵位管理制度,畢竟和比宗室親王爵位還上檔次,這其他人能忍?
康熙
三藩到底怎麼産生的
三藩始于皇太極稱帝時期的三順王時期。
天聰十年(1636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極改元崇德,宣布稱帝,既然稱帝了,自然得仿照中原王朝進行封爵,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王爵。
登基沒多久,皇太極在四月二十三日進行王爵的分封,分封的對象有兩類,分别是宗室王爵和蒙古王爵。
宗室王爵:包括代善(禮親王)、濟爾哈朗(鄭親王)、多爾衮(睿親王)、多铎(豫親王)、豪格(肅親王)、嶽托(成親王)、阿濟格(武英郡王)、杜度和阿巴泰則封為貝勒。
至于蒙古王爵,則是将一大批蒙古盟友分封了王爵,包括巴達禮封為土謝圖親王、吳克善為卓禮克圖親王等等。
和宗室王爵不同,這些蒙古獲封的王爵的貴族都是當初和清朝結盟的蒙古部落首領或者他們的子侄,本質上就是一個外藩的王爵,和明朝當初冊封的順義王俺答一樣。
三順王
而到了四月二十七日,皇太極再次冊封王爵,隻不過這次冊封的事三個漢人王爵,即封孔有德為恭順王、耿仲明為懷順王、尚可喜為智順王,史稱“三順王”。
看名字就知道,這三順王的地位和意義,就和當初的俺答順義王一樣,屬于清朝的外藩王爺。
要知道當時清朝還沒入關,也沒有地給他們,冊封他們,純粹是拉攏和彰顯皇恩用的。
且他們的地位和實際權力是遠遠不如宗室王爵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是因為這三個人并沒入旗。
清朝的統治基本盤是八旗,八旗裡既有滿八旗、也有蒙古八旗,更有漢八旗。
不管怎麼劃分,本質上都是旗人
但不管怎麼劃分,本質上都是旗人,而旗人就屬于清朝統治者的自己人。
此前被安置入旗的有一開始就加入的佟養性、範文程、甯完我等人,後有投降的明軍将領李永芳、鮑承先、石廷柱、馬光遠等人。
至于為啥不讓孔有德他們入旗,純粹是皇太極為了集權罷了,讓他們成為獨立的漢人武裝,打破八旗貴族分權問題以配合自己的集權。
但漢人也需要拉攏,總不能讓旗人裡的漢人去當王爺吧,那又回到八旗封王上了,是以皇太極拉這三個人當外藩王爺充門面。
如果按照皇太極這麼做,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隻是随着八旗的入關,這沒啥實權的三順王一下子成為實權藩王了,地位也變得尴尬起來。
從外藩王爵變成實權王爵
清朝入關占領中原,成為繼明之後又一個中原王朝,加上受封平西王的吳三桂,漢人藩王一下子有四個了。
入關後,地位不一樣了
而在南下平定的時候,這四個漢人王爺靠着特殊身份又擁有了更多領兵征戰的權力,加上立了不少功,一下子讓這些屬于明面上的外藩王爵變成貨真價實的實權王爵了。
順治六年(1649年)五月,三順王的爵位發生了變化,其中孔有德封定南王、耿仲明為靖南王、尚可喜為平南王,至于吳三桂,則還是初封的平西王。
身份和地位的悄然變化,引起很多人的不滿,隻不過最先不滿的其實是漢軍旗。
實際上從三順王時期,漢軍旗就對三順王的王爵身份表示了不滿了。
畢竟同樣是投降明朝,憑什麼他們能夠封王?倒是滿人認為,他們不過是外藩王爺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
因而不斷有漢八旗抨擊三順王,三順王能怎麼辦呢?隻能被動招架防禦罷了。
而入關後,這幾個人權力和地位不斷提高,漢軍旗算是徹底盯上他們了,比如耿仲明就因說放縱部下私自藏匿逃人遭到彈劾,最終被逼的自盡。
這算是當時激烈鬥争的一個縮影,畢竟入關後,漢軍旗立的功勞不比他們差,加上這四個漢人王爺地位和身份已經發生了變化,他們心裡不平衡也是正常的。
順治九年(1652年),孔有德和其兒子孔廷訓先後戰死,四藩變成了三藩。
而随着永曆政權的覆滅,三藩世襲罔替加上永鎮地方的制度已經不太符合清朝初期的王爵管理制度了,也到了該解決或者改變的時候了。
世襲罔替和降等襲爵的沖突
衆所周知,清朝宗室爵位除了幾個世襲罔替鐵帽子王之外,都是降等襲爵的。
宗室爵位
在三藩之亂前,除了四個親王三個郡王之外(多铎爵位一度降為郡王),其餘的爵位都是嚴格降等襲爵的。
而且是真的嚴格,哪怕是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子孫也是如此,而且清朝前期爵位的授予又異常嚴格,皇子都不一定能授予郡王,大部分都是貝勒、貝子之類。
比如和努爾哈赤征戰天下的穆爾哈齊,到孫子輩的時候已經淪為閑散宗室;
而立下戰功無數的阿巴泰,至死隻是不能世襲的郡王;
至于杜度,在努爾哈赤時期就擔任旗主,但至死隻是不能世襲的貝勒;
這些還都是宗室,其他滿清權貴如五大臣以及立功的漢臣,其功勞實際上是不遜于三藩的。
乾隆時期的出征圖
在他們眼裡,你吳三桂這些漢人什麼身份?居然也能世襲罔替,甚至還是實封。
既然三藩都可以獲得世襲罔替的王爵,那麼朝廷是不要賜予他們這些人世襲罔替的地位呢?
另一方面,清朝又嚴格管理宗室,動不動就罰爵,有時候僅僅就是一次戰敗或者說錯話,爵位可能就沒了。
但三藩這邊,按耿仲明收留逃人的做法,理應革去王爵,但多爾衮還是讓其兒子耿繼茂世襲王爵。
不怕嚴格,就怕一碗水端不平。
是以到了順治末期,三藩既能永鎮,又可以世襲罔替,讓一幫為清朝入關立下戰功的宗室和功臣們怎麼想呢?更何況即便是宗室王爵,他們還不開藩的。
這麼一來,三藩和滿清固有的宗室爵位制度産生了沖突,會讓自己的基本盤感覺到不公平的。
永曆政權覆滅後,清朝要麼将取消三藩,仿照孫可望的模式,王爵世襲幾次後降爵處理。
要麼就是讓宗室出去開藩,然後對一些滿漢功臣酌情賞賜王爵。
隻是這麼一來,清朝宗室又會走上明朝宗室老路,問題更多。
要麼就是讓宗室出去開藩,然後對一些滿漢功臣酌情賞賜王爵
但此時的清朝什麼都沒做,輔佐康熙的四位輔臣也沒意識到異姓諸侯王會給皇權帶來的後果,反而繼續讓他們存在。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三藩徹底樹大根深了,且嚴重威脅清朝統治了。
三藩再不撤,國庫都快撐不住了
說實話,如果僅僅就是三藩三個王府,康熙或許還能容忍,但問題是三藩背後還有幾十萬張嘴吃飯。
比如三藩之首的吳三桂,總轄四鎮兵馬,麾下有三萬多士卒,這三萬士卒背後又有不少家屬,加上一幫武官等等,十幾萬人還是有的。
每年,三藩都要向朝廷索取千萬兩的白銀軍饷,其中吳三桂就要了五百萬兩。
不僅如此,三藩地位超然,又在境内壟斷商貿、私征關稅,至于橫行不法那是家常便飯。
這意味着朝廷不僅沒法收取這些地方的稅收,還要每年搭上不少錢,至于三藩還掌握一定的官員任免權,三藩徹底淪為國中之國。
這樣的三藩,再不撤,每年千萬兩白銀白白送給他們,天知道他們還不要繼續增加稅額?到時候加還是不加呢?
《六國論》裡,早就說了:“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三藩的胃口隻會越來越大,都朝廷滿足不了他們的胃口的時候,下一步自然是謀反了。
是以康熙不顧衆人勸阻想要削藩,雖然康熙削藩急躁了一點,但真的沒辦法了。
畢竟西北準噶爾汗國開始崛起,圖謀蒙古草原,一幫漠北蒙古部落蠢蠢欲動,康熙想要用兵,如果先用兵漠北,那麼三藩必然會趁亂進攻。
南北加西邊夾擊更慘
倒不如趁準噶爾汗國沒有動手的時候,掌握主動權削藩,避免他們聯合。
事實上也是如此,三藩之亂平定沒幾年,康熙就三次噶爾丹。
是以回到當初這個節點上,康熙不削也得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