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亂世中的俠義之舉:一位郵局局長與一位将軍的生死之交
1921年,軍閥混戰的年代,四川宣漢縣城在某夜突發兵變,槍聲劃破夜空,駐紮于此的獨立旅發生内讧,叛軍四處搜捕旅部要員,史稱“宣漢兵變”,時任獨立旅參謀長的張治中,在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中危在旦夕,危急關頭,他躲避追捕,慌亂中逃至縣城郵政局,命運的齒輪由此轉動,開啟了一段跨越20年的傳奇故事
彼時,範衆渠擔任宣漢縣郵政局長,他為人正直善良,在動蕩不安的時局中仍堅守崗位,深夜,一位軍人匆忙闖入郵局,他便是走投無路的張治中,範衆渠見他年輕英武,眉宇間透着一股正氣,便心生恻隐,暗下決心要救他一命, 夜盡天明,為掩人耳目,範衆渠急中生智,讓張治中換上郵差的制服,背起郵包,混入郵遞隊伍中,就這樣,張治中成功逃離了險境
二十年後重逢于山城盛宴
時光荏苒,二十年轉瞬即逝,抗日戰争爆發後,曾經戰火紛飛的中華大地再次陷入苦難,國共兩黨攜手合作,共赴國難,曾經的熱血青年張治中,已成長為國民黨軍中的一名将領,而範衆渠也調任重慶,擔任國民黨軍軍長範紹增的軍需處長
某日,範紹增在重慶的“範莊”設宴款待各方賓客,國民黨軍政要員顧祝同、宋子文、何應欽、白崇禧等人都應邀出席,場面盛大非凡,作為範紹增的得力助手,範衆渠負責統籌安排宴會事宜,他穿梭于觥籌交錯之間,確定宴會順利進行
一位面容和善的來賓引起了範衆渠的注意,他眉眼間透露着一絲熟悉,卻又一時想不起在哪裡見過,宴會接近尾聲,這位來賓主動上前攀談,詢問範衆渠是否曾在宣漢居住,并擔任過什麼職務,範衆渠一一作答,卻不知對方為何有此一問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您是當年的救命恩人!”來賓激動地握住範衆渠的手,眼眶泛起淚光他正是當年宣漢兵變時被範衆渠救下的張治中将軍!
原來,張治中對當年在宣漢的驚險經曆記憶猶新,對範衆渠的救命之恩更是銘記于心,二十年來,他無時無刻不在尋找恩人的下落,卻始終杳無音信,這次在範紹增的宴會上,他一眼就認出了當年那位俠義的郵局局長
半個月後,張治中将軍特意設宴答謝範衆渠的救命之恩,之前參加範紹增宴會的國民黨軍政要員也再次出席,共同見證這段感人至深的友情,宴席上,張治中将軍将一塊精心制作的銅闆贈予範衆渠,上面銘刻着當年蒙難的經過和對救命恩人的感激之情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句古語在張治中将軍和範衆渠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釋,在這段傳奇故事裡,我們看到了亂世中人性的光輝,也感受到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傳承
平凡中的偉大曆史長河中的閃光
張治中和範衆渠的故事,并非驚天動地的英雄傳奇,卻在平凡中彰顯着人性的光輝,一位普通的郵局局長,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救人于水火,而一位曆經沙場的将軍,始終銘記恩情,不忘報答
他們的故事告訴我們,即使身處亂世,善良和感恩依然是人性中最寶貴的品質, 真正的英雄,不一定身披戰甲,叱咤風雲,也可以是默默無聞,卻在關鍵時刻展現出人性的光輝
這段曆史佳話,也為我們留下深刻的啟示:勿以善小而不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在漫漫曆史長河中,正是這些平凡人的善舉,彙聚成一股股暖流,溫暖着我們,也照亮着未來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您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