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地處成都市心髒地帶的天府廣場東北角即将迎來一次重大改造:已經在這裡矗立了32年的電信大樓,連同它頂部的鐘樓大鐘将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嶄新的天府大劇院(圖1)。随着施工的進行,老成都人和考古工作者開始熱切期待着一次重逢。他們心心念的,是37年前曾經見過一面,至今仍深埋地下的“老朋友”。
原來,在1973年11月,施勞工員修建成都電信大樓開挖地基時,竟然發現地基深處埋着一個巨大的石獸。據當時應邀去工地勘察的文物從業人員回憶,這頭石獸側身卧底,右邊半截埋于沙土,隻露出左邊足部和腹部,無法辨識清楚是什麼動物,又因為上世紀70年度技術條件限制,挖掘、起吊或運輸此等體量的“巨獸”非常困難,大家隻能暫時與它作别,依照《文物保護法》就地回埋。
圖1. 成都電信大樓(左)和天府大劇院(右) 圖檔來源:參考資料1
這位深埋地下的“老朋友”到底是什麼動物?30年來,從民間到學術界衆說紛纭,成了一個待解的謎題。當年的施工隊員有人猜測它是一匹石馬,也有人認為是石象,因為大象才有如此龐大的身軀。有專家推測是一頭石獅,因為此處曾經是前蜀王朝宣化苑瑞獸門所在地,有宮門就有石獅。還有人認為是石犀牛。理由是古籍記載兩千多年前的蜀國太守李冰(圖2),曾制作石犀牛5頭,分别放置于成都府、市橋下面,淵水裡,用來鎮水。
圖2. 蜀太守李冰石像 圖檔來源:參考資料2
幸運的是,借助這次城市改造工程和新世紀更先進的技術,揭開謎底的時機成熟了。2013年1月9日,重逢的時刻終于來臨,深居地下的石獸,在起重機的“幫助“下重見天日:原來這是一頭石犀牛,它體型巨大,長3.3、寬1.2、高1.7米,重約8.5噸(圖3)。
圖3. 出土時的石犀牛 圖檔來源:參考資料3
難得的重逢之後,人們希望能夠更好的儲存這頭石犀.然而,文物專家仔細勘查後發現,剛出土的石犀身體上部分覆寫着混凝土,其餘未覆寫的部位則有風化剝落,源于自然的應力和當年修建電信大樓的機械破壞也對它構成了損傷(圖 4)。在文物修複中心,專家們通過表面清洗、脫鹽處理、風化部位加強、局部修補等一系列保護措施,對石犀進行了精心“治療”,到2015年,石犀終于“康複出院”,被運抵成都博物院收藏。重獲新生的石犀頭部略呈圓錐形、軀幹豐滿壯實、四肢粗短、身上雕刻有卷雲紋、顯得粗壯古樸、憨态可掬。這樣一頭萌态十足的石犀一經展出,立刻受到了當地人民的喜愛。
圖4. 國内外文物保護專家在對石犀牛進行檢查 圖檔來源:參考資料4
這頭石犀是何時被制成的,執行的是什麼任務呢?專家們推測,這頭石犀制作的年代最早可到戰國晚期,最遲也在東漢之前。結合李冰用石犀牛鎮壓水精、水怪的古籍記載推測,它的功能可能與此相關。也有專家認為,這頭石犀不僅僅是鎮水“吉祥物”,它還有更重要的任務—淘灘标志。原來在古代成都平原,人們會利用河流枯水期清除河道淤積的泥沙,這樣的清淤工程泥沙挖多深合适呢?結合以往經驗,人們找到一個合适深度,埋上淘灘标志(例如石犀),以後每年就以挖到它為止。
如今,已有千年曆史的石犀有了新的“崗位”,它靜靜的站立在成都博物館内,迎接着絡繹不絕的參觀者,似乎在向人們述說着古蜀人民的治水往事(圖 5)。
圖5. 陳列于成都博物館的石犀牛 圖檔來源:參考資料2
參考資料:
消失的成都地标建築,西華大學電氣與電子學院微信公衆号
魏敏.天府廣場東北側出土石犀與李冰治水的曆史事件——兼談成都平原秦漢時期的水利建設與城市發展[J].文物天地,2018,(06):22-26.
羅開玉.成都天府廣場出土石犀、漢碑為秦漢三國蜀郡府衙遺珍說[J].四川文物,2013,(03):51-59.
李睿芝.瑞獸石犀:别樣角度的文物保護觀察小記[J].大衆考古,2016,(03):88-91.
馮廣宏.成都新出石犀略考[J].文史雜志,2013,(0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