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開始,種棗很下本,我幾乎沒賺錢。轉折點在2015年,有一回棗還沒熟,就有客商找上門,執意留下5000元訂金。從那年開始,俺家棗價格就上去了,往後再沒下來過。”
7月中旬,在沾化區黃升鎮大新村,秀梅牌冬棗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紀秀梅用粗糙的手指摩挲着枝頭的青棗,說起近10年前的那次“奇遇”,依舊美滋滋,“沒有白下的功夫。”
紀秀梅介紹冬棗種植經驗。
國家地理标志産品沾化冬棗,名聲在外。不過,随着産量及市場的波動,近些年來價格難免起伏。讓棗價“變”中求“穩”,做到産業增效、棗農增收,成了沾化上下的一緻目标。近日記者走訪沾化區,透視棗農賬本中的“升”與“降”。
應對産能擴大 棗農提質求變“20世紀90年代,見周圍人種棗掙了錢,我也跟着種了幾畝,效益真不錯。”古城鎮丁家油坊村村民丁自立今年50多歲,是較早的一批棗農。
1984年的一次偶然,沾化一位林業技術員在一戶村民家中發現一棵棗樹,深秋依然碩果滿枝,且果實清脆,甘甜程度遠超一般棗樹。經過調研及驗證,沾化區決定立棗為業并推廣種植,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賺得真金白銀。“當時收購價在30—60元不等,還不愁賣,那可是90年代啊!”丁自立感歎。
丁自立帶記者走進棗園。
據了解,當時棗農種植以露天種植“沾冬1号”為主,随着規模的迅速擴大,新品種釋放的“紅利”比棗農們想象中的短暫些。紀秀梅說,尤其是新生代優質晚熟品種“沾冬2号”問世後,種植“沾冬1号”的棗農,年年被價格“潑一盆冷水。”到了2011年,她每畝地隻收入6000多元,是曆來最低。
痛則思變,紀秀梅決定改良嫁接“沾冬2号”。“小孩随娘,2号保留着1号的原有優點,且果實更大、果皮更薄、甜度更高。”她說,到了2012年,嫁接的2畝“沾冬2号”賣了7.6萬元,屬實給了全家人一個驚喜。
“那為什麼不早些嫁接2号,或者多種些2号呢?”記者問。紀秀梅的答案,也是當時很多棗農的顧慮:“新品種嬌貴,怕澇怕旱,尤其是怕熱怕冷,不是随随便便能管理好的。”
不過,嘗到“甜頭”的棗農們有信心——彼時,縣域及鎮域内組織專家指導的力度越來越大,細算一筆賬後,紀秀梅決定建棚擴大“沾冬2号”栽植規模,“這也意味着,在投入層面不能吝惜。”
技術更新疊代 種棗不再看天粘蟲闆、殺蟲燈、誘蟲罐、滴灌管道、無紡布袋……進了紀秀梅家的鋼架大棚,如同進了“大觀園”。2013年起,她不斷嘗試新技術,一心管理好新品種。
“大水漫灌容易悶樹根,用滴灌帶解決,還能省水;誘蟲罐用來防治棗蠅蚊和紅蜘蛛,減少用藥次數;樹下養高羊茅可以涵養水土,還能起到降溫作用,應對夏季高溫……”紀秀梅如數家珍,“棗園還采取開溝施肥措施,加大土壤有機肥及菌肥的投入,冬棗品質有保障。”
誘蟲罐。
當記者問到投入産出比,她說,這些投入在短短幾年内起到了近乎立竿見影的成效。“2015年地頭價達到每斤20元,比上年高出一倍。行情好的時候,收購價超過40元,朋友客商口口相傳。”這位言行舉止裡滿是自信的婦女,2023年摘得了沾化“棗王”桂冠。
得益于政府補貼,另一位“老把式”丁自立也在2018年建立起了共占地120多畝的鋼架春棚,通過精細化管理,使“沾冬2号”棗樹提前發芽、結果、上市。
據了解,近年來,沾化區以“雙增雙提”為抓手,全面推進冬棗示範園區建設、品種改良、設施栽培、新技術內建應用等各項重點工作,推動冬棗産業高品質發展。
一座座冬棗大棚,正成為棗農增收的新引擎。沾化區引進全國知名專家團隊,建設冬棗暖棚、棉被延熟棚、鋼架春棚、普通防雨棚、智能陽光溫室5種冬棗大棚。現在,通過示範推廣設施栽培技術,可實作由10月上旬集中采摘上市,向6月份至11月份亞周年供應轉變。
科技加速落地 小戶集約“上車”“種棗這麼多年,習慣了每年出去學習,看别的地區有什麼先進技術。”丁自立談到。
科技發展,正在不斷助力冬棗産業轉型更新。像丁自立、紀秀梅等以冬棗種植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的農戶,經營規模大,眼界相對開闊,但對于傳統小農戶來說,如何加速擁抱“新質生産力”,資金資源都是門檻。
“自從成立了啟航冬棗專業合作社,村民現場參與專家教育訓練的機會明顯增加了。”黃升鎮楊家村黨支部書記李風昌說。為持續推動鎮域沾化冬棗産業向種植規模化、品質化、品牌化方向發展,黃升鎮以“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形式,成立冬棗合作社48家。
集約經營的模式,讓農資等經營成本有所下降,楊家村冬棗種植節本30%以上。李風昌認為,更顯著的一筆“賬”是,無力種棗的老齡村民拿到土地流轉費用,而有心種棗的村民打開了教育訓練學習的示範視窗,他們的種植觀念正發生巨大革新。最近得益于專家教育訓練,一種樹下種植三葉草的綠色防控技術正被村民們饒有興緻地摸索着。
冬棗種植教育訓練。
目前,全村種植冬棗的800多畝地塊中,現代化大棚已超600畝。資料顯示,建上冬棗大棚後,與露天種植的沾冬2号相比,每畝增收1.5-2萬元 ,與露天種植的沾冬1号相比,每畝增收8000元以上。
集約化經營,也為先進技術的落地轉化提供了條件。丁自立帶記者走進丁家油坊村“沾冬2号”示範園,隻見氣象環境監測系統中,光照、地溫、地濕等資料一目了然,應用物聯網、大資料等技術的冬棗高效栽培模式在此落地轉化。
示範園中的自動化裝置。
這片示範園,離丁自立的棗園隻有幾分鐘距離。看着園中“科技傍身”的冬棗,這位“老把式”更感産業未來可期。
蟲情測報儀。
大衆報業·農村大衆記者 周桐 通訊員 賈海甯 巴真真 張力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