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動蕩紛擾的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你方唱罷我登場,興盛一時又很快沒落。然而,在這不斷更疊的曆史長河中,卻有一個國家頑強地存活了将近一千年,從西周時期一直延續到秦朝,見證了中國古代曆史的重大轉折。這個國家就是衛國,它的堅韌不屈、頑強不敗的命運,讓人們無不懷疑:這個小小的國家到底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能使它在那麼多諸侯争霸的年代始終屹立不倒?它的命運又将走向何方?
一. 衛國的傳奇淵源——周康叔所封
談及衛國的淵源,不得不追溯至西周時期。當時周武王伐纣,廢黜商纣王,建立了新的王朝。為了鞏固王權,安撫臣民,武王繼承了先周臣民征伐和封國的傳統。
其中,便有一位同母弟弟康叔。康叔乃周武王嫡母姜太姜之子,當武王即位後,不忘骨肉親情,将康叔封于衛。至此,衛國正式建立,這正是衛國延續近千年的傳奇肇始。
衛國雖由武王弟弟所封,實則并非武王私心。當年周公旦協助孝武王平定三苗、四裔的叛亂,收複殷商故土。功莫大焉,為了表彰周公的卓越功勳,武王決定将平定殷土的重臣,曆經戰火洗禮的宗親分封于此。周公則建議封其同母弟弟康叔于此,以鞏固馬邑大計,維系皇族的根基。
此時的周武王方振振王氣,加之風雲際會、局勢撲朔,遂從周公之言,将弟弟康叔分封于今河南北部、河北南部一帶,正式建立了衛國。這一決定,既維系了王室家族的血脈根基,又有助于鞏固大周王朝的統治,可謂舉手之勞、一舉兩得。
康叔為人勤勉肯幹,獲封衛國後,立即着手建設和治理,結果很快就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在位期間,康叔始終不忘自己的身世,恪守臣子本分,時刻警惕奮發,并且注重家族子弟的教育,教子嚴謹有加。正是這種勤懇嚴謹的作風,為後來衛國子孫樹立了光輝的典範,奠定了堅實的家學淵源,也為國家興盛奠定了紮實的根基。
自此,衛國子孫代代相承,世守家訓,雖在後來曆經無數戰亂更疊,但衛國這個小小諸侯國卻仍然頑強地活了下來,一度成為當時最顯赫的諸侯之一,實在令人歎為觀止。正所謂滴水穿石,方能行穩緻遠,這樣一個令人景仰卻又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起點,恰恰埋下了衛國延續近千年的不朽根苗,也為這個頑強的諸侯國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生命力。
二. 衛國的輝煌時期——衛武公治世
自康叔得封衛國後,衛國子孫代代相傳,世守家訓,雖屢經戰亂,但終究沒有斷絕香火。直到西周末年,衛國終于迎來了它的全盛時期,這就要從衛武公說起了。
衛武公,名重耳,是衛國第十三代國君。當時正值西周王室日漸式微,各諸侯國虎視眈眈,蓄勢待發。在這樣動蕩的時局下,衛武公卻一反常态,勤于治國,刻苦自勉,奮發有為,最終将衛國一步步帶入了鼎盛的巅峰時期。
公元前707年,武公繼位時年僅20歲,卻已是個深明大義的明君。不久,他就立志要将衛國重新振興,恢複昔日榮光。于是在位期間,武公勤于理政,時常自我檢討,防患于未然。與此同時,他痛改舊習,廣納賢言,不斷求教于諸位老臣,兢兢業業,改革創新。
相傳武公尤其寵愛臣民,常常揮師問計,親赴溝壑,傾聽民間疾苦。能與百姓同甘共苦,體察民情民意。這也正是武公上司衛國複興的一大法寶。僅用數年時間,武公就讓衛國迅速恢複了元氣。國力日漸強盛,名聲也在諸侯之中逐漸響亮。
武公在位55年間,不僅内治有成,外交方面也頗有建樹。當時周幽王陷于好色放蕩,迷戀婦女,加之犬戎叛亂,動蕩不安。後來犬戎更是殺害了幽王,導緻周王朝一度陷入空虛。
危難時刻,衛武公臨危不亂,機智果斷。他随即率領衛國精兵,加入平定犬戎叛亂的戰團,為周王朝出了一份力。功勞卓著,赢得了周平王的賞識,被冊封為諸侯之長。從此,衛國的聲望更是攀上了一個新台階,在諸侯之中素有領袖風範。
不僅如此,武公為人謙遜好學,退隐之年,更是寫下了警世名句"人亦有言,靡哲不愚,投我以桃,報之以李,溫溫恭人,維德之基"以自勉。這幾句話雖簡單平實,卻飽含哲理,深植人心。令人不禁對這位集智勇雙全于一身的衛武公欽佩有加。
從平民武臣,到卓有聲望的國君,再到舉國上下景仰的賢明長者,衛武公的一生經曆可謂跌宕起伏,充滿傳奇色彩。而他為國為民的精神,則要為衛國後來頑強不屈的性格埋下伏筆。正是有了武公這樣的楷模,才造就了衛國後來數百年如一日的堅韌不拔,幾近不死的頑強生命力。
三. 衛國的艱難困境
衛武公英年早逝後,衛國的國運便開始走下坡路。由于先後出現了幾位昏庸無能的國君,再加上周王室的沒落,衛國很快就陷入了艱難的困境。
首當其沖的,就是後繼者衛懿公的荒唐作為。這位懿公好養鶴為樂,竟将鶴乘軒、做官,遠勝于國之臣民。每逢朝會,鶴兒們都要列陣班行,受到君臣的跪拜。而臣工食不果腹,賦稅加重,怨聲載道。懿公這種無度放縱、荒唐無比的行徑,徹底激化了人心,導緻衛國從此一蹶不振。
不久,宿敵狄人便借機發兵襲擊了衛國。當懿公欲親自督陣出征時,臣民們卻嘲諷說:"你不如放鶴兒們出陣打仗,這才是享受俸祿的嘛!"可見懿公昏庸無道,已徹底失去了人心。果然不出所料,狄人大軍迅速攻陷了衛國,懿公也被殺害,遭了報應。"乘軒使鶴"的狂妄作為,從此成為了人們反面教材。
由此可見,衛國上一代賢君的英明治績終究隻是昙花一現。後繼無人,國運迅速衰落,就連昔日的尊嚴也無法維系。如此一來,衛國也很快就從諸侯中強盛一時的領袖,轉落為了與其他諸侯國旗鼓相當的中小國家。
但這還遠遠不是衛國的最低谷。公元前675年,周王室喪權辱國,被貪婪兇殘的五大夫所篡奪。不過,當時的衛惠公卻借機窺伺周室衰微,挾燕國之力發兵伐周,将幼主周惠王廢黜,另立王子頹為新王。這一"子頹之亂"令衛國一時揚眉吐氣,也彰顯了其野心和雄心壯志。
隻可惜,這種得志隻是昙花一現。公元前660年,衛懿公過世後,其子赤便繼位,是為衛文公。文公執政之初,為了恢複先代武功,曾一度刻苦勵志,輕徭薄賦。但好景不長,晉國公子重耳避難至此,卻遭文公的冷遇無理。重耳氣惱而去,後來發迹登基,遂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
晉文公實在是位忘恩負義之人。衛文公一去世,他便率領晉國大軍讨伐衛國,迫使新君衛成公隻能逃往陳國。衛成公為了保全性命,不得不求援于天子,才勉強擺脫了晉國的威脅。這一役使衛國徹底從諸侯之列跌落下馬,隻能寄人籬下求存。
晚年的衛國可謂處境艱難,連年戰亂,屢屢流離失所。到了衛昭公時期,曾被三晉兩齊等強國欺侮,淪為魏國的附屬。衛國不得已隻能貶号為"侯"。到公元前453年,衛國更是隻剩下濮陽一隅,衛侯隻能東遷,倉皇逃命。
此後幾代國君遭遇更加悲慘。衛懷君被魏國囚殺,弟弟元君隻能被魏立為魏國的一個親王封臣,由此可見,當時衛國已是形同虛設,對外根本就是魏國的一個附庸國。戰國時期更是雪上加霜,衛國不斷割地,人民遭殃,難以為繼。
四. 衛國的苟延殘喘
歷經數百年的戰亂蹂躏,衛國曾幾幾次走向絕境,命運陷入了谷底。但是這個曾經輝煌的國家,卻依然頑強地活了下來,一直苟延殘喘到秦統一天下。
戰國時期,七雄紛起,諸侯爭雄。在這場國與國之間的殘酷角逐中,衛國雖已不複存在,但仍在苟延殘喘。據記載,當時衛國的領土僅剩下許昌附近的一小塊地方,俎豆小國一般,實在是強弩之末。
但即便是這樣的衛國,仍一度得到了魏國的重視和扶植。曾幾何時,魏武康為了加強力量對抗秦國,便允諾衛國的領土"其東為緫,其西為河",并重新賜封衛君,賦予了衛國某些主權,試圖結盟壯大力量。
此時的衛國已是乘驘騖驎,雖無多大國力,但至少還捺捺有餘威。曾有一度,秦國急於攻打魏國,便向衛君索要道路通行 。不料衛君卻義正辭嚴地回絕了秦軍,并於道路兩旁架起樂器賡歌助陣,直到秦師盡數橫過衛境。這種飽受欺淩卻仍然傲骨頑強的態度,正是衛國延續數百年的根本所在。
然而就連這樣的微弱力量,最終還是在當時強權的碾壓下節節敗退。公元前375年,曾幾何時的宿敵狄人再次發起了強大的進攻,瞬間便攻陷了衛國的領地。衛君不得不率眾投奔魏國,求救於其宗主國。
從此,衛國便再也無法在別國之間獨立存在,而是成為了名存實亡、被統治的納戶邦。魏國縱容衛國的領土存在,無非也是為了能多一份軍馬人丁,以對抗其他六國。
可即便如此,衛國也絕非安於現狀。相傳當時衛伯儉割地於秦以求和平,衛君極力反對,号呼國人"雖事秦,亦師皦",誓要不惜一切代價保全家國。頑強的民族精神,令衛人對生存始終懷有一線希望。
最終,在秦統一六國之後,衛國這個舊時的諸侯也終于徹底消亡了。然而衛君仍堅持到最後一刻不低頭,拒絕臣服,戎狄入主。慘遭秦軍攻陷後,他曾倔強地表示:"既不能事秦,不如複于馬邑(衛國舊都)而死!"這句話雖看似偏激,卻正反映出衛國百姓堅韌不屈的民族性格。
由此可見,衛國之是以能存活近千年,并非全靠地利或能與他國抗衡的實力,而是一味頑強的生命力。這種生命力,正源自于衛人那頑強而不屈、甯死不從的堅韌民族性格。或許這正是上天對這個古老而不屈的民族賜予的最大饋贈。
五. 衛國文化的薪火相傳
衛國雖已滅亡,但其悠久的曆史文化卻依舊綿延不絕,在後世延續發揚。這不僅源于當年衛人艱苦卓絕的民族品格,更多的是來自于他們豐富多彩的遺産。
在戰國時期,雖然衛國早已日益沒落,但各種學術文化依然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此時的衛地乃是諸子百家的避難之所,吸引了衆多哲人隐居講學。
其中最著名的莫過于孟子和佛陀弟子們在此傳教的曆史。據記載,孟子曾在衛國避世講學達七年之久。在衛國為士階級解惑答疑,傳播儒家思想,并最終得到了當地士人的廣泛追捧。
孟子在衛國直言不諱,大聲疾呼"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更是震驚了統治階級。是以也就鑄就了孟子"衛靈公弗聽"的傳奇佳話。雖然孟子終無緣施展抱負,但其思想卻在衛國紮根發芽,影響了無數後人。
與孟子同時,衛國還曾是佛教在華夏大地傳播和發展的重要陣地。據說,釋迦牟尼的兩位至親弟子,一位是阿難,另一位是攝衛國人舍利弗,也曾在衛國講經傳法。
舍利弗一度盤桓在衛國時,在阚陵山為衆多學生宣講了佛法精髓,其中就包括與六師外道的一場經典辯論。後世奉為佛教經典的"舍利弗阿毗昙論",就是舍利弗當年在衛國講授的精華所在。
除了儒釋兩大文化外,衛國還曾與古代數學和音樂有着千絲萬縷的淵源。據考證,衛國出身的公孫龍子,就是最早發現勾股定理的人之一,為中國古代數學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而公元前6世紀時,大音樂家師曠也曾在衛國推廣并改良過"雅樂"。該樂曲風格樸實質樸,雖是宮廷之音,卻極富人民色彩,在百姓中廣為流傳。師曠是以也被後世尊稱為"衛國樂聖"。
可以說,儒釋道、數術音律,這些華夏文明的頂級智慧,在衛國這片熱土上都曾經鋪陳過輝煌的一頁。而這些先賢的智慧結晶,更是成為了持續照耀人間的永恒明燈。
退一步說,即便是語言文字這一人類最基本的文化載體,衛國人也為其貢獻了不可磨滅的篇章。衛國人的母語屬于華夏世系的晉語,是古代中原音系的重要支脈。
當年包括孔子、孟子在内的衆多先賢,都或多或少使用過衛語。直至今日,漢語中不乏起源自衛國的語詞,而李白筆下那句耳熟能詳的"談昙華"典故,更是出自孔子與衛國人對話的記載。
總的來說,衛國雖然早已滅亡,但它的文化因子已深深融入了華夏文明的主幹血脈。這種薪火相傳的持久力量,正是源自衛人骨子裡的頑強品格。時至今日,每當重溫這段曆史,我們都應當為先人留下的豐厚遺産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