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圖 成都海大
台灣泥鳅又稱為台灣鳗鳅,有“水中之參、鳅中之王”的美譽,具有個體大、生長快、抗病力強、養殖周期短的特點。據《中國漁業統計年鑒》資料,2023年川渝泥鳅産量超3.1萬噸,在川渝水産養殖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畝産1萬斤水準的超過6000畝,尤其在去年6月出現17元/斤高價後,養殖面積出現擴張,成為當時炙手可熱的“香饽饽”。今年同期行情雖有不濟,但在市場需求下,養殖泥鳅依舊有利可圖。
在川内多年的養殖過程中,不斷摸索總結了三種泥鳅養殖模式如下圖。
無論哪種養殖模式,都會面臨高溫期“烤”驗,水質和底質出現不同程度惡化,直接影響到泥鳅存活。是以,如何運用合理的養殖操作管理,順利度過高溫期,是泥鳅養殖成功的關鍵。
1、苗期(養殖30天内)
泥鳅因其生長特性,3-10月能繁殖大量水花,7-9月投放因水溫較高,整體發育相對較快,但蟲害、氣泡病和鰓黴等影響存活依舊較為突出。今年川内陰雨天氣較多,鰓黴對水花投放成活率有直接影響,超過2成以上的養戶出現放苗失敗情況。
是以,苗期需要控制水體肥度(預防氣泡病),做好鰓黴預防和蟲害(車輪蟲、指環蟲)處理,水質調控以底改調水為主,換水為輔。
2、成魚期(30-100+天)
成魚期養殖基本是由模式決定,高密度、高投喂、高産量帶來便是高排洩、高代謝,水體高負荷殘留物,氨氮、亞鹽超标基本是泥鳅成魚養殖常态問題。
長期高氨氮、亞鹽超标問題會脅迫鰓部出現腫大、凝血等問題,尤其随着養殖程序推進,池塘pH不斷降低,底部酸化程度加劇,容易誘發爛皮、出血等細菌性疾病問題,加上突發天氣,底部有機質大量上翻,引發誤食有毒物質、缺氧等問題,造成大量死魚發生。
截至目前在眉山區域已經出現多起泥鳅因水質異常出現“暴斃”問題,是以泥鳅養殖最為重要是對水質的調節,需要根據天氣、池塘情況和現有條件,采取最優有力的解決辦法應對調整,及時添換新水,緩解氨氮、亞鹽毒性。
針對成魚期養殖水質問題,基本處理思路以換水改底為主,補菌調水為輔。誘發的細菌性疾病拌喂内服增強免疫,淨水後使用碘制劑、中成藥等相對溫和藥物類輔助治療,減少使用刺激性藥物。
3、高溫期投喂
泥鳅養殖7-9月生長相對較快,營養需求高意味着投喂相對較高,因而需要根據不同時期的規格變化,且日投喂需要根據池塘情況、天氣等調整。泥鳅投喂堅持“三能原則”——能投多廣投多廣、能吃多久喂多久,能喂多少喂多少。
高溫期既是問題高峰期也是生長黃金期,做好池塘日常管理,加強水質、底質調控,減少養殖損耗是關乎養殖成功的重要舉措,另外根據行情情況,适時出魚也是養殖盈利扭轉的關鍵因素。
有養殖技術相關疑問歡迎留言評論,或咨詢您身邊的海大團隊。
END
本文系海大農牧(微信号:haid002311)原創,未經授權,一律禁止轉載!文章投稿、轉載授權,歡迎發郵件到:[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