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端午節,到了端午我們傳統上有喝雄黃酒、吃粽子等飲食習俗,這裡科學辟謠整理了 5 個關于端午節飲食(特别是粽子)的常見誤區,快來看看有沒有困擾你的問題吧!
1.端午節喝雄黃酒
可以強身健體
古人認為端午節飲用雄黃酒可以強身健體。在沒有消毒劑的古代,人們常用研磨成粉的雄黃泡酒,以殺菌驅蟲,祛毒解癢。
實際上,飲用雄黃酒并不能強身健體,還會損害健康。雖然《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成年人(無論男性還是女性)一天飲酒的酒精量要控制在 15g 以下,但 2018 年《柳葉刀》刊登的一項涉及 2800 萬人的研究指出,飲酒沒有安全值,隻要喝了就對健康産生不良影響。
并且,随着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研究發現雄黃其實是有毒的,主要成分為二硫化二砷,加熱至 80℃ 在空氣中可以被氧化為三氧化二砷,會損害肝髒和中樞神經。
版權圖庫圖檔,不授權轉載
2.粽子難消化
先說結論:溫熱的粽子比米飯還好消化,但涼粽子确實難消化。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跟大米相比,糯米主要為支鍊澱粉,大米主要為直鍊澱粉。直鍊澱粉分子結構是束狀結構,像一根“繩子”,要想消化它,需要澱粉酶把它剪切成一段一段的,是以比較難消化。而支鍊澱粉分子結構是樹杈結構,很松散,澱粉酶處理起來比較簡單,也容易糊化,消化率高。是以糯米本身比大米更容易消化。
對于冷卻後的糯米食物比如涼粽子,确實會增加消化難度。這是因為糯米食物冷卻後,支鍊澱粉就會很快地互相連接配接成緻密的結構,黏性和韌性增大,進而影響人體内消化酶的作用、增加消化負擔。而且黏在一起的食物都難以咀嚼,囫囵吞棗的就咽下去了,也會給胃部增加消化負擔。
再有,現在的粽子花樣繁多,什麼餡的都有,往往高脂高糖,這也會增加消化負擔。是以粽子雖好,不宜吃太多。
版權圖庫圖檔,不授權轉載
3.粽葉青翠欲滴的粽子
更新鮮
翠綠粽葉包裹的粽子,讓人看着往往更有食欲,覺得特别新鮮。
實際上,粽子粽葉綠并不能代表粽子就新鮮,正常情況下即便是剛做好的粽子,粽葉也不會太新鮮,大多會變成橄榄色或者黃褐色。
這是因為粽葉的翠綠外表是葉綠素賦予的,在長時間煮制的過程中,高溫會破壞粽葉中的葉綠素,使其變色失去原有的光澤。
煮好的粽子粽葉看起來“不新鮮”才是正常的,如果太新鮮、翠綠,反而要謹慎購買。
版權圖庫圖檔,不授權轉載
4.糖尿病人不能吃粽子
糖尿病患者不可以吃粽子的說法并不準确,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得當的情況下,可以适當食用粽子。但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粽子的選擇
應選擇少油、少糖、低鹽的粽子,避免豆沙粽、棗泥粽這類比較甜的粽子,以及添加了五花肉、蛋黃的鹹粽子
2
粽子的分量
糖尿病患者在食用粽子時應控制分量,避免過量攝入,可以選擇小粽子,建議最多吃 1 個拳頭大的粽子即可,并且細嚼慢咽
3
飲食平衡
食用粽子時應相應減少主食的量,并搭配好蔬菜和蛋白質的食物一起吃。其中做熟的綠葉菜最好能吃夠 1~2 拳頭,比如白菜、油菜、油麥菜、菠菜等;蛋白質食物吃 0.5~1 拳頭,比如 1 拳頭豆腐、1 個小雞腿、一個掌心的魚肉、七八隻大蝦、三個手指大小的豬瘦肉
另外,最好不要選配料有豬油的粽子。有研究顯示,加入豬油之後,糯米食物餐後血糖上升到峰值的時間雖然會被推遲,但血糖的峰值依然較高,而較高的脂肪還會降低後面一餐的血糖控制能力。
4
監測血糖
吃了粽子後,應及時監測血糖。
版權圖庫圖檔,不授權轉載
5.粽子吃不完
可以放冰箱儲存很久
粽子如果吃不完,可以放入冰箱儲存,但儲存方法和時間有講究。
1
冷藏
如果粽子數量不多,或者計劃在近幾天内食用,建議冷藏儲存。将粽子在常溫下放涼後,使用保鮮袋或保鮮膜包裹,一般可以儲存 3~5 天,盡早吃完。關鍵是少包少買。
2
冷凍
如果實在太多了需要長期儲存,那就冷凍吧。雖然是冷凍但也别儲存太長時間,建議半年内吃完,時間久了風味會變差哦。
3
真空儲存
對于生粽子,如果一次吃不完,可以将未煮熟的粽子用密封的真空袋裝起來,抽出空氣,然後放入冰箱冷凍室,這樣可以保持新鮮長達一個月
版權圖庫圖檔,不授權轉載
來源:科學辟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