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胃鍊球菌 (Peptostreptococcus stomatis, P. stomatis),作為口腔内一種常見的革蘭氏陽性厭氧菌,常與牙周炎、根管感染等牙周疾病相關。近年來随着微生物研究的進展,人們發現相較于健康人群,P. stomatis豐度在結直腸癌患者中明顯升高,這說明該細菌與癌症存在絲絲縷縷的關聯。但目前為止,關于這個細菌如何影響結直腸癌發生發展的作用機理尚未明确。是以,深入探索該細菌的功能及其對結直腸癌的影響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2024年7月25日,香港中文大學黃子隽、于君教授團隊在Cell Host & Microbe雜志線上發表了題為 Peptostreptococcus stomatis promotes colonic tumorigenesis and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resistance by activating ERBB2-MAPK 的研究論文,通過多隊列的橫向分析,利用多種分子生物學技術及動物實驗揭示了P. stomatis的功能。
該研究表明,P. stomatis可通過誘導細胞增殖、抑制細胞凋亡并損傷腸粘膜屏障等方式促進自發性結直腸癌小鼠模型(ApcMin/+小鼠以及氧化偶氮甲烷/葡聚糖硫酸鈉處理小鼠)的癌症發生。機制上,P. stomatis通過其表面蛋白果糖-1,6-二磷酸醛縮酶(FBA),直接與癌細胞表面受體整合素α6/β4 (integrin α6/β4) 相結合,進而引起緻癌通路ERBB2-MEK-ERK-p90的異常激活。體外實驗表明,抑制FBA-integrinα6/β4間的互相結合,可消除該細菌所引起的緻癌信号激活及促癌效果。在後續的細胞及動物實驗中,該研究發現P. stomatis所導緻的ERBB2信号激活可繞過EGFR類抑制劑(西妥昔單抗,厄洛替尼)對酪氨酸激酶受體的拮抗作用,并且該細菌可削弱BRAF抑制劑(維莫非尼)的治療效果,進而導緻KRAS野生型或BRAF突變型結直腸癌患者發生耐藥,這意味着該細菌對癌症患者治療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
綜上所述,該研究證明緻病菌P. stomatis參與調節結直腸癌的發生發展及治療效果,這為将來探索針對P. stomatis的臨床幹預奠定了基礎。
模式圖(Credit: Cell Host & Microbe)
參考文獻
https://authors.elsevier.com/sd/article/S1931-3128(24)00254-3
責編|探索君
排版|探索君
文章來源|“BioAr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