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夏季暴雨頻發,長江江豚還好嗎?

每年六七月,當長江江豚進入出生高峰時段時,生活在長江流域的人們也發現,夏季雨水開始逐漸變多。尤其是今年,長江中下遊流域受持續強降雨影響,水位持續上漲,多地甚至出現超警戒水位。

強降雨天氣給人們的生活和出行帶來諸多不變,對于生活在水裡的長江江豚而言,它們的生活又将受到哪些影響?

夏季暴雨頻發,長江江豚還好嗎?

張琨拍攝

有利有弊:水生态環境變化時刻影響長江江豚的生存

長江江豚是僅生活在大陸長江中的特有淡水鲸類動物,其産仔、育幼、生長、繁衍等過程均在長江流域完成,是以長江水文條件對江豚在長江中的分布、遷移甚至生存都具有重要影響。

過去,非法漁具、航運船舶、水利工程、水體污染、采沙泛濫等人類活動對長江江豚的生存帶來威脅,導緻長江江豚的數量呈加速下降趨勢。一直以來,長江是長江江豚的生活的家園,其流域的水生态環境變化時刻影響着長江江豚的生存。

除了人類活動,極端連續強降雨天氣同樣也會給長江江豚帶來影響。

WWF世界自然基金會在一篇科普文章裡指出,極端暴雨天氣給長江江豚造成的影響分為兩個方面。從有利的角度而言,長江流域持續強降雨使得長江水位上漲,水域面積擴大,為長江江豚提供了更廣闊的生活空間,也會顯著減低如航運等人類活動與江豚的沖突。同時,随着長江水量增加,會使更多的長江河漫灘濕地淹沒,為多種魚類的産卵繁殖和幼魚發育提供了更廣闊的場所,可以為當年及次年江豚提供更加豐富的餌料資源。

但不能忽略的還有,長江中下遊地區的雨季與長江江豚出生的高峰時段重疊,強降雨使得江水流速加快,風大浪高,極易造成遊泳能力尚弱的新生小江豚與母豚分離,導緻生存幾率下降。同時,極端強降水可能會使大面積陸域環境淹沒,江豚有可能也會随水流進入這些區域,例如長江邊灘的一些溝渠、深坑,以及潰堤決口的民垸。如果洪水退水速度較快,江豚極易因未及時撤離而擱淺,造成受傷或直接死亡。此外,洪水期間,大量的漂浮物或垃圾會順流而下,也會對江豚造成潛在的威脅。

夏季暴雨頻發,長江江豚還好嗎?

江豚母子。武家敏拍攝

極端幹旱同樣會對長江江豚構成嚴重威脅

近年來,氣候異常引起的極端天氣事件頻發,長江流域受極端天氣事件影響尤為嚴重。除了強降雨,長江流域也經曆着高溫少雨的幹旱天氣。這是因受大尺度環流因子及季風的影響,長江流域易受多種災害疊加影響。

“從統計結果來看,長江流域的幹旱程度明顯加劇。”長江生态環境保護修複聯合研究中心總體組專家、北京師範大學水科學研究院院長程紅光在接受中國環境報專訪時曾指出:“氣候變化深刻影響水循環模式及水文要素的時空分布,引發不同尺度的生态水文要素改變。”

統計資料表明,2006年、2011年、2013年、2019年、2022年長江流域多次發生複合高溫幹旱。極端幹旱發生後生态系統恢複所需的水量高達平均降水量的1.5倍—4倍,對生态系統的影響往往持續較長時間。

而相較于極端的強降雨天氣,極端幹旱以及極端低溫等氣候事件對江豚所帶來的威脅則更為嚴峻。極端幹旱使降水減少,長江水位下降,水域面積縮小,對長江江豚構成嚴重威脅,特别是在鄱陽湖和洞庭湖,這種影響則更為嚴重。

WWF世界自然基金會撰文指出,極端幹旱使湖泊上遊支流來水減少,加上長江幹流水位下降的疊加影響,湖區面積會快速萎縮,使湖區江豚被迫集中在主航道水域,進一步加劇航運、挖沙等人類活動與江豚生存的沖突。

夏季暴雨頻發,長江江豚還好嗎?

根據相關機構對曆年收集的死亡江豚資料的分析表明,擱淺死亡江豚數量與長江水位變化存在明顯的相關性:江豚死亡擱淺事件多發生在枯水期,特别是極端幹旱的年份和季節,以2022年為例,長江中下遊出現持續極端幹旱天氣,鄱陽湖水域面積萎縮,大批江豚被圍困在挖沙形成的大沙坑(蝶形湖)中。

如今,極端天氣不僅影響着人類的生存,更對長江江豚等鲸類動物産生了越來越嚴重的現實威脅,如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有效減緩氣候變化對鲸類動物的影響,已經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

對此,WWF世界自然基金會建議制定極端氣候事件預警和防範措施,針對全球氣候變化趨勢分析,結合全球鲸類分布和生态學特征,建立全球鲸類監測和預警機制,為鲸類保護提供宏觀政策指導。将鲸類作為全球氣候變化監測研究的哨兵物種,建立全球協作機制,建立氣候變化對鲸類動物影響的評估标準,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對策研究提供支撐。針對易受極端氣候影響的物種,研究制定緊急救護機制,建立應急救護隊伍,提高救護成功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