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118為何是最晚發行的“紀”字頭紀念郵票?
李厚祿
圖1
圖2
圖3
“紀”字頭紀念郵票是中國郵政最早發行的郵票,共發行了124套。紀1《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郵票(圖1)發行于1949年10月8日,紀124《向32111英雄鑽井隊學習》郵票(圖2)發行于1967年3月10日。而最晚發行的“紀”字頭紀念郵票,是1967年4月15日發行的紀118《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為實作第三個五年計劃而奮鬥》郵票(圖3)。為何會出現此種情況?
《中國郵票史》(第8卷)記述的是1966年5月至1978年12月發行的新中國郵票,其中較詳細地記述了紀118郵票的發行情況。大陸于1966年開始實施第三個五年計劃,為了号召全國人民努力實作第三個五年計劃,将發行相關紀念郵票列入1966年郵票選題計劃,1966年8月中旬紀118就已全部印刷完畢。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開展,有人指責過去發行的郵票不突出無産階級政治,是以郵票發行局上司在發行新郵票時更加謹慎小心,唯恐出現政治問題。于是,把已經印好的紀118郵票,兩次向局内公布,征求意見。
8月16日第一次綜合4點意見:(1)女民兵不夠英姿,帽子像臉盆;(2)兩枚郵票的紅旗方向不一緻;(3)勞工穿紅色背帶褲與實際不符;(4)大慶人、大寨人下半身斷得太硬,看起來不舒服。8月25日第二次又提出4點意見:(1)全套兩枚郵票反映不了第三個五年計劃的主要精神,應再加2-3枚;(2)圖一畫面的人穿着季節不一樣;(3)軍裝顔色與實際不符;(4)畫面上的人遠處反而大。
全局各處室幹部職工近百人均參加對此套郵票的讨論,并對此郵票能否發行進行全局投票表決,一時衆說紛纭,使得已經确定的郵票發行計劃無法正常進行。9月12日,郵票發行局向郵政總局報送“關于是否發行第三個五年計劃紀念郵票的請示”。
郵政總局副局長蘇幼農提出看法:(1)郵票構圖基本上是突出毛澤東思想的,夠不夠可以研究;(2)色調以紅、黃為主,還是鮮明喜慶的;(3)兩枚郵票上的紅旗兩個方向,是為了對稱,一般禮堂和會議布置都是如此;(4)郵票是難免有些象征性和圖案性;(5)8萬元不是個小數(指廢掉1300萬枚郵票的經濟損失),政治帳和經濟帳要聯系起來看,個人意見是除了從中吸取教訓外,這兩枚郵票應保留,或根據群衆意見再增繪幾枚。這一意見未被采納,這套郵票是否發行的問題,仍被擱置。
1967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發出《關于保護國家财産、節約鬧革命的通知》,郵票發行局根據中央精神,對紀118郵票再次研究,認為該票設計上存在一些缺點,但不是政治性、原則性問題;發行此套郵票,對擴大宣傳、鼓舞人們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為實作第三個五年計劃而努力奮鬥,會起到一定促進作用;在經濟上也可避免8萬多元的損失,符合‘抓革命,促生産’和‘節約鬧革命’的精神,是以應該發行。此意見上報郵電部後,經郵電部黨委讨論,準許發行。
紀118這套郵票的選題突出“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郵票大票幅以紅色調為主,圖案宣傳學習毛澤東思想、突出工農兵……其發行為何會出現如此大的波折?我們從記述1949年10月至1966年5月發行的新中國郵票的該書第7卷得到答案。
圖4
第7卷第七章“‘文革’前夕的郵票發行”的第四節“郵票發行從有序走向無序”之三“郵票設計和發售中‘左’的思想的影響”中談及,紀109《遵義會議三十周年》郵票原采用的一幅油畫《踏遍青山人未老》,因畫作者家庭出身問題,此畫已被内定為控制發表作品而被《決戰前夕》(圖4)替換。中宣部在獲知此事後,再次對郵票發行部門下達訓示:“今後,對采用現代的作品,必須了解作者情況,尤其是目前文藝整風中發現不少問題,需要我們很好的注意。”
并特别指出:“到了1966年,這種唯成分論的做法更是走到了極端,紀118‘為實作第三個五年計劃而奮鬥’郵票因為設計者曾被錯劃為右派而受到百般挑剔,緻使這套郵票在1966年4月設計完成之後,擱置了一年才于1967年4月15日發行,此套郵票也是以而成為124套紀字号郵票中最後發行的一套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