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充滿日本傳統文化的城市裡,其實悄悄地散發着洋氣的一面
京都,一座京町屋(“前店後宅”住宅樣式,是将庶民生活和城市整體連接配接的要素)遍布的城市,帶着濃濃的日式氛圍,是許多深愛日本文化的人必訪觀光地。
△來源 / unsplash
在這充滿古色古香的城市裡,走進一家木造的日式傳統建築京町屋餐廳,坐在圍繞着日本插花及榻榻米的位子上,來一份和食早餐,想必是許多到訪旅人都向往的。
但這個充滿日本傳統文化的城市裡,其實悄悄地散發着洋氣的一面。
京都人的早餐:九成群眾吃面包
說起京都人的早餐,你會想到什麼?
或許很多人腦中會浮現日劇裡的畫面:一碗白飯上打一顆雞蛋,然後中間挖個洞把醬油淋上去,一旁擺着一條烤得恰到好處的秋刀魚、一碗味噌湯,以及一小碟醬菜。
日劇裡京都人的早餐總是讓人看得食指大動, 但現實總是很殘酷。
△來源 / pakutaso
根據日本TBS電視台的街頭調查統計顯示,有9成的京都居民都表示早餐喜好是——面包。
就連有着京都美人代名詞的藝妓接受采訪時,也婉約地用京都腔說:“早餐喜歡吃面包”。甚至有廟裡的住持,将法國長棍切成薄片,泡在湯裡一起食用。
由此可知,不隻是一般的京都群眾,連和京都傳統文化密切相關的僧人、藝妓,也都被面包征服了。
△當地面包店提供的面包套餐/作者提供
根據日本總務省2016~2018年的“家庭支出調查”資料顯示,京都市的家庭平均一年花費27435日元在買面包(不包含吐司)上邊,為全日本最高。
此外,京都面包店的總數也榮登全國第二名。就算是近幾年,據統計京都面包店數量也都維持在前三名的佳績。
京都人的吃面包習慣
京都人吃面包的習慣,也和日本其他地區有很大的不同。
譬如在東京,看到販售切成8切的白吐司并不是難事,但在京都,除了超市販售的工廠制造白吐司之外,幾乎是看不到的。這是因為比起薄片吐司,京都人更偏愛厚切吐司。
奇妙的是,雖然在京都8切吐司少見,卻看得到10切白吐司的販售蹤迹,而且銷量還不差。原因是這一片又一片薄薄的白吐司,對京都人來說是可以用來做三明治的。
此外,由于面包産業在京都蓬勃發展,是以經常和面包一起食用的奶油、牛奶與咖啡等,京都也在全日本消費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櫥窗裡琳琅滿目的手工面包/作者提供
日本最早的法國面包
說起面包,有一個明星商品是京都人一定都吃過的味道,它名為Karune(カルネ)。
這是由一家創業于昭和 23 年(1948年)的京都連鎖面包店所推出的鹹面包,這款面包在1975年推出之後,廣受京都人喜愛。
據官方表示,此款面包的由來是取自法語“地鐵回數券”的單詞而來,希望可以像回數券的概念一樣,經常被顧客回購。從它過去的高銷量來看,這個名字是起對了。
△擁有超高人氣的Karune面包/作者提供
熱愛面包的京都人,還有一件事可以擡頭挺胸、驕傲地大聲宣告,那就是:日本最早開始販售法國面包的面包店,就來自京都。
這家面包店創業于大正2年(1913年),至今已有108年的曆史。現在在京都,也是家喻戶曉的連鎖面包店。
創業者續木齊先生,大學時代就受法國文學及法語的洗禮,積累了深厚的法國文化造詣。在續木齊對面包品質的高标準控管下,該面包店逐漸在京都聲名大噪,成為京都人買法國面包的第一首選。
現今也有許多西式餐廳,甚至會采用該面包店的法國面包作為套餐的一部分。
京都面封包化為何盛行
關于這一問題一直衆說紛纭。但有京都文化研究員曾表示,面包之是以會在京都大受歡迎,主因之一是“友善食用”。
△來源 / pakutaso
京都自古以來是一座充滿商人和職人的城市。在這樣的背景下,京都的早晨一直特别忙碌,比起和食早餐,友善食用的面包就成為京都商人職人的首選。
京都面包店的擴張濫觞,則要從明治時代說起。明治時代神戶開港通商,許多西方人移居到神戶,是以把面封包化帶進了關西地區。
素來有着堅守傳統文化形象的京都人,其實内心很喜歡新鮮事物。是以京都人将面包制作技術帶回京都,進而發展出京都特有的面封包化。
現今京都除了遍地的連鎖面包店,小巷裡也有許多極具特色的當地面包小店。期待疫情結束後,旅人們能再次走訪京都。
除了品嘗和食早餐,不妨也走進巷弄間,來一場京都面包店的探索之旅。深吸一口氣,親自感受這座古色古香的城市所散發出來的獨特“西方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