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大教授陳平原:讀書最關鍵的功能并非求知

讀書最關鍵的功能并非求知,而是自我修養。

現在讀書不再被認為是嚴肅的、認真的、必須面對的事情,閱讀不像以前那麼執着和要緊,就有了畢業多少年還讀不讀書的問題。

知識變得唾手可得之後,讀書原有的三個功能——閱讀,求知,修養,都受到了影響。

我們以前讀書,求知和自我的修養是同步的,現在求知這個層面被檢索所取代,隻要知道一個書名和人名,檢索就行了。

而閱讀的功能更強調了娛樂功能。原來苦苦追尋、上下求索的狀态消失之後,知識有了,但修養沒有了。

我們以前推崇蘇東坡的詩“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多了,平常人說的書卷氣就出來了。今天我閱讀和修養兩者不再同步之後,讀書對人格、心靈、氣質、外在形象的塑造都被切斷了,這是很嚴重的問題。

與我年齡相仿的這一代人處在過渡的時代,我們在書籍時代裡成長,另一方面我們趕上了數字化的時代,兩邊都能夠有了解。

下面幾代年輕人可能還來不及對上一個時代有了解就進入了數字時代。我對上下兩代人怎麼讀書都有了解,是以會有感慨。

但對年輕人來說教訓是沒有用的,我便把自己的讀書體會寫下來,或許能有一些書引起他們的興趣,在書裡面能夠影響到多少人算多少人。

在今天資訊鋪天蓋地的時代,要建立自己的閱讀趣味,要讓自己的立場、視野和趣味不受周圍環境的誘惑,是很難的。有了大衆傳媒以後,閱讀的同質化太嚴重了。

其實每個人的閱讀是不一樣的,一個數學家、一個文學教授,他們的趣味不一樣是完全正常的。讀書人首先要建立自己的閱讀趣味和基點,有了那個基點之後再來談讀書。

開卷有益這句話經常被提及,影響很深,但我認為,“開卷有益”作為一個口号,是值得推敲的。

為什麼開卷?開什麼卷?如何開卷?以及效果怎麼樣?

現在我們知道讀書多的人會成功,但很多不讀書的人也很成功,有更多的人是讀了一輩子的書都不成功,是以讀書不一定能成功,或者說“開卷”未必“有益”。

讓所有人都能了解“開卷有益”的口号本身是有問題的,因為年齡、職業、心境、閱讀目标等等這些問題都會影響你的讀書。作者=陳平原來源=微信公衆号 | 學人Scholar摘自=《陳平原:淺薄的閱讀讓人退化》

-麥讀小書單-- 麥讀譯叢 -《法學方法論》

北大教授陳平原:讀書最關鍵的功能并非求知

一句話推薦:《法學方法論》是關于法學學習與研究方法的經典之作。兩百多年前,“十九世紀最偉大的法學家”薩維尼先後在多所大學,針對法學的基本問題,開設30多次法學方法論的課程,直接影響了不止一代法學家的成長。而這本書正是還原了兩百年前的群星璀璨的課程現場,不僅有薩維尼的課堂講義,還包含了德國法學家格林的聽課筆記,“就好像穿越時空坐在馬堡大學的大禮堂裡面聽台上的薩維尼講述法學方法論,而格林就坐在我的身旁……”。本書詳細介紹 ↓

豆瓣8.9,絕版十年再度複活,滋養幾代法學家,法學方法論的奠基之作。

《司法過程的本質》

北大教授陳平原:讀書最關鍵的功能并非求知

一句話推薦:當我們談論審判時,我們在談些什麼?《司法過程的本質》是關于司法裁判的經典之作,享譽百年、銷量超過20萬冊,曾引領無數法律人追尋司法正義的本質。本書是“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四位法官(霍姆斯、布蘭戴斯、卡多佐、漢德)之一”本傑明·卡多佐大法官1921年在耶魯大學法學院所做的講座。著有《科賓論合同》的著名法學家、耶魯大學法學院教授亞瑟·科賓,是這場著名講座的聽衆,多年以後,他回憶道——“連續四天,我們被他所講的内容和他的演講方式迷住了。它激發了我們對法律的追求,讓我們的内心感到溫暖”。本書詳細介紹 ↓

暢銷百年、原著銷量超過20萬冊,指引無數法律人,追尋司法正義的經典之作

《波斯納》

北大教授陳平原:讀書最關鍵的功能并非求知

推薦語:目前唯一的一本波斯納傳記。年屆85歲的波斯納法官是當代法律界的傳奇,已寫就50多部著作、300多篇論文和3300多份判決,是美國著作引證率第一的法學家,也是美國判決引證率第一的上訴審法官,還是法律經濟學的主要創始人。無怪乎,有一個關于波斯納的段子就是,“謠言說,波斯納每天晚上都睡覺”。波斯納不僅勤奮高産,而且特立獨行,他在大學任教時批判學術同行,當法官時批評法官和法院,作為公共知識分子也不說大衆想聽的話。法官、法學家、公知這些标簽都無法概括波斯納,而這本傳記則可以幫助我們看到各種标簽背後複雜而完整的波斯納。波斯納本人對這本傳記的寫作給予了極大的支援,不僅授權作者使用芝加哥大學圖書館所收藏的波斯納的檔案資料,還接受了多次面對面訪談和大量的郵件提問。在此基礎上,還有超過200位波斯納的同僚、同學、朋友為本書的寫作提供了幫助。這些確定了本書真實地描述和回顧了波斯納的人生與智識。

蘇力教授推薦語:鄭戈教授生動準确的譯筆,在中文世界再現了波斯納,這位美國當代最具創造力、高産且學術和司法引證率均一騎絕塵的法學家和法官!

本書詳細介紹 ↓

波斯納|誰也别想在我的法庭上蒙混過關

《性與法律》

北大教授陳平原:讀書最關鍵的功能并非求知

推薦語: “性是人類生活中一種偉大而神秘的動力,也是古往今來一個令人心醉神迷的主題。”很難相信如此浪漫的話語來自一位嚴肅的法官,但這正是威廉·J·布倫南大法官1957年在“羅斯訴聯邦案”中的判詞。自人類建立法律以來,“性”一直是法律力圖規制的内容,婚姻、避孕、堕胎、淫穢、同性性行為等議題在不同時代都曾引起激烈的鬥争。《性與法律》從古代性觀念、性風俗為起點一直寫到今天的“羅伊訴韋德案”,第一次完整講述了「性」與「法律」互相碰撞的漫長曆史:一端是“性”文化在不同時代的持續演化,另一端是“法律”對性行為和性表達的不斷規範。全書講述了一系列與“性”相關的曆史人物、事件與判例,扣人心弦的觀點與生動的時代背景交織成「性」與「法律」互相碰撞的曆程,并配有60餘幅精美插圖。哥倫比亞大學校長李·C.博林傑強烈推薦:本書必将帶來深遠影響,它很快就會列入必讀書目,不僅對法律專業的學生和學者如此,還包括想要更好地了解這場宏偉的文化變革的所有人,這場變革将繼續震撼整個社會。本書詳細介紹 ↓

芝大法學院院長:這本書關于性、政治博弈與法律,我寫了10年

《最後一杯:美國禁酒令的立與廢》

北大教授陳平原:讀書最關鍵的功能并非求知

一句話推薦:“酒——動蕩世界給予人們安慰的朋友——卻被宣告了死亡。”禁酒時代是美國曆史上的一個“奇葩”時代。素以“視自由為生命”的美國人,修改了立國之基的憲法,以舉國之力向酒精宣戰,限制了個人生活中的一項重要消遣與權利——飲酒,進而釀造出一個極度混亂也極具魅力的時代,實在令人不可思議。我們所熟知的《大西洋帝國》《美國往事》《鐵面無私》《私酒傳奇》等影視作品皆以此段曆史為背景。作者翻閱了浩如煙海的資料檔案,抽絲剝繭,為讀者講述了禁酒令設立和廢除的全過程以及不同階段的社會背景,諸如美國的新教信仰、女權運動、進步主義、種族歧視、所得稅運動、聯邦與州政府權力重組、第一次世界大戰反德運動、有組織犯罪集團崛起等重大曆史事件或變革,都與禁酒運動有着莫大關系。可以說,這“最後一杯”,凝聚了美國近代社會的變遷史,是深入了解美國社會文化與政治博弈的一個絕佳視窗。本書曾榮獲2011年美國曆史學會艾伯特·貝弗裡奇獎。小小酒杯之中,可謂波谲雲詭,世相紛呈。本書詳細介紹 ↓

這本書講述的是百年前的罕見曆史,帶你了解的卻是當下的世界|法律新讀物

《再審洞穴奇案》

北大教授陳平原:讀書最關鍵的功能并非求知

一句話推薦:史上最燒腦的經典案例!“本案涉及的問題都屬于人類永恒的難題。”1949年,美國法學家富勒在《哈佛法律評論》發表了他虛構的“洞穴奇案”,富勒以一人分飾五角,虛拟了最高法院5位大法官對此案的判詞。時隔50年之後,1999年,《哈佛法律評論》編輯部重新開機了對這個案例的審判,邀請了6位當代法學家就該案重寫判決意見,并請哈佛大學法學院大衛·沙皮羅教授對本案前後11篇判詞撰寫案例評析。本書是對這11篇判詞和1篇評析的完整彙集,希望用中文再次傳遞這一經久不衰的法律難題,呈現法學家們的思辨盛宴,激發法律人進一步思考法律與人性、正義與道德之間的關系。本書詳細介紹 ↓

這本書是法學院的必讀經典,探讨的是每個法律人都會遇到的實際難題

《荊棘叢:我們的法律與法學》

北大教授陳平原:讀書最關鍵的功能并非求知

一句話推薦:暢銷90年的法律經典床頭讀物,堅實可靠的法學入門作品,每一次閱讀都會有更多收獲。作者卡爾·盧埃林是美國20世紀著名的法學家,《荊棘叢》是他1930年在哥倫比亞大學面向法學院新生的一系列講座的彙集,90年來一直是美國法學院學生初學法律的必讀書之一。在本書中,他向學生講解了:法律是什麼、如何分析判例、法官如何适用法律、法學院能為學生提供哪些指導、法學教育與社會現實存在哪些差異,并對法學教育所存在的諸多不足進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在法律學習、法學教育、法律适用等方面指引了無數法科學生和法律人。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凱斯·R.桑斯坦推薦語:盧埃林是20世紀偉大的法律思想家之一,《荊棘叢》是他的經典著作之一,對每一代法科學生和律師來說,都是極具啟發性的必讀作品,即便對普通讀者來說,也是同樣精彩非凡。美國著名法學家傑爾姆·弗蘭克推薦語:《荊棘叢》雖然主要寫給學生,但對于所有明智的律師而言也極富吸引力,這本書以最為平實的用語,讨論了某些最有難度和最重要的法律問題。這是一本值得反複讀的書,無論你是法學院的學生,還是明智的執業律師,你都會發現這本書非常切合實際,且充滿理想主義。本書詳細介紹 ↓

暢銷90年!這本床頭書值得99%的法律人反複閱讀

《公正何以難行:阻礙正義的心理之源》

北大教授陳平原:讀書最關鍵的功能并非求知

一句話推薦:《紐約時報》年度暢銷書,從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角度解讀「不公正從何而來」的新知之作,揭示「不公正的結果不是悲慘的例外,而是常态,而人類心理是罪魁禍首」。本書詳細介紹 ↓

重磅書評 | 冤假錯案何以發生?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 12 個新發現

《他們為什麼殺人:人們何以變得暴力,我們對此能做什麼》

北大教授陳平原:讀書最關鍵的功能并非求知

一句話推薦:美國普利策獎、國家圖書獎獲獎者理查德·羅茲潛心力作,全書展示了「犯罪學領域的達爾文」——朗尼·阿森斯教授的犯罪學研究成果,通過對數百名暴力罪犯的深度訪談,得出了四階段「暴力化人格塑造」的發現,揭示出一名危險的暴力罪犯是如何誕生的。本書詳細介紹 ↓

殺醫生殺律師:如果人心隐藏着整個世界的敗壞,我們如何在叢林中自保?

《黑金世界:揭秘販毒集團的營運術》

北大教授陳平原:讀書最關鍵的功能并非求知

一句話推薦:「根本停不下來,這本書實在太有趣了!」,亞馬遜年度好書 ,美版豆瓣Goodreads 7000+好評,《經濟學人》記者在南美卧底三年,揭秘年利潤3000億美金的黑金世界是如何運轉的,一本可以讓你一口氣讀完并帶來新知愉悅的好書!《大審判:為公衆展示的法律》

北大教授陳平原:讀書最關鍵的功能并非求知

一句話推薦:美國殿堂級法學大家勞倫斯·弗裡德曼撰寫的法律公共讀物,從社會發展的曆程,對熱點案件和頭條審判這一社會現象的系統觀察與研究之作,探索大審判的本質、演變和社會意義。本書詳細介紹 ↓

激情盛行,人人為之發瘋,恰恰是法律人觀察的最佳視窗

《碰撞:法律如何影響人的行為》

北大教授陳平原:讀書最關鍵的功能并非求知

一句話推薦:以精準的語言和坦誠的幽默,本書對法律如何影響行為的浩瀚文獻有着大師級的把握。我不知道有誰會比勞倫斯·弗裡德曼更從容且藝術地處理這個課題。《碰撞》的中文版将對數代中國學者産生深遠的影響。本書詳細介紹 ↓

了解“人”才能做對事:法律如何影響人的行為?

《酷刑簡史》

北大教授陳平原:讀書最關鍵的功能并非求知

一句話推薦:人類史有多長,酷刑史就有多久。從古代至現代,從西方到東方,作者用冷靜客觀的曆史語言,講述幾千年來的受刑人所受之苦,呈現了一部完整的3000年酷刑簡史。當人類把我們的想象力與創造性,用在了對同類施展暴力上,每一種行刑工具,每一種懲罰方式,都在一遍一遍提醒我們:暴虐殘忍一直寄生在人性深處。文明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去捍衛。本書詳細介紹 ↓

因為人類的良知,才是我們對抗世界荒誕的終極力量。

《#标簽:社交媒體時代的衆聲喧嘩》

北大教授陳平原:讀書最關鍵的功能并非求知

一句話推薦:從“資訊繭房‘’、“回音室”的憂慮,到“标簽共和國”的描述,桑斯坦關切西方民主制度在社交媒體時代的危機,即被标簽的世界作為算法的基礎建構,帶來的将是民主的分裂。也正是以,這是一本充滿悖論和不确定希望的書,一本擔任過白宮資訊與監管事務辦公室主任的美國哈佛法學院教授的憂思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國讀者可以得到的正是一個比較視野中對民主制度的重新思考。本書詳細介紹 ↓

當我們在刷手機的時候,我們在刷什麼?

《彈劾:如何罷免一位總統》

北大教授陳平原:讀書最關鍵的功能并非求知

一句話推薦:一個卑劣的總統,能否被罷免?一個失去理智的總統,能否被彈劾?「彈劾總統」是美國政治制度設計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哈佛法學院著名教授凱斯·桑斯坦撰寫的這本小冊子,以引人入勝的方式向公衆講述了「彈劾」制度的曆史與現實,是了解美國政治的一個有趣切入點。本書詳細介紹 ↓

“現在的美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一個冷靜的頭腦。”

《權貴:他們何以逍遙法外》

北大教授陳平原:讀書最關鍵的功能并非求知

一句話推薦:轟動英國的現象級暢銷書,英國亞馬遜近 5 星評分,并有 1200 多位讀者留言熱評,内容實在太勁爆了,詳細揭秘了英國權貴們如何通過利益的鍊條互相捆綁,形成「權」「利」同盟,操縱國家機器,攫取巨額财富。本書詳細介紹 ↓

權貴:他們何以逍遙法外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和立場

掃碼添加夏淺淺個人微信

每天分享法律人專屬日簽

也非常歡迎投稿!

- 彩蛋 -

點選↓進入麥讀書店回複 書單擷取麥讀小書單合集

北大教授陳平原:讀書最關鍵的功能并非求知
北大教授陳平原:讀書最關鍵的功能并非求知
北大教授陳平原:讀書最關鍵的功能并非求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