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66個故事的生命體驗——評陳平先生散文集《生命裡的故事》

縱是千山萬壑,時光阻隔,我們終将在文字裡相遇。

一年前,我有幸拜讀了陳平先生的散文集《平淡是真》,即被他的文字和深情打動。一年後,又讀到他的新作《生命裡的故事》書稿。此前,已經在他微信朋友圈陸續讀到《生命裡的故事》書稿中的部分文章,他的每一個文字都飽含對父母的深情,這種濃濃的親情感染了我,迫使我在最快的時間也給自己父母去個電話。這次,懷着一份敬意與儀式感,我選擇了完整的一天專門閱讀,不被打擾。我迫不及待一氣呵成讀完全文,卻又感覺讀得很慢,因為這次閱讀給了我更深刻、也更深沉的生命體驗。

66個故事的生命體驗——評陳平先生散文集《生命裡的故事》

陳平先生筆觸細膩、溫潤、質樸、清新,優美的語言閃動着靈性之光。全書仍然以“情”為底色,在率性而為的文字中透出他底蘊豐厚的學識與震撼心靈的感染力。他将人文與自然融于一體,不刻意運用技巧和手法,自然大方,洗盡鉛華,是“真佛隻說家常話”。他下筆處,有幽默诙諧,令人開懷;有點到為止,啟人思索;有嬉笑歌哭,使人長歎。他不露痕迹,着手成春。

66個故事的生命體驗——評陳平先生散文集《生命裡的故事》

哲學思維彌漫在陳平先生的生活細節裡,亦展現在他的生活态度中。他的文字直白而有哲理,書中的66個故事都來自他的平淡生活,卻個個富有深刻哲思,充滿美學張力。我很好奇他文字的魔力來自何處。《生命裡的故事》中有天地情懷、人生感喟、人情溫暖、靈性潤澤,更有自然、平淡、自由、快樂與超然的生命舒緩,它是文學世界與心靈世界的跨越與融合。平常的生活,通過他的心靈浸染與情感升悟,再次回歸質樸天然。我難以言說其中的奧秘,因為隻一張口,就說不全,也說不盡。

66個故事的生命體驗——評陳平先生散文集《生命裡的故事》

正如他在第一章《故事主角》的題頭裡說:“父母終究是我生命的過客,卻始終是我腦海裡的常客,也是《生命裡的故事》永遠活着的主人翁。”他用12篇文章,深情回憶他與父母之間的一個個動人故事。在《父親95歲》一文中:“離元旦鐘聲響起還差10個小時,父親終究沒能取得95歲級别的馬拉松入場賽資格,揮一揮衣袖,沒帶走一片雲彩,隻留下一捧灰。因為父親是高壽離去,是以,我努力用輕松一點的筆觸,表達對父親的深情和緻敬。”全文不着悲字,卻讓人無比傷感唏噓。在《最後的牽手》一文,他将父母70年的平淡生活,通過一件件柴米油鹽醬醋茶的點滴故事,深深烙上那個時代親情和愛情的美好印記,讓人相信愛情永恒,真情永在。

再如《溫暖遇見》一章中,透過陳平先生的筆,我們認識了陪伴他童年時光的小奶奶。小奶奶自21歲守寡便沒有再嫁,終生伴青燈,獨守寂寞,小奶奶的故事注定是沉重的。但是,小奶奶對待生命堅強不屈,對待左鄰右舍善良友愛,陳平先生滿腔熱情地給予正面、積極的回應和讴歌:“小奶奶始終往明白處活,是以,小奶奶的生命是幹淨、簡單和清透的。不過,小奶奶畢竟不是神仙,老朽的身軀終究敵不過時間的剝蝕,在90歲高齡的某一天終于化為塵埃,回到了土地裡,或許,那才是她生命最終的渴望和歸宿吧。如今,抖落歲月的風塵,小奶奶在我的記憶裡依舊是生動的。”陳平先生用他的方式表達着對小奶奶不公命運的不平與悲涼生命的悲憫。

66個故事的生命體驗——評陳平先生散文集《生命裡的故事》

陳平先生的文字就像是穿越靈魂的旅者,帶着我們去追求心靈的自由。他在第三章《閑情雅緻》裡說:“一個人如果想要豁達的過好自己的日子,‘願做人間逍遙客,從此江湖無故人’應該成為一種追求。”于是,我們看到了他細膩有趣的筆觸下的那隻狗、那隻羊、那隻貓、那隻鵝、那幾隻捉蚊子的蜻蜓,乍看上去是茶餘飯後的說笑,實則反映了從20世紀走來的那代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更是他在榮休以後深刻的思想升華過程。

陳平先生長期在省級機關工作,榮休以後的第一個春節不再需要加班和值班,他很快切換身份角色并華麗轉身,去幫助兒子遛了7天的寵物狗。在《夢龍和随變》一文中說:“40多年前,我為了生存的需要,曾經當過羊倌。40多年後,為了生活之惬意,也為了從靈魂深處回歸自我,又當起了狗倌。嗨,花甲之年的人生樂趣,應該就是如此吧。”這是他在人生轉場後對自己的重新認識和定位。他此前還曾經和兒子環太湖遛過狗,“環太湖”意味着按每小時步行7.5公裡計算,一天走8小時,繞太湖湖岸線一圈需要7天時間才能走完393.2公裡的全程。在他這個年齡,這件事既不可思議又令人神往。但他認為,“環太湖”遛狗行為的核心要義不是遛狗本身,而是他對待生活、生命态度的轉變,是一次思想與觀念的超越與升華。

透過陳平先生幽默的文字,又可見其豁達的胸襟與向上的生命态度。在奔赴托克遜縣老8号金牌拌面店的途中,導航把他誤導入一望無際的戈壁灘,這本是一件讓人十分懊惱的事,而他卻在《奔赴托克遜縣老8号金牌拌面店》一文中這樣說:“這個插曲如現代版《一千零一夜的故事》,裝滿了西域風情,網紅點似乎被抹上了一層海市蜃樓般的玄幻色彩,每個情節都有趣,都令人心動……”還有,在他住院禁食的48小時,因饑餓難耐,先是對一粒達喜藥片也細嚼慢咽,如同他小時候将父親撿拾到的一粒花生米掰成兩半一層層地吃一樣;再有就是趁護士不在,咀嚼紙巾以慰唇齒之苦。他先是為沒有掩飾住喜形于色的微笑而故作鎮靜,再是面對驚恐萬分的護士難掩絲絲尴尬。隻有有趣的靈魂才能将深埋在記憶中的往事與“此在”一一勾連,以超越苦難的姿态從筆端輕松傾瀉。這種生命态度和超然姿态令人敬仰。

66個故事的生命體驗——評陳平先生散文集《生命裡的故事》

《生命裡的故事》中即便是對樹木花草的描寫,亦處處浸透陳平先生與父母、姊妹間的濃濃親情。他在第六章《一方淨土》題頭中說:“坐在陽台那棵來自老宅的棗樹下,守一方屬于自己的淨土,不僅為生活而活,也為超越自己而努力……”他時常面對陽台上的一花一草、一磚一瓦、一沙一石自然感懷,靜默悟理。在這一章,他共寫了《心靈的田園》《深情的依戀》《兩棵桑樹》《心中的那片稻田》等9篇文章,這些文章或在近于實錄的筆調中充盈詩性靈光;或以物寄思,質樸悠遠;或遊于物外,境界超拔。在《又到丹桂飄香時》一文中寫道:“丹桂飄香時,格外地美麗動人,它讓我沉醉其中,讓我對生命充滿敬意,更讓我觸景生情,想起遠去的父親,因為這個時節曾經是我和父親的團圓約定時,也是我和父親的生命約定時……”他坐在桂花樹下品茶小憩,卻無心賞花聞香,完全沉浸在對父親的思念中。在這一章,我看到他在和家人購買蜂蜜時,不買偏愛的槐花蜜而買棗花蜜,因為“我親眼看到蜜蜂在陽台的棗花上采蜜,這瓶棗花蜜有可能就來自陽台上的那棵棗樹”,而那棵棗樹來自老家的老宅。陽台上的桑樹他不願拔除,因為“這棵桑樹可能是大雁南飛時從老宅帶來的”。修剪仙人掌、仙人球次次紮破手指,他也不舍丢棄,因為仙人掌是母親撿到的,仙人球是大姐送的。陽台空間有限,已經挂果不多的葡萄樹他不願替換成新品種,因為那是父親留下經典照片的背景牆……滿紙的花草樹木,卻又無關花草樹木。

感性和理性,天賦和勤勉,從來都缺一不可。從陳平先生的《平淡是真》出版到《生命裡的故事》書稿完成,是一年的距離。生命有限,故事無窮。他筆耕不辍,深情凝視;他熱愛生活,直面人生;他純粹深刻,通透平靜。《生命裡的故事》不隻是陳平先生的人生映襯,更是他的心靈與生命的鏡像。

美好的文字都飽蘸情感,期待陳平先生更多精彩故事與世界共享!

  (寫于2023年11月15日 南京)

66個故事的生命體驗——評陳平先生散文集《生命裡的故事》

作者簡介:周飛,江蘇如臯人,江蘇省文化藝術研究院副院長,研究館員,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研究所學生,已發表學術論文與評論文章40餘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