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前海聯合基金的産品格外“出彩”!
據iFind資料顯示,全市場各類份額合計14475隻基金,前海聯合基金有3隻基金的傭金規模比排在前十,其中前海聯合泳隽混合和前海聯合潤豐混合更是排在頭兩名,前海聯合先進制造混合也沖進前十。
來源:iFinD
有意思的是,前海聯合泳隽混合、前海聯合潤豐混合和前海聯合先進制造混合在之前表現都還不錯,但在沒有更換基金經理的前提下今年卻集體放飛自我。
為何突然如此?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我們一起來走進看看。
傭金規模比是什麼?
這裡先來科普一下什麼是傭金規模比,它是指基金在一定時期内支付的傭金總額與基金規模均值的比值。
傭金規模比越大,通常意味着基金經理的調倉行為越頻繁,相應地,基金持有人可能需要支付的交易成本也就越高。
例如,如果一個基金的傭金規模比超過4%,這意味着投資者每購買100元的基金,就有超過4元用于支付交易傭金。
根據相關機構的研究,交易頻繁的投資政策不僅不會有超額收益,反而需要承擔更高的交易成本和市場沖擊成本而侵蝕了基金收益。
推薦閱讀:
硬核幹貨!一文講透股票換手率與基金投資風格的關系
另外,高換手率背後還有很多說不清道不明的“潛規則”,當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沉迷于此時,還指望他們把投資者利益放在第一位嗎?
機構一走就放飛自我了?
接下來正是進入主題,來聊聊前海聯合泳隽混合、前海聯合潤豐混合和前海聯合先進制造混合。
據iFinD資料顯示,前海聯合泳隽混合今年上半年傭金規模比高達4.8%,換手率高達3413%,虧損高達26.38%。
但是令人感到詫異的是,前海聯合泳隽混合在2024年之前一直表現尚可。
據iFind資料顯示,前海聯合泳隽混合成立于2018年1月29日,從自然年度來看2019-2023年業績相當漂亮,全部跑赢了滬深300指數。
從換手率資料來看,2024年之前前海聯合泳隽混合的投資方式也并不“奔放”,換手率甚至一度跌至100%以下。
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才讓前海聯合泳隽混合突然就從吳彥祖變成趙本山呢?
筆者首先想到的是更換了基金經理,但這個理由并不成立。
資料顯示,前海聯合泳隽混合目前基金經理為張永任,管理已有4年又126天,即便今年表現如此不堪但依然跑赢基準3.65%。
在不斷搜尋線索中,前海聯合泳隽混合的規模資料引起了筆者關注。
筆者發現,前海聯合泳隽混合成立之初機構占比高達80%,兩家機構各買了2億。
2023年1季度,機構1全部清倉,2023年4季度機構2也開始賣出,據今年半年報資料,機構2已經完成清倉。
前海聯合泳隽混合A資料
前海聯合泳隽混合C資料
目前合計480位投資者持有前海聯合泳隽混合,散戶持有約88.6萬份,前海聯合員工持有約31.57萬份。
機構持有的時候規規矩矩,機構一撤退就開始撒歡...是不是不太合适?
就算覺得散戶持有的88.6萬份太少,難道你不考慮下自己員工持有的31.57萬份嗎?都是低頭不見擡頭見的同僚,怎麼給彼此一個交代呢?
而類似的現象還發生在前海聯合潤豐混合和前海聯合先進制造混合身上。
前海聯合潤豐混合的機構1也是在2023年1季度清倉,機構2同樣也是在2024年1季度清倉。
前海聯合先進制造混合的機構投資者撤退的時間更早一些,機構1在2022年年中清盤,機構2在今年1季度清盤。
不太道地的是,前海聯合基金的員工也很早就在賣出前海聯合先進制造混合。
前海聯合基金資料的沖突
還有一個很擰巴的資料,别看前海聯合泳隽混合、前海聯合潤豐混合和前海聯合先進制造混合三隻基金放飛自我,其實前海聯合基金上半年整體幹勁不足。
根據财報資料,前海聯合基金在2021-2023年三個自然年度中混合型基金規模峰值分别為53.37億元、48.34億元和38.43億元,由于前海聯合基金股票型基金規模非常小,是以我們用股票交易金額/混合型基金規模就可以得到大概的權益資産換手率,這一資料分别為329%、379%和428%,呈現逐年上漲的狀态。
另外,從單隻基金的換手率也可以看出來前海聯合基金在這方面的努力。
而這也幫助前海聯合基金在權益資産逐年下降的情況下傭金卻基本上保持穩定,2021-2023年總傭金分别為1318.96萬元、1377.82萬元和1261.73萬元。
但是如果按照今年一季度披露的10.26億元混合型基金來算,前海聯合基金的權益資産換手率下降至了233%。
下降肯定是好事,但資料突然變動如此之大,背後是什麼原因?這就得好好考慮了。
前海聯合基金經營層面全面潰敗
經營層面,前海聯合基金近些年可以說是全面潰敗,2020年年末公司總規模一度接近500億元,但現在規模僅有101.19億元,縮水幅度接近80%!
還需要注意的是,前海聯合基金隻有8隻基金規模超過5000萬元,換而言之旗下的幾十隻基金中隻有8隻暫時沒有清盤風險。
但是從這8隻基金的持有人結構可以看到,有3隻基金機構占比高達99%,也就說說機構決定了這些基金的生死。
特别值得關注的是,前海聯合淳豐87個月定開債券規模80.76億元,機構占比99.99%,新疆前海聯合海盈貨币規模9.36億元,機構占比99.37%。
考慮到前海聯合基金一共也就約100億元的規模,如果這兩隻基金的機構撤退,那麼不僅僅兩隻基金有清盤的風險,恐怕前海聯合基金自身也要面臨“清盤”風險了。
可能由于營收的全面潰敗,前海聯合基金的股權接連被“嫌棄”。
今年8月,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通過阿裡資産平台對前海聯合基金的部分股權進行司法拍賣,該标的物為新疆前海聯合基金公司大股東深圳市钜盛華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全部30%股權,這是繼3月份第一次挂牌,7月份第二次挂牌流拍之後,進行的第三次拍賣。
最終,前海聯合基金第二大股東粵商物流以3784.22萬元拍下,折價比例為44%。
但粵商物流還有三則被執行人資訊,涉及借款合同糾紛案件、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案以及買賣合同糾紛,總金額達30.6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