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京東物流将規模化布局第六代智能配送車,加速快遞“最後一公裡”變革

文/本刊記者 楊雲飛

京東物流将規模化布局第六代智能配送車,加速快遞“最後一公裡”變革

“硬核技術正在深刻改變物流行業。”

這是近日《中國物流與采購》雜志記者去參加第十六屆國際交通技術與裝置展覽會最大的感觸。這一變革不僅展現在物流技術創新上,還反映在企業營運模式和行業生态的重塑中。

過去10年間,大陸快遞業務增長了30倍,但随着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和綠色低碳政策的推進,物流快遞行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然而,頭部物流快遞企業早已開始未雨綢缪。

在本次展覽會上,京東物流重磅釋出了搭載感覺大模型的物流無人車技術,并宣布第六代智能配送車将規模化布局。

據悉,自2016年至今京東物流在智能配送領域持續發力,經過多代技術的疊代,京東的第六代智能配送車已經具備了高度自動化的駕駛能力,能夠在複雜的城市環境中安全、高效地完成配送任務。這些無人車不僅提高了配送效率,還降低了人力成本。

京東物流将規模化布局第六代智能配送車,加速快遞“最後一公裡”變革

智能化是必由之路

随着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和消費者對即時配送需求的增加,無人配送市場潛力巨大。相關資料顯示,2023年大陸無人配送市場規模約為40億元,預計到2025年将達到170億元。

龐大的市場潛力,使得無人配送領域受到越來越多企業和資本的關注。

例如,亞馬遜、谷歌、阿裡巴巴、京東等電商巨頭都在積極布局無人配送業務,通過自主研發或與第三方合作的方式,推動無人配送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此外,一些初創企業也在無人配送領域嶄露頭角。

據統計,2020年全球無人配送領域的融資規模已經超過了10億美元,預計未來幾年将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投資者普遍認為,無人配送技術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和巨大的商業價值,是未來物流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

國家和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支援政策,鼓勵和支援無人配送行業的發展。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鮮明提出“發展新質生産力”,要求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機遇,形成新的産業動能。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對加快新質生産力作出具體部署,要求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促進社會生産力實作新的躍升。

“快遞行業正在經曆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的轉變,智能配送車輛等技術的應用不僅提高了效率,還改善了使用者體驗,是科技落地的重要場景之一。”近日,京東物流智能駕駛負責人王梓晨接受《中國物流與采購》雜志記者采訪時表示,快遞從業人員工作強度大、一線人手不足等問題一直制約着行業發展。而通過科技賦能,提高快遞小哥的配送效率,是快遞行業更新的必由之路。

據王梓晨介紹,首先,,智能配送車可以自動規劃最優路徑,避免交通擁堵,提高配送速度和準确性。同時,長期來看,使用無人配送車可以降低營運成本。

其次,,智能配送車可以幫助快遞員分擔部分工作量,快遞員可以更專注于其他任務,例如處理複雜的配送情況或提供更好的客戶服務,進而提升服務品質。同時,也減少了快遞員重複性往返于站點和配送路區之間的工作,減少可能出現的交通危險。

第三,,智能配送車的應用可以推動整個物流行業向自動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而且,無人配送車是純電動,相比燃油車減少碳排放和環境污染。

構築企業競争壁壘

智能配送車市場的競争力不僅來自于技術創新,更取決于企業對市場資源的有效整合。

畢竟,技術進步為智能配送車提供了可能性,而市場資源的整合則確定了這些技術能夠被廣泛應用并産生實際效益。兩者相輔相成,共同推動着智能配送車行業的發展。

對此,王梓晨強調:

技術是京東物流智能配送車的核心,隻有具備先進的技術,才能在競争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市場資源同樣重要。京東物流擁有龐大的物流網絡、豐富的使用者資料和強大的供應鍊管理能力。這些資源可以幫助京東物流更好地了解使用者需求、優化配送路線、降低成本并提供更好的服務。同時,京東物流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佔有率也為配送車的推廣提供了有利條件。

是以,對于京東物流而言,技術和市場資源是相輔相成的。隻有在這兩個方面都具有優勢,才能在智能配送車市場上取得成功。

據《中國物流與采購》雜志記者了解,京東物流在智能配送方面取得了多項研究成果并獲得了相關專利,涵蓋無人配送車、路徑規劃算法、機器人配送系統等領域。如感覺團隊研發的MVS-Fusion算法、“3D目标檢測算法PAI3D”“蓋亞大模型研究及自動駕駛場景中的落地應用”均獲國内外權威機構的認可。

作為國内自動駕駛應用到物流賽道的領跑者,京東物流目前已經在近30座城市開展智能配送車的營運,服務範圍覆寫社群、商圈的快遞配送和攬收。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京東物流釋出的第六代智能配送車搭載了先進的感覺大模型,通過大幅增加車端模型參數量,結合車規級傳感器,能夠更精準地捕捉環境中的細微變化。同時,

“第六代智能配送車還采用了‘輕地圖’技術路線。通過結合視覺地圖車道線拓撲重建以及紅綠燈位置與車道綁定預測技術,對車端自動駕駛算法技術棧進行了調整。”王梓晨補充介紹說,這種調整使得無人車能夠在大部分場景下依賴車載傳感器實時重建地圖,僅在特定場景下使用高精地圖,進而逐漸降低對高精地圖的依賴。這不僅提高了無人車的适應性和靈活性,還有助于降低營運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

不可否認的是,雖然競争日益激烈,但智能配送車憑借其技術創新、成本優勢、服務品質、環保優勢、法規支援和客戶需求等方面的優勢,仍然可以成為企業的競争壁壘。

正如王梓晨所說,京東物流的場景化優勢,不斷積累的輔路為主的跑行資料,在智能配送車領域的領先地位和技術積累可以幫助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争中保持優勢。

多方攜手尋求突破

智能配送車作為現代物流和科技結合的産物,。這一過程不僅依賴于技術的成熟與成本的優化,還需要相關政策的支援與市場的需求推動。

但不容忽視的是,盡管智能駕駛技術取得了顯著進展,但長尾場景問題仍然是其最大的難點。自動駕駛功能依賴于AI算法,而目前的AI算法隻能完成之前被訓練過的任務,無法像通用型人工智能那樣基于先驗知識進行推理。

這意味着,為了讓自動駕駛車輛能夠應對各種場景,必須提前找到并訓練這些場景。對此,王梓晨坦言,在無人配送領域,盡管我們已經在全國多個城市進行常态化營運,但發展過程中仍然需要更多支援和探索。

首先,自動駕駛技術的泛化能力。無人配送技術,特别是在配送履約近年逐漸往全時段、全天候、全品類、全場景需求發展,對于自動駕駛技術中,感覺、導航與定位、路徑規劃與決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技術标準,對于場景的泛化能力要求不斷提升,如何確定無人配送裝置在複雜多變的城市環境中安全、高效地運作,仍有很多長尾問題需要被解決。

其次,法律法規與标準支援。無人配送裝置出現尚早,技術名額、産品外觀的差異較大,同時商業模式也在探索之中。是以,尚缺乏統一的标準以及明确的産品定義,在現有交通、安全法律法規中,如何根據自動駕駛技術,在確定公共安全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規則和标準,來指導無人配送的營運和管理,是目前行業共同探索的關鍵問題。

最後,行業與場景的支援程度。無人配送技術的廣泛應用還需要政府、消費者和社會的廣泛接受和認可,提供相應基礎設施配套,例如充電樁、維修站點、網絡等。目前自動駕駛落地一線城市,面臨業務需求量大與道路通行條件不符的沖突。

“我們期待在建立健全法律法規、政策制定、标準規範、行業扶持等方面給予自動駕駛更多的關注和支援。”王梓晨表示,京東物流始終積極地與政府、企業、學校溝通交流,共同推動自動駕駛技術在物流領域的創新應用。

近年來,國家對無人配送産業的支援力度不斷加大,多項“十四五”發展規劃将無人配送納入其中,明确了長期性發展方向。可見,但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國内快遞配送市場仍有望實作進一步的發展和突破。(本文刊載于《中國物流與采購》雜志第19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