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大決戰》中有一個場面非常經典,東野正在發起遼沈戰役,林總說:“大兵團作戰,軍紀要嚴”,為什麼林總特别強調軍紀?就是因為大兵團作戰的參與人數非常多,絕非那種萬把人的規模,如果不紀律嚴明,根本無法統一作戰。
大兵團作戰,顧名思義,就是指規模比較大,殲滅敵人比較多的大型戰役。
那麼,我軍什麼時候才發現能夠發起大兵團作戰,并且具備殲滅敵軍大兵團的能力呢?
紅軍時期,我軍總體人數不多,作戰規模最大的是紅四方面軍。1934年,國民黨用25萬兵力對紅四方面軍發起了“六路圍攻”,被徐帥殲滅8萬餘人,足以顯示了徐向前元帥擘畫軍事、駕馭大規模戰争的卓越才能。但紅四方面軍的作戰人數大概是8萬來人,不超過10萬人,此外,也是多次分批殲滅敵人,不算大兵團作戰。
抗日戰争時期,我軍發起的最大的戰役是彭老總指揮的百團大戰,參戰兵力達105個團,參戰兵力前後達到近四十萬人。但百團大戰也是斷斷續續,而且主要任務是繼續破壞日軍的交通線,摧毀日軍深入抗日根據地的主要據點,并不是殲滅敵人。是以,百團大戰殲滅敵人的人數并不是非常多,三個半月時間,斃、傷日軍20645人,僞軍5155人。這一個階段,我軍尚處于發展壯大之中,還不能算具備殲滅敵軍大兵團作戰的能力。
解放戰争開打以後,國軍的氣焰非常嚣張,國共實力相差非常懸殊,國軍有500多萬兵力,擁有美國援助的大量新式武器,占據着3億多人口的廣袤國土,控制着全國大多數交通樞紐和大型城市,擁有國内幾乎全部的近代工業。同期,我軍隻有100多萬人,還不到國軍的30%,裝備也隻是小米加步槍,人口也隻有1.3億多,經濟以手工業、農業為主,怎麼對比都是國軍“優勢在我”。
于是,蔣介石公開聲稱:隻需3個月到6個月就可取得勝利。國民黨軍參謀總長陳誠也吹噓:也許3個月,至多5個月便能解決中共軍隊。
一開始确實形勢不如人意,東北戰場被陳明仁追着打,華北戰場被傅作義打得無法還手,中原戰場的劉鄧大軍非常艱難,山東戰争陳毅六戰五負,在這種狀況下,毛主席對于什麼時候才能打赢解放戰争也不敢下結論,對于我軍是否有能力殲滅敵軍大兵團,更是沒有十分的把握,畢竟,自南昌起義以來,我軍還沒有真真正正地打過一次大兵團作戰。
為了改變我軍一直防守的局面,毛主席打算讓粟裕率領三個縱隊渡過長江南下,“将戰争引向長江以南”,進而策應劉鄧大軍,采取攻勢來改變局勢。
但粟裕此刻發揮了過人的機會捕捉能力,表示暫時不想下江南,想在江北打一打,于是,在毛主席的支援下,粟裕發起豫東戰役,重新組織起四分五裂的華東野戰軍,共殲國民黨軍隊九萬四千餘人,解放了大片中原地區,使國民黨軍失去了在中原戰場上實施戰役進攻的能力。
豫東戰役,就是國共雙方大兵團真正地硬碰硬對決,國軍也展現出極高的軍事素養,而我軍在幾乎已經步入死局的情況下,硬是“剛”赢了,此戰也讓毛主席發現我軍原來已經具備殲滅敵軍大兵團的能力。
此後,毛主席的戰略方針大開大合,逐漸從戰略防禦轉變為戰略進攻,加速了解放戰争的程序。